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新时代的对策建议

2020/06/05


编者按:


2019年12月13日晚23时,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宣布,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东厅举行。中美贸易战暂告一个段落,根据贸易协议,中国将大幅扩大从美商品进口。在新的贸易环境下,中国政府及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后中美贸易战时代的机遇


(一)宏观领域的机遇


一是推动改革深入发展与扩大开放的机遇。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将推动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国经过42年的改革,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到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到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如所有制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混改、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着千千万人的直接利益。此次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利用外力,推动中国的改革。而贸易协议有关开放金融服务、扩大美国产品进口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推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并争取与国际接轨。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中国自提出产业转型升级以来,总体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极为缓慢。中美贸易休战,中国可以利用缓冲期,加速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淘汰落后的低端产业和过剩产能。同时,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过高,其中对美贸易又占有较大的比重。这次中美贸易协议签订后,中国可以从贸易战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更好地实现出口贸易多元化,从而克服国民经济过于依赖国际贸易和对美贸易比重过大的问题。


三是加快科研投入的机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虽然一再强调要加强自主科研开发和掌握高新尖端核心技术,但由于自主科研开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大多数企业由于资金压力以及经营实际,没有潜心几年甚至十几年进行科研开发的意愿。多数企业的投入做出的仅仅是中端没有销路的产品,而国外又能买到现成的高端产品,因此,许多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科研进展不大。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一方面市场需求可能不足,另一方面在配套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好的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成功率不高。


四是调整优化贸易结构的机遇。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将大幅度增加从美国的进口,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不断减少。由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70%以上,一旦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大幅降低,在服务贸易逆差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上将进入逆差状态。面对新的贸易形势,中国应该主动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一方面,优化贸易方式,做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平衡发展;另一方面,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纺织品、服装、鞋类、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此外,进出口区域优化,既要重视传统出口市场,又要提高新兴市场在出口中的比重。


(二)微观领域的机遇


后中美贸易战时代,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挑战远远大于机遇,尤其是对农业领域的企业而言。总体看,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好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加快推动了“放管服”的步伐,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降税措施,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在这些政策执行到位的情况下,企业所处的营商环境将得到改善,企业将得到新的发展。


二是国际化与市场多元化的机遇。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中美虽然签署了贸易协议,但也不排除未来中美出现新的贸易冲突或其他经济体挑起贸易争端的可能。从企业的角度看,应未雨绸缪,积极“走出去”。一方面,在贸易层面,推动产品与原料的国际化与市场多元化,开辟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在投资层面,积极“走出去”投资建厂,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减少对单一经济体的贸易依赖,规辟可能发生的关税风险。


三是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虽然大力资助新兴半导体企业的发展,但在高端及核心技术上,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依然受制于人。中美贸易战给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中兴及华为等“芯片禁运”,显示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脆弱。在贸易战停火以后,国家及社会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与资金投入,必将促进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引进农业技术的机遇。在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后,对农业及农业企业而言,面对新的贸易形势,应充分发现不同领域的比较优势,多利用国外相对更有优势的资源,引进一些农业科技,同时可以考虑与美国的一些农业企业进行投资合作,以服务中国市场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新贸易时代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领域的建议


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目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十九大”报告也对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有很多论述,为深化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在执行层面,隅于部门利益,部分领域的改革偏离了市场化轨道,竞争并不公平,企业家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在产权改革和要素市场改革方面,进展缓慢,进入改革疲劳期,效率不高。


二是扫除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世界工厂”,目前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失去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再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无技术与资本优势。创新是中国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实现超越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路径,而影响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在于体制机制问题。目前应以更大的力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而且是坚持以市场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


三是主动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重构。WTO的权威、执行力已受到严重挑战。2019年12月9日,世贸组织上诉法庭已停摆,WTO正面临瓦解危机。目前《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已生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谈判。面对变化的全球贸易形势,中国应主动参与新贸易协定提升话语权,为中国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


四是构建公平竞争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特点是公平竞争,只有公平市场才能有效运行,才能健康运行。特权、垄断、过度不当管制都是公平竞争的天敌。只有构建起公平竞争体制,才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国有企业齐头并进,从而推动中国产业的升级转型与经济发展。


五是完善产权制度保护私有产权。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提出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的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无论是公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应取消产权资格歧视,各主体产权平等,应充分尊重民营企业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置私有产权的权利,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六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财富创造者,要建设企业家守法创新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在企业制度、组织方式、经营模式、技术、产品和市场等各方面的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七是进一步降低税费。面向企业全面减税(增值税、所得税),采取有条件地减免企业税费等措施,能够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信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促进制造业、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八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帮助农业企业提升规模化竞争力。


(二)微观层面的建议


一是不断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应对变化的形势,求得长远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企业应占据某一领域技术制高点,只有不断实现技术的升级与产品的迭代,才能将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手里,减少技术依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在外部环境变化时降低影响。


二是保证产品品质,提升企业实力。对企业自身,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的贸易环境,意味着在全球市场上形成新的要素价格与产品价格。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发现更有优势的市场与资源的组合;同时,还要更多地从内部着手,保证产品品质,持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科技研发、精益生产、组织管理等很多方面。


三是未雨绸缪,做好风险预案。目前,国际竞争格局正发生变化。企业应该早规划,做好包括技术以及关税在内的各种风险预案。以华为为例,华为被美国施以芯片“禁运”及安卓系统“禁用”,但华为在十年前就启动了自研芯片计划。2012年,华为研发出ASIC芯片,并于当年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鸿蒙”。这使得华为面临美国的打压时有备选替代方案。对于企业家来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信心,但也要做好准备,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前所未有的困难以及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要未雨绸缪,留有余地,确保企业的生存,寻找困难形势下的发展道路和机遇。


四是制定国际化战略,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路径。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产品国际化,也就是国际贸易;二是资本国际化,就是对外投资;三是标准国际化,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2017年以来,国家对海外投资的审查监管重新趋于审慎,企业“走出去“步伐放缓,部分企业海外用汇受到限制。与产品国际化相比,对外投资可以绕过贸易壁垒,降低贸易磨擦。中国应该在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同时,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国标准的“走出去”。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是目前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企业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五是稳定客户资源,拓展多元市场。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面临新的贸易形势,一方面,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稳定美国的客户,必要时甚至可以进行一定的让利,包括供应商;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拓展其它市场,加大对欧盟市场的出口、对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出口,减少对单一经济体市场的依赖。


六是发挥比较优势,全球整合资源。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现不同领域的比较优势,多利用国外相对更有优势的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在全球范围内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合,构建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文摘自《后中美贸易战时代中国企业的挑战与机会》第五部分,内容有删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