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91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是从“组装”开始的。组装是什么意思?技术、品牌、渠道等核心要素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提供农民工、土地、环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们是从组装开始的,是台港澳企业交给我们组装的。而所谓的外资就是台港澳企业和全球华人企业,所以,我国经济能有今天,要感谢全球的华人,因为是他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市场经济的第一桶金。但是,这也带给我们一些问题,就是给了我们一个小经济体的制造模式——组装。中国是大国经济,却在改革开放时学习了小国模式。
直到今天,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中仍有三分之一是组装产生的。面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下一步,中国要从组装到制造,我们要自尊,我们要自信,我们要自立,技术要是我们自己的,品牌要是我们自己的,渠道要是我们自己的”。因此,我们要从代工到自主,要从农民工到工匠,要从山寨到创新,这就是中国经济的转型。
“养孩子”和“领孩子”
过去的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两组模式。一组我把它称为“养孩子”模式,就是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市场因素,发展内生性增长因素;还有一组模式我把它称为“领孩子”也就是招商引资。过去这两组模式,在不同的地方都获得了成功。但1997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养孩子”模式,2008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领孩子”模式。现在中国想要从生产制造转向创新制造,我们发现这两组模式的转型非常困难。比如,广东佛山的民营制造业,是典型的“养孩子”模式,在过去三十多年位于广东第二、中国第五,甚至超过了广州。佛山想要转型,就喊出了口号要对标中国、对标欧洲、对标以色列,对标那些把制造做成智造,也就是把生产做成创新的国家,对标他们的工业服务,探索他们的研发、设计、人才、资讯、工艺、商流、物流的整个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怎样成为一个知识的城市、智慧的城市、宜居的城市、绿色的城市,对这些工业城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比如,广东东莞的民营企业,是典型的“领孩子”模式,现在却开始搞松山湖高新区,开始“养孩子”,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就是创新制造。而且还想把过去“领的孩子”留下来,留下他们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咨询中心、人才中心。我们看到两组模式都在变化,这说明新的三十年开始了,新三十年的责任是年轻人需要肩负的责任。
中国从组装到制造,从制造到创新,却还未做到从制造到智造,但我们可以看到最优秀的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在提高,工业集中度在提高,这是一个转型的阶段。从2012年开始,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创新的投入都开始持续上升,我们的研发创新投入是1.4万亿,其中企业的投入有1.1万亿。为什么企业开始积极投入研发?因为企业知道,想要适应新常态,想要满足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新需求和新消费,就必须要创新。
中国经济其实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目标来讲,政府拟定的目标是在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末,我们的研发强度要达到2.7。2.7代表什么?2.7代表的是美国今天的研发强度水平。我们可以看到,组装、代工、低端阶段已经过去,新阶段已经开始。
中国制造“双引擎”
中国制造的前景是什么?2015年全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有十年前的七成,如此情况下我们如何能够将“中国制造2025”和研发创新,引入供给端、生产侧、创新链并取得重大突破?如果我们仅把目光集中在消费端、需求端,那仅仅是一种替代效应、转移效应,我们今天热热闹闹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也不可能产生真正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实际上,中国制造当前面临的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而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从组装到制造,从制造到创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创新企业“双引擎”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一个引擎是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个引擎是双公,即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我们讲双创讲得很多,双公却讲得很少,我们把创新和工匠精神培养的责任都交给了企业和市场。政府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在研究了佛山的经济发展过程后发现,佛山的发展受益于市场和政府两方的作用,二者相互推动。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发展中国制造,除了鼓励双创外,政府的双公责任也必不可少。
过去三十年,一线员工主要是农民工,现在我们提倡“工匠”,其实就是指一线员工要拥有更高的职业素质,同时积累足够的经验。如何提高一线员工的素质?职业教育。仍以佛山为例,佛山有职业教育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班,甚至有博士班。我国目前的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中考、高考,上大学学知识,另一类是上职业技术学校学技能。现在第一类学知识的年轻人工资不如农民工,就业难;而学技能的年轻人,工资不仅高于农民工平均工资,且就业大幅提高,为什么?因为社会需要合格的、高素质的一线员工。佛山现在就在推行职业教育“双零模式”——零学费和与生产零距离。
因此,在“养孩子”和“领孩子”这两组模式转型艰难的情况下,中国想要从生产制造转向智造和创新,我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双创和双公的“双引擎”作用,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放权给基层、青年和小企业,才能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