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好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我们要观察一下,这10年中我国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以及政策制订等方面,哪些有所推进,哪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借鉴其他学科
在金融危机刚一爆发,金融界和政策界就结合其他学科研究并应对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就开始逐步推出顺周期问题、逆周期的措施引进,最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出台后,又进一步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增加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并于2014年的G20峰会上引入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的措施,都是为了增强系统的逆周期性。
这种研究系统稳定性的做法,从一开始实际上就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经验。
其中一个学科就是控制理论。控制理论直接研究系统的反馈特性和稳定性,控制变量怎么确定,如何应对系统中所产生的脉冲干扰等,这显然是很直接的。我们从控制论的角度不仅研究了控制理论的内容,更包括了通讯如何产生,同时扩展到人类、动物以及其他生物界在这方面的响应机制,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研究反馈系统。
另一个学科就是电子工程。电子工程特别是对反馈系统有所研究,他们的分析和处理手段更为全面。首先系统未见得是整体的,它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正负反馈,而每个子系统的稳定都很重要。其次,一个系统可能有一个反馈环,有些有正的特性,有的有负的特性,最后加总是需要观察和计算的,单在金融系统中,我们不容易用这种思维想问题。我们观察现在的金融系统规则会发现,它较少运用计量函数,很多时候就陷入0、1和台阶式调控当中,开了无数次会,最后达成某种妥协,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两个明确观点
为什么提这几个学科?在2008年第四季度讨论危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应对时,在国际上最核心讨论中,大家都引用这些知识。当中国方面在国际清算银行和IMF的讨论中,明确提出两个观点:第一,经济危机的产生和金融市场有一些活动和产品,包括一些较冷门的衍生产品脱离了实体经济,没有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些环节容易大起大落;第二,经济系统金融市场系统中的正反馈特性过为突出,也就是说,经济好的时候股价好、盈利、评级等,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一出了问题的时候就有很多落井下石的现象出现,这是典型的正反馈特性。
后来也有很多学者和官员在这方面发言、写文章。因此,把纠正经济和金融市场系统中过渡的正反馈特性更多引入负反馈环节,作为金融系统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被取得共识。
但很多人不熟悉刚刚我所说的那几个学科,他们对反馈环节这个词有些生疏,不太了解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2009年,国际清算银行正式引入了另一种较好懂的说法,就是所谓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性。
向量思维
金融危机后争议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在一国范围内是对“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的救助,在国际范围内则是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划分组别,这个组别的最后一名和下一组的第一名就形成了峭壁效应,大家会争来争去。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系统重要性系数来解决,但是如果采用连续法就会更好处理。
真正的共识是不可能达成的,最后是一种妥协。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合作中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很难产生共识,即便是妥协,也可采用更多的方法。自金融危机发生已经十年了,传统上经济学文章的写作比较注重单变量的逻辑关系,关于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很多分析都只强调了某一条逻辑路线,实际上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复杂,是由多个变量决定的,需要向量的思维。
我们的很多模型是描写静态关系的,但是危机的产生是由于某些小概率事件产生的,这个概率可能会变大,也就是尾部效应。但从概率出发,又没有全局性。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考模式和表达模式对于分析全球金融危机显得有所不足,在下一轮如何防止金融危机中就会产生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向向量分析发展。
以中国的问题来说,我们在描述时就采用了条件概率的表达法,要描述在不同条件下,小概率是怎么形成的、会怎么变化。都说杠杆率高可能会出问题,但全球都看到有些国家杠杆率高也没出问题。
在对10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总结中,我们有很多可以思考和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