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是“当你遇见媒体”。如果换一种说法,可以叫“怎么样和媒体打交道”。如果再换一种说法,那就是“今天的年轻人怎么样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媒体素养的人”。我想用八个关键词或者关键词组来和大家交流这个题目。
一、遭遇媒体
第一个关键词是:遭遇媒体。为什么说“遭遇”呢?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是不是主动选择,我们都会和媒体相遇,都会和媒体打交道。为什么这样说呢?有这样几个理由。
第一,我们现在正处于媒体高度发达的阶段,媒体可以说是已经无孔不入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机把自己和世界连起来。我们认识外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媒体。换句话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媒体所展示出来的一个世界。我们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上去确定自身的坐标,这也都依赖于媒体。而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它更日益成为我们重要的表达工具。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有特别强的自觉去运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来表达和参与。
第二个理由,是公众越来越自觉地运用媒体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说,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这些都是公民权利。用媒体来发声,用媒体来表达,这在年轻人当中尤其突出。
第三个理由,就是我们赶上了社会剧变、矛盾凸显、多元敏感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热点频出、舆情汹涌,各种各样的矛盾都出现在我们面前,媒体也就越发活跃。在媒体如此活跃的时候,我们怎么有办法躲得开呢?
第四个理由是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已经成为了自上而下的刚性要求。把“信息公开”作为从上到下的要求,是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开始的。到了2013年,国家对信息公开的要求更为有力,这个时候的说法就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到2016年国家的要求又升级了,变成“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现在,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在重大的突发事件和热点应对中,不失声、不缺位,现在都是作为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要求。
第五个理由是社会角色决定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和媒体打交道。当你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时候,你就随时随地可能会和媒体沟通,随时可能成为发言人、当事人、焦点人物、目击者和“众矢之的”。这是你的社会角色提出应有之义。
二、有备而来
“遭遇”这个词好像有一种被动色彩,那么,怎么样让这种遭遇变得积极起来呢?那就是要有准备。这就是第二个关键词,有备而来。
有备而来分为广义的准备和狭义的准备。广义的准备就是常态的准备,时刻准备着,这是一种素养上的准备,状态上的准备。当我们在形成一个工作思路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一项工作做预案的时候,都要为媒体留下一席之地。狭义的准备就是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当危机就在眼前的时候,能够迅速地进行舆情研判。那是一种临阵应急的能力,是一种迅速反应、积极应对的能力,是一种预见力。
有备而来还分为组织准备和个人准备。什么是组织准备呢?举例来说,有些机构建立了专业的部门,如新闻办公室,或者有新闻办公室功能的部门。还有的组织准备就是设立新闻发言人,这属于人员上的准备。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新闻发言人?在我看来,新闻发言人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超过常人的那种沟通能力,俗话说“有人缘,会说话”。“有人缘”就是善于和人打交道,善于化解矛盾,善于减少距离,是一个深谙沟通技巧的人;而“会说话”的人一定是很会想事的人。
不管是不是职业的新闻发言人,当我们和媒体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对自己也提出一个这样的要求,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会说话的人?
三、认识媒体
认识媒体就是认识对手,和媒体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总是要知己知彼。
作为媒体中人,我的建议是:认识媒体要认识它当下的特点。而当下的媒体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融合。以广播为例,我们现在听到的不仅仅是广播,它融汇了网络、纸媒、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信息。大家一定注意到,广播节目的结束语越来越长。过去,结束语只是说“这次节目是由谁谁谁播送的”;而现在你会听到“更多信息请您上什么什么网”“请您上我们的微博微信”“请您上我们的客户端”等等。这都是融合媒体的一种表达。
电视当然也是,大屏小屏都在你面前,微博、微信、客户端、移动网,我们早已经告别了全家围坐看电视的阶段了。而报纸呢?纸质的报纸有的还存在着,有的已经停印了,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以《人民日报》为例,它的纸质报纸的印刷量是三百多万,而它的微博、微信、电子版客户端用户有三、四个亿。
现在的媒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你面对一个记者的时候,其实就是面对着整个“媒体天下”。我们不能把记者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在媒体融合的态势下,只要他发布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就会立刻被所有媒体共享。此外,我们面前的每个人都可能是记者,不管他是不是拿着记者证,是不是拿着有台标的话筒。只要一个人有传播能力和传播意识,他就成为了一个“记者”。“人人都是‘记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认识今天的媒体,我想大家都不会忽略这样一个特点:每个媒体都有可能有视频。以前我们在说到视频的时候,主要指的是电视。而现在具有视频的不仅仅是电视台,任何一家媒体都有可能有视频。前一段时间《人民日报》邀请我去和同行交流,我接到这个邀请的时候有些意外,问:“你们希望我讲些什么呢?”他们说你来跟我们讲讲“在现场如何面对镜头”。我说,“你们报纸都面对镜头了?面对镜头不是我们电视台的事吗?面对话筒不是广播电台的事吗?”而《人民日报》的同行回答说:“我们有新媒体,新媒体就是要面对镜头。”
当然,我们也要动态地、全面地看待传统媒体,它有一些劣势,但也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说,传统的公信力、专业性,以及长时间以来形成的覆盖范围,可能都要胜过新媒体。广播和电视的覆盖率高达97%到98%,可以说是覆盖人群最广的媒体之一,所以当我们要运用媒体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用。
四、善待善用
当你要运用媒体的时候,你和媒体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过去,当舆论监督刚刚出现、对人形成压力的时候,有的人就说:“放火防盗防记者。”认为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恶意且充满冲突性的,我想有现代意识的人都不会这样去看待媒体。我们和媒体沟通是要心平气和的,才有可能达到有效沟通。
我们和记者打交道的时候,记者是以传播为天职的,你对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证据。这就提醒我们,在和媒体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内外有别”,要注意分寸。
那我们和媒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合作者,是对手,是互为桥梁、“以我媒介传你内容”的关系。
五、电视样态
当你和电视打交道的时候,或者说当你和视频打交道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形态?电视有“一对一”和“一对众”两种基本形态。一对一的采访是电视的一种基本样态,在这种样态里,我们要善用片段表达。电视节目有一套专业的编辑逻辑,这套逻辑会要求我们在面对着镜头的时候必须有“三十秒意识”,而不是去做一篇起承转合特别完整的文章。电视还有一种方式是一对众,一对众就是一位主持人同时采访数位嘉宾。在这样的环境中,你首先要对自己做一个角色认定,就是当你成为嘉宾之一的时候,你是谁?你和其他嘉宾的区别是什么?根据这种认定去找到一种非常有针对性的表达。另外,在一对众的采访中有一个建议,你要时刻感觉到镜头一直存在,不管是谁在说话,所有的嘉宾都在镜头的“关照”之下。
电视样态还分为现场和演播室。如果你是在现场遇到媒体,我建议要多利用现场环境说话,这特别考验人的应变能力。很多人可能在演播室会有一种不适感,会有一种客场的感觉。比如,电视台演播室的技术手段,可能会对你产生干扰;如果有现场观众,则可能给你带来一种特有的压力。
电视样态也分为录播和直播。录播相对来说是从容、安全的;直播那就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直播前你有准备时间的话,一定要投入加倍的精力。因为直播是立即到达,会有一种“覆水难收”的效果。
电视样态还有约访和截访。约访就是有准备、有提纲的,当然你在接受约定采访的时候,记者突破原来的约定,那也是正常的。截访就是遭遇战了,就是在记者有准备而你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双方遭遇了。我想在这样的时候是很考验我们智慧的,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不会因此让自己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是电话连线。连线用的是你自己的手机,所以你的面前没有记者、没有话筒、没有台标、也没有记者证,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一次平常的通话。但是我提醒大家的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电话,这是一次传播,一定不能轻视连线这种方式。
六、镜头前的状态
镜头前的状态是和视频打交道时的一个特有问题。很多人在接受广播记者、通讯社记者采访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可当我们在镜头前时,则很容易带来一种紧张感,从而失去常态。有些人会特别紧张,有些人会特别亢奋,这都是失去常态的表现。当失去常态的时候,我们要尝试用排除的方式来找找原因。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失去常态呢?是因为电视台技术手段产生的干扰吗?是因为自己准备程度的原因吗?用这样排除的方法,尽可能地让自己保持一种镇定自若的状态,这是拥有准确精彩表达的基础。
七、话筒前的语言
和视频、音频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的语言是话筒前的语言,要有“听的意识”。因为在话筒前,我们的传播是线性的、一过性的,我们说的话不是用来阅读的。话筒前的语言我们强调的是说话,不是读字、朗诵,也不是背诵。我们的语言应该是口语、普通话、短句子、常用词,是利于口耳相传的、通俗的、不容易带来误解的这样一种语言。
“说话”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接下来还要“说人话”。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话筒前说话,最忌讳的就是官话、套话、大话、假话、空话;我们说话的角度要有人间烟火、人之常情,要有观众的角度,要符合社会心理,这就是“说人话”。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语言形式。有的人说话带有自己的惯性,而且常常不能察觉。比如说,有些公务员说话带有非常明显的公文腔、书面语,“官腔”从来都不是褒义词,但是有些人就不觉得自己说的是这种官腔。技术人员特别容易说术语,法律人员特别容易“法言法语”,这都会带来话筒前语言交流的障碍。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语言惯性一定要有所警惕。
八、副语言
副语言就是除了有声语言以外的、辅助视觉的那些表达方式。大家和视频打交道,一定能够注意到这是一种视觉的传播方式。视觉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我们的表情、眼神、举止、服饰,所有这些能够看得见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内容传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在使用的副语言交流方式,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也要变成更自觉、更专业的一种语言。
如果忽略了副语言的表达方式,就很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结果。我们看到很多电视新闻里有这样的案例,一个眼神、一种服饰,或者是一个不当的动作,都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反之,当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表达能够完美结合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获得一个比较立体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