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共享图书馆”: 共享一本有温度的书,拥有一座 湖畔图书馆

2018/09/11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关于图书馆的描述中,这句话温情满满,令人过目不忘。

作家龙应台说过,一个城市是需要有“公共客厅”,作为一个荒凉大城市里的温暖小据点。而“和+共享图书馆”,就给了长沙这个城市一个心灵的碰撞空间。这是一座用共享思维创建的图书馆,由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天下和书院、益友公益促进会共同发起建设,面向全社会开放,以期读一本有温度的书,集合一群有趣的人,建一个全民共享平台,并向全社会发起《读者公约》:爱国、爱家、爱自己,终身学习、自我管理,和你共享趣味人生。这也是“和+共享图书馆”的精神内核,倡导终身学习,倡导人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有“颜值”更有气质,打造城市文化体验中心

原木色的店门,别致的玻璃橱窗,暖黄色的灯光,精美的书册,时有时无的咖啡香气......不经意的一瞥,这座位于长沙圭塘河羽燕湖畔的图书馆,就足以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

早几年前,圭塘河是一条让人望而却步的“臭水沟”,近年来,雨花区政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了圭塘河的治理,形成了自然呼吸的水生态系统,精致精美的景观系统。现在的圭塘河焕然一新,成为了人们共享阅读时光、共享健康生活的美好场所。正是政府、企业、环保工作者的努力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城市绿道”“天然氧吧”,才有了“和+共享图书馆”这座湖畔图书馆的向美而生。

虽然开馆还不久,“和+共享图书馆”凭借高颜值的装修风格和舒适独特的阅读环境,以及集阅读、轻食、文创、讲堂等于一体的城市生活文化体验,就吸引了一大批读者前来“打卡”。

图书馆一楼挑高极高,中心位置是一个实木打造的书岛区,四周陈列精心挑选的各种品类畅销书和新书推荐。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一楼大厅的一棵“和+共享生态树”。生态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由图书馆的共建者组成,比如“交通银行”“烟客”“樊登读书会”等等。图书馆发起方希望种下一颗共享的种子,用inside邀约更多的伙伴一起进行这样一个美好的事业,并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共享生态树”一定会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图书馆二楼则涵盖了多种功能区,有“和+大讲堂”、共享空间、冥想空间、趣读空间等。站在临湖窗前,窗外绿意盎然,窗内安静得只剩下书页翻动的声音。

“在阅读时间碎片化,同时很多内容也呈现到形形色色的电子屏幕上的时代,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从喧嚣的都市生活中走出来,给阅读一个仪式感,享受一段和自己对话的时光。”“和+共享图书馆”的志愿者师来锋向读者发起了热情的邀请。

 

有创意更有温度,开启阅读社交共享平台

湖南省图书馆馆长贺美华认为,“和+共享图书馆”的出现,“是共享经济模式下推进全民阅读最具想象力的方式”。

来到“和+共享图书馆”,你会发现很多书架空空如也,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和+共享图书馆”是以空馆开馆的形式出现的。来这里的读者以共享者身份,带来一本写有个人读书感悟的藏书,入驻图书馆。这本书将在图书馆生成唯一的二维码,让下一个阅读者扫码借阅。然后,你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小程序了解到你这本书的动向。后期,你也可以跟共读这本书的书友们,在这举行线下交流的书友会,让读书的幸福感传递下去。这种“有温度的阅读”也和图书馆所倡导的“和你共享趣味人生”理念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自6月18日“和+共享图书馆”面向社会发起图书共享活动,迅速引发了各方反响,截至7月5日,现已预约登记在册的共享图书已逾一万册,实现了开馆“万人共享万本书”的壮举。这也是“和+共享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一种有益尝试。

图书流转,使得更多人完成阅读,增加读书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对图书的理解。在高频率的借阅、互动中,这样不仅能够将读者与图书馆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能让读者与书友之间的联系增强。可见,“和+共享图书馆”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情感需求,既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又突出了线下社交和文化体验,为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和文化生活提供一个更适合读者的解决方案。

图书馆将不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各界精英来此精彩开讲。以书为媒,传播公益、环保和终身学习的美好理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自带5000年文化流量。“+”是开放、包容、共享、联结,是“正”能量,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当5000岁的“和”遇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的“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图书馆,以和的精神,联结天下,共享天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