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隐忧”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2021/07/23


现在整个银根(流动性)的调节方面,中央一改几年前的基调:将“去杠杆”改为“稳杠杆”。在今年两会前,中央已经多次说到货币政策“不急转弯”,言下之意,货币政策还是要转弯,只是不急转。但两会最后定稿的政府报告中,没有采用这个表述,强调的还是“稳杠杆”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显然反映出中央在这方面反复权衡决策的背景。


最近通胀压力来了,这是大家不得不关注的隐忧。从现象上看,原本CPI处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在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2010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地方和企业都喊困难,老百姓也有很多惶惑,但CPI一直在一到二点几之间小幅波动,状态相当令人满意;但到了2019年的第四季度CPI突然上冲,最高月度CPI达5.8%。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个结果是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并非货币投放过多所致。


当时有些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两山”理论,为减少养猪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打压农户和小型养猪场,导致存栏数和出栏数下降。过了临界点后,猪肉供不应求,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它替代品(牛羊肉甚至还有别的蔬菜、食品)跟着涨价。对此,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动用库存,加大进口,鼓励老百姓养猪,过了几个月CPI涨幅有所回落。但没想到现在PPI又出现了较快上涨,又有人担心这会影响CPI跟着上涨。


总体来说,PPI一直偏于在负增长区间波动,在贸易战和疫情后偶尔会冒一点儿头。比如在签订阶段性的中美贸易协定时,有一两个月它又变成了正值;后来看到市场预期不好,又在负值的区间波动,只是最近几个月它又开始往上猛冲。


PPI之所以涨得这么快,我听到的比较直观的原因是澳中关系交恶,致使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煤等贸易量骤减,造成国内市场供给吃紧以后的价格上扬。此外,发达经济体对复工复产也有了清晰的预期。美国基本扛过了高压力区,复工复产可能会很有劲头;欧洲虽然也有疫情反复等困惑,但总体趋势也是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这样一来,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就有了明显增加,一旦供给跟不上,也会引起价格上扬。


这一现象的背后,出现了一个我现在还没有得出答案的问题:在客观因素之外,管理部门对有关行业和大企业约谈。企业被约谈后,中国PPI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价格应声而落。以钢铁行业为例,约谈之后,一吨钢铁瞬间可以下降1000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很困惑。如果是市场力量决定着前一段时间价格的上扬,那为什么管理部门约谈这种非市场行为会导致价格立马下降?价格下降后,后续是否会受到市场力量影响再涨上去?对此,我们还需持续观察。


还有一点很重要,前几年美国货币“大放水”后,似乎导致自身通胀在抬头,这对中国会造成什么影响?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方面,人民币表现坚挺。有人说,中国的策略就是让它坚挺,从而促使美国物价继续上涨。因为美国在不少订单生成还要靠中国供给能力为主的情况下,不得不忍受通胀。这样一来,美国会因此更加焦头烂额。那么在中美之间的博弈里,中国就会更有利。但针对这一说法,官方至少在明面上表达了否定之意。


总体来说,想要分析清楚经济复苏与通胀隐忧的问题,要将政府、市场、社会心态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中肯的结论。


(贾康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