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金融有四个变化
一是市场化趋势非常明确。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基本路径。中国要建设金融强国,历史起点当然是市场化。没有市场化改革,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强国。
二是数字化。数字化时代对金融结构及形态带来了新的变化,尤其会对资产管理、风险结构、金融工具创设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深刻理解数字化对金融运行所带来的一系列重要影响。
三是法治化。法治化于我们而言,任重道远,它是金融存续的基石。
四是国际化。金融强国的标志之一是拥有国际化的货币,即可自由交易的国际性货币。这意味着,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应占据重要地位。虽然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已占有一定比重,但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人民币还尚未完全实现自由化和国际化,其在国际金融各领域的比重还相对较低,与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相匹配。于此同时,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半开放状态,主要是通过特定渠道实现对外开放。从金融强国建设的角度来看,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无疑是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撑载体,而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强国的标志性特征。因此,推动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是我们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
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思考,未来中国金融的作用应该如何定位?曾有一个时期,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金融“妖魔化”的倾向,好像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都与金融有关,甚至是金融带来的。这导致社会对金融产生了很大的偏见,甚至出现了“金融羞耻论”这种闻所未闻的认知。
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认识金融在现代社会以及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和一个文明社会而言,金融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重要。
从人类近代发展史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是交织在一起的。经济工业化的过程,也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迭代,背后都有金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回望过去两三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就可以看清楚。1763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金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产业技术的特征。不同的产业,它所内生的风险是不一样的,金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分散、对冲和配置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孵化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推动产业的升级与迭代。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金融通过不断的创新,金融业态发生了重要变化。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之后金融的作用日益显现而重要。
今天我们对金融的理解仍然比较落后,甚至有些腐朽。在中国现代化实现过程中,我一直认为文明的启蒙特别重要。现代社会就是文明社会,文明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收入水平的提高,应当伴随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为什么高收入国家不一定是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不一定是现代化国家?就因为高收入只是经济层面的变化,而发达国家或者现代化国家,必须有社会层面的全面进步,包括法制的完善、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清廉指数高、创新能力强、人均寿命长、贫富差距小、社会契约精神好等,这些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文明的启蒙教育特别重要。我们这些大学教授,对此能做些什么?我们不能独善其身,应对社会的现代化做一些文明的启蒙教育。于我而言,可行的是做一些现代金融的启蒙教育。
二、现代金融的作用
今天的金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金融业态、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变化。我们需要对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以及未来金融功能如何基于科技进步和实体经济需求演化,做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我认为,没有一个功能健全、业态多样的金融体系,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
教科书告诉了我们金融的基础功能,但这远远不够。金融的起源是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尺度,也是一种价格度量。在货币的价值尺度基础上的支付清算的功能,提升了交易效率,让资源和要素实现了更好的流动。从价值尺度到交易媒介,再到资源的优化和跨期配置,金融功能不断演进。市场化推动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分化,也形成了风险与收益的市场化匹配机制,由此奠定了金融的财富管理基础。
金融具有风险配置功能,包括对冲、分散、组合,更有流动性创造功能。在传统金融体系下,金融主要为实体经济创造货币流动性,在现代金融架构下,金融更具有创造资产流动性的功能。今天的金融已经进入“双重流动性”创造的时代,在中国这一功能正在显现。
发展资本市场,核心就是释放资产流动性。一种金融体系让资产流动性充分释放,其资源配置效率就会更加强大。因为存量资产被流动起来,能有合理的定价机制和风险识别能力,社会便会进入一种高度流动性状态。
从“货币流动性”到“资产流动性”,这就是发展资本市场亦即金融的结构性变革的底层逻辑。
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金融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机制,更是制度文明的体现。法治是金融存续的基石,契约精神是维系金融秩序的枢纽。社会契约精神源自深厚的法治传统、悠久的法治历史以及内化于心的法治理念。
中国金融乃至于社会运行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契约精神不足,进而导致社会缺乏有效的秩序。金融的核心是秩序和预期,而秩序和预期均来自于契约精神和法治。
随着金融结构的变革,透明度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我们强调资本充足率,今天我们还要关注透明度。透明度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金融的灵魂。
三、现代金融的三大特征
现代金融有三大特征:法治、契约精神、透明度,它们也是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是这个国家精神的镜子。
金融强国于中国而言,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金融的基石不只是硬实力,更是内生于软实力。
英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如今它的硬实力已不再十分强大,但其软实力却不容小觑。英国的法治、契约精神和透明度体系相当完善。金融如果依托这样的制度环境,自然就能蓬勃发展。
金融的灵魂与发展的基石,均来自国家软实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的这些基本特征。只有真正看清、看远金融的作用,我们才会有推动改革的决心。
金融是现代社会文明和法治的重要制度形态。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