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中国股权的国际化程度不够
2017/10/19
胡祖六:近一两年,我们都在担心从冷战结束以后席卷全球二十余年的国际化是否会戛然而止或是开始倒退,因此首先来讲一下国际化的定义。
国际化的近义词是全球化,并且有三个内涵。第一,不论处于何种产业,企业的股权结构是国际化的。中国企业的很多股东都是我们本国的居民,虽然也存在国际股东,但目前的国际化程度从股权角度来说是很不够的。因为很多行业对外资的进入有所限制,比如证券行业的企业,外国公司对其股份的控制不能超过49%。外国投资者很难购买一些上海或是深圳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说中国股权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
第二,管理层和员工的国际化。毫无疑问,中国的企业首先要雇佣本地的员工,但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企业,至少在高管团队和普通员工中有一部分是国际化的。以平安为例,100名高管中有60名是非中国大陆籍,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国际化的第二个层面便是优秀企业的高管团队接纳天下英才,在公司内部有人才竞争。
第三,结构收益的国际化。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要收入和净利润都来自本国市场,那是不能被称之为国际化企业的。比如中石油公司、国家电网等等,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市场,虽然都是大企业,但并不能被我们称为国际化企业。即使是小国的企业,但如果能满足至少50%的收入来自境外这一条件,也可以算作国际化企业。中国是一个大国,虽然以50%作为门槛来衡量并不科学,但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也至少应该达到25%的收入来自于非中国大陆市场的水平。一家企业如果能满足上述三点,在我看来可以算作国际化的企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的文化、视野应该是国际化的,商业及产品的战略不应局限于本国的市场和地区,应更具有开放性。
从以上几方面考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过去五年间,整体的国际化程度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比如华为、中兴这两家公司早就有超过50%的收入来自中国境外的市场,虽然可能在股权方面的相互渗透还要更加开放,但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宏观概貌。
过去一年来,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资本输出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一举一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很多误解。西方人感觉中国要把所有的公司和知识品牌买光,要征服世界,这一点在我看来是言过其实了。虽然中国走出去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将1600亿美元与中国的GDP规模、股票市场的市值规模进行比较,这并不值一提。很多小国每年都有1000亿美元以上的金额进行海外并购,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与瑞士、挪威这些小国相比显然是不同的。中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会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琢磨,也在很多国家引起了非理性的恐惧和误解。但我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全球化密不可分,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的和平和繁荣非常重要。
尽管目前我们走出去的成果喜人,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由此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我们对投资目标的选取要更加慎重,更加理性和商业化。在很多案例中,中国的收购价都很高,容易让人们认为我们只是财大气粗而已。对投资目标的选取要十分慎重,举例来说,我们要成为一个足球大国,那是否就意味着中国要把所有的欧洲俱乐部买下来么?现在很多欧洲俱乐部被中国企业收购了,这些投资在我看来愚蠢之极,因为足球运动的经营和盈利非常困难,收购的风险是非常高的。如果一个地产商或是煤炭行业的老板,偏要收购高科技和时尚品牌,这是十分莫名其妙的,收购者并没有实力把资产管理好。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资本,不是简单靠加大投入就可以使资产发挥价值。作为收购者一定要理解自己所收购的行业和企业,对资产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可能提升它的价值。这三年我研究了很多案例,有一半类似上述的案例都以失败收场。因为收购后的整合非常困难,加之语言、文化、法律的冲突,以及收购者不相信外国人,把中国本土的员工派过去后,企业的经营每况愈下。所以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理性,做最适合的投资。
第二,除了缺乏经验,中国走出去的另一大障碍就是交易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一部分来自收购主体,买家自身没有做好功课,收购目标选得不对,交易结构存在缺陷,还有估值太高的问题等等。其结果便是给对方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国际卖家的矛盾心理,他们希望中国人将价格抬高,但对于中国人参与的收购又很不放心,最终导致成交的概率比较低。还有一部分不确定性与交易主体有关,但也有很多客观因素是交易主体所不能控制的,这又与我们的资本管制、监管体系相关。中国很多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往往需要商务部、发改委及一些主管部门的审批,监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还有就是资本最终换成外汇的不确定性,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非常不利的,对我们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也非常不利。因此在资本管制、行政审批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这样走出去才有可信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