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大健康的逻辑

2018/10/15

经历创业的过程,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出生第一天起就是为了困难而来的,为了困难而存在、而生存的。回过头看创业走过的这么多年,我们会发现,大概没有哪一天是顺利的,或者说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好的环境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这个变化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最兴奋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困难、经历了挑战,在困难中变得更加智慧,更知道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更知道怎样完善自己。我想,这个初心可能是我们在今后10年、20年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坚持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环境不会比过去更简单,只会越来越复杂。


从再出发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所有的出发都是选择了一个困难,选择了一个挑战。凡是容易的事都是过时、过剩的。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只要选择了一个热闹的事基本上就是灾难的事,只要选择了一个别人不认可、备受挑战的事,可能就是有机会的事。


医疗不是一个自由市场

今天我就谈谈大健康领域的逻辑。


首先,我们发现,大健康这波热潮让所有人心动。互联网公司把大健康看作入口,地产商把它看作是转型,保险公司看到未来的健康保险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则看到大健康是一个产业。


保险公司,特别是具有智慧的商业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巨大的国家,未来光靠政府的保险是绝没有可能保障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的。在美国各类保险中,占比最大的都是健康保险,中国最大的则是财险,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对财产的热爱远远高于对健康的热爱。但在这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会发现,如果涉入这个行业,又不进入健康管理、医疗管理行业,就没有办法控制风险,这也是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全力进入大健康领域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当我卖了一个保险,却不能控制保险交付的成本和质量,那怎么能够控制保险的风险呢?所以,保险跟医疗产生了直接的联系。


再看互联网。事实上医疗是最大的内需、最大的需求,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有医疗方面的需求,它自然就成为最大的入口。互联网公司做医疗,但用不着完全做医疗,它们在医疗的入口之下可以卖各种各样的食品、旅游等,可以卖所有跟这个入口相关的东西。也就是说,医疗在其中是一个导流的过程。


从地产公司方面来看,现在越来越多地产公司从卖房子转向卖服务,从一个地产的开发商变成一个生活方式的管理者,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变得十分有价值。在家养老,在家提供医疗服务,到家里进行护理⋯⋯所有这些都为未来地产商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空间。所以为什么现在很多物业公司变得有价值了?因为在最后一公里的时候,物业公司正在从保洁、保安变成保健、教育,变成生活方式的管理者。


在政府看来,大健康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未来还能有哪个产业的需求像大健康这样不满足、不对称,供需之间还有这么大的矛盾?但是当大量的钱涌入这个行业,当所有人都进入这个行业时,我们突然发现,这是一个跟我们想象完全不一样的空间。


首先,医疗根本就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我们可以预测,过去几年中投资的互联网医疗和所有的医疗,可能在未来几年都会从市场上消失,因为大家最开始的想法是,它是自由的。但医疗领域有几个东西不是开放的。第一,医生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人们可能会说可以通过互联网拿到优质的医生、医院资源,但大家对医生这个群体了解得可能还不够深入。最好的医生都是没有时间的医生,最好的医生都不是挣小钱的医生,最好的医生都是看不见的医生。医生的资源有限,而且永远有限,因为医生资源从来不跟好和坏相关,而和比例相关,医生群体中最好的10%被定义为最好的医生,这跟医疗水平与过去比好不好没什么关系。所有人都会说,找医生一定要找最好的、最前几名的医生,但医生资源有限,且是一个定数,就导致我们找最好的医生永远有困难。


第二,费用谁来支付。公立医院收费的70%、80%都来自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还很不发达。为什么?因为数据不透明。一个商业保险发达的国家一定是医疗信息充分透明的国家,我国的城市则很少有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如果能把看什么病多少钱、哪个医院多少钱、哪个医生多少钱等这些信息全部公布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像选择餐厅一样地有所选择,那么保险公司就可以据此来生产商业产品。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需求非常不对称,而且这种不对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解决不了,因为好医生都在一级城市。我们改革的时候要强调分诊。当我们要把养老放在家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道理:对生命的爱护和尊重导致了医疗的移动。人们一旦生病就一定找最好的医生,而绝不会在家门口的医院看病,因为家门口的基础医疗不被信赖。没有质量这件事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费用如果不降低,就没有中国医疗改革的成功。


我们也没有看到老百姓一定要去银行总部存钱的吧?也不必到保险公司总部买保险。为什么?因为有一套完全可信赖的机制,使得基层和总部同属一套标准化、流程化、可监控、有责任、有信赖的体系。但目前我国的医疗个体化、艺术化,医生都是艺术家,今天看病得到一个诊断,明天去看就不一样,到这个医院和到那个医院看病的结果也不一样。


医疗领域没有块钱

当人们都看好大健康,奔赴这个新方向的时候,有几个基本的逻辑是确定的。


第一,医疗领域里没有快钱。如果哪个人认为进入这个领域能迅速挣到钱,那绝对是个错误,他也一定会失望。


第二,在医疗领域里没有价值创造就绝对没有持续。你可能进入这个领域赚了一些钱,但如果想持续地赚下去,你就一定要为每个人创造价值。


第三,不论这个产业有多大,一定要服务于总体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如果不在一个系统里考虑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会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认识医疗要从医疗的社会性开始。医疗要有质量、公平、安全、成本、指标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民间的医疗还是政府的医疗,脱离了对于这几个社会问题的基本认识,在医疗领域里就绝对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在医疗中,我们服务者、支付者,包括市场环境,都是一个大生态。人们今天到医院看病,本质上不是自己掏钱,是你把钱交给了社保,社保与医院谈判制定了一套规则——什么药可以报销、什么病可以看、按照什么规则。社会保险和未来的保险是健康的代理人,是支付的代理人。没有人要求医生换别的药或者打折。那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于患者本身并没有任何力量来控制医疗服务的交付。


支付能力和公平性是未来医疗体系变革的根本动力。现在很多人说,互联网颠覆医疗,人工智能颠覆医疗,那都是不可能的。要真正颠覆医疗,我们必须认清:第一,谁来支付,谁能改革医疗;第二,为了公平性所进行的所有变革,是政府的职能,政府要推动医疗不断地变革。现在改革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医院越来越大,小医院越来越弱,上大城市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基层医疗越来越差。民营医院也还任重道远。


推动大健康未来发展的力量或者机会是什么呢?


首先,医疗机构一定是医疗变革的根本动力,他们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让一个干活的人不参与改革,而看热闹的人参与改革,永远是不可能的。关于医院的变革,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没有强大的基础医疗永远没有改革的成功。比如,根据前段时间公布的数据,我们发现云南的人均寿命在全国排倒数,那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人活得不长呢?基础医疗差是根本的问题。大病不出县,让我们县一级医疗有市一级医疗的水平,这是下一步改革一定要进行的。


另外,医院60%是靠技术,过去的望闻问切现在全部变成设备和传感器了。同样,互联网正在加强大数据融合。


我相信中国未来最有光明前景的事业是商业的健康、保险事业。中国需要特别强大的健康险公司来帮助政府,让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补,使医疗更加和谐。机会是创新与忍耐的回报,我认为这句话很准确。在大健康这个领域,不创新就没戏,不忍耐也没戏。


走出大健康的误区


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走出几个误区。第一,互联网颠覆不了医疗,有了互联网而没有医生,那是不可能的。第二,互联网一定要成为医生和医院的工具。人们看病肯定不会找我们做软件、做IT、做互联网的人。看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服务交互的过程,是一个特别个性化、精准的过程,单纯的线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三,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只有跟医疗服务融合,才能表现其价值。我们不会就根据一个医疗设备读出的片子,做出诊断,因为背后还有服务,及大量其他的信息和数据,需要据此做出更精确的判断。


现在大部分医疗数据都是鸡肋,其真正的价值一定要表现在解决方案上。只有通过各种病才能够看出你的数据有没有用,而不是你有多少数据。一家公司说我们有多少数据、多少片子、能够扫描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只是技术产品,这些技术产品在未来的20年、10年间会渐渐成为公共产品,也就是一个不要钱的产品,是医生的一个辅助工具。未来越来越多的算法会开放、会透明化,很多科学研究会变成社会的公共产品,而最终它们会贡献于我们的医疗事业。


大概没有一个领域像健康医疗这样,跟经济周期没有多大关系。医院的收入逐年成长,老百姓为医疗花钱,热情高涨、盲目而又浪费。在这样一个领域里,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因为医疗服务有特别强烈的区域性,本地区的人看病都以本地区为主。如果还有哪个产业会被边缘化、被冲击,那么医疗是一个最不容易被其他区域所冲击的强大的领域。很遗憾的是,如果统计一下我国城市医保费用支付情况,我们会发现一般数据是这样的,北京的肯定都花在北京或者美国、日本了。像南昌这样的城市,我认为至少有30%没有花在本地,而花在了外地。这就让我们看到,我们本来存在着一种经济和能力,但我们忽略了,而试图找到一些更大的空间、更新的产业。事实上,我们手中所拥有的这些资源,我们并没有那么珍惜,这就是对数据财富的忽略、对融合的忽略、对新需求的忽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