在2018年亚布力夏季高峰会上做分享时,复星郭广昌董事长说道:对一个企业家来说,花在某一块上时间的多少意味着你对它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你最后成就的大小。而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产品上,在他看来,做好一个产品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研发;其次要精益求精,用匠心去打造好产品。200多年前,发明了“企业家”一词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企业家的核心职责就是“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
作为企业家,用创业的成果回馈社会,回馈那些帮助过你的人,支持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企业家”是个外来语,从法语翻译过来的,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是“生意人”。这个“生意人”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要有生活意义,第二是有生机的交易。我想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去想想老祖宗所说的“生意人”是什么意思。希望大家做有生机的交易,有生活意义的生意人。
今年国际国内的整体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是短跑,更不是长跑,是在沙漠里头的跋涉,是看谁能坚持走向绿洲。希望所有的企业家能够共同坚持,走向绿洲!
时间匆匆,转眼四十年。四十年能改变什么?让一个黑发小伙变成白发老头。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则催生、锻炼、造就了中国新时代的企业家群体,也孕育了中国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精神从无到有,从特殊到一般。不论企业家精神的初心、内核是什么,我认为,它最终的归宿应该是公益——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比如环保。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我自己的故事。
1978年,我在北京育英中学上初中。改革开放不但让我搭上了高考的列车,还坐了一辆“快车”。初中毕业之后,我就进入了北京外语学院六年一贯制的特殊班。1986年,离21岁还差几天的时候,我从英文系本科毕业。实际上大学期间,念书不是我的主业,我经常四处兼职教英文、当翻译,从中得到了很多历练。我参加了北京市和机械部的很多大项目,服务对象也都是当年推动改革开放的大咖。
我们的愿景是做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赋能者。我们会在前端、边缘以及云端去研发、去提供算力,去赋能各个垂直应用场景的落地。我们希望地平线所打造的AI处理器能够成为人工智能在产业落地中的好伙伴,成为一个赋能者,我们希望把底层的算力做好,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
我很早以前说过,“创业家是冬天的孩子”。现在无疑是经济的冬天,但是实际上,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诞生在冬天。当然,创业者也有可能生在春天,就像当年的“92派”企业家,只是,我们都会经历冬天,而且我们要经历不只一个冬天才能走向成熟。
生鲜革命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让消费者更放心、更新鲜、更方便。
经历创业的过程,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出生第一天起就是为了困难而来的,为了困难而存在、而生存的。
在为企业做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中有一系列工作要去做,从人工智能到营销、到运营维护、到商业智能等等,都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需求,这就是今天神州数码在向数字化转型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因此我们认为云已经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学解释就是:扩张性而着力发挥其功能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带有扩张性的。而除了扩张之外,要特别强调财政政策有它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要把它的功能更着力地发挥好。
8月25日,亚布力论坛2018年夏季高峰会特邀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出席并作为主讲嘉宾为与会嘉宾解码“佛山样本”。什么是佛山样本?我们为什么要解码佛山样本?他说,佛山很中国,这个样本非常值得很多城市去学习和借鉴。
有智慧的企业领导者其实应该是缔造、维护和逆转企业命运的人。他们的关键工作就是要带领团队进行修炼和不断自我反省,由外向内地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并将企业的意识不断提升。最终,在某临界点上,企业的觉悟便会自然发生。
最好的我们,最好的青春。1月8日,2018亚布力第十八届年会志愿者招募全面启动;1月28日,志愿者名单新鲜出炉,120名亚布力志愿者从74811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录取率仅为0.16%,远低于哈佛大学的5%。2月24日,120名志愿者集聚哈尔滨,开启了他们的亚布力年会志愿者之旅。经过了前期的培训和破冰,2月25日,志愿者们来到了亚布力,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们,在年会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和泪水,他们坚持不懈,他们热情无畏,他们是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葛洪《肘后备急方》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消息传来,举国同庆。不过这对于广东新南方集团总裁朱拉伊来说,却只能说是“有喜无惊”。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屠呦呦获奖之前,朱拉伊已经连续投资了12年的青蒿素项目。“屠呦呦获奖的时候,我就在想当初为什么要投资青蒿素项目?”朱拉伊看向茶几上摆着的几盒以青蒿素为主要成分
在我人生的前半程三位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分别是:陈东升、王石和马云。区别于大学老师的是,他们从来没教过我书本知识,没有给我上过课,当然讲座除外。我和他们熟悉之前,就经常听他们的讲座了。
20年前大学毕业时,我从未想过周游祖国山川,更未想过有一天会足迹踏遍七大洲;从未想过能够与企业家同行,未想过会立志做时代交替的桥梁;也从未想过在不平凡时代成就一个平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