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大关键决策

2024/01/26

一、我们如何看待变化


恐惧与希望推动了人类命运的发展,也同样是我们在风险投资这个领域的火箭推进器。我是做风险投资的,我还需要在纷繁芜杂中保持自己秉性的底层乐观。看了现实中很多困难的例子,我越来越认为,现在大环境的挑战带来了一个明显结果:我们进入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


现在资金不再像以前那么充裕,缺乏生命力的公司逐渐融不到下一轮了。但与此同时,那些有顽强生命力的公司会更受到追捧,不愁融资。没有以前那么多非理性的资金搅局,优质公司反而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这些变化对于有准备、有能力的创始人都是机会,以前那种“劣币扰市”的现象会少很多。


所以这些创始人需要思考:你是不是“良币”?怎么证明自己是“良币”?如果是,当前你要怎么跟竞争对手拉开更大的距离……


现在确实不是曾经遍地黄金的时候了,全球都是如此。这两年很少见到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在以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是一个相对闭环、增长大于一切的商业模式,哪怕巨额亏损也可以去上市,但现在几乎不可能了。


有不少创始人现在还乐观地认为,能融到比以前稍微少一点的融资金额就能上市。结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才发现,最后融到的美元资金几乎是零。我们不去讨论对与错,但这就是美国市场的现实。


如果要说其他市场,比如香港,现在成交量大概是美国市场的三十四分之一。A股则是因为提高了IPO标准,对“科创属性”和持续盈利性都提高了要求,以及“窗口指导”也支持了一些行业、限制了一些行业,虽然上市节奏总体在放缓,但质量在快速提升。


这些现实导致了身边很多朋友变得悲观,但如果你回顾历史,惨痛的“坏时候”数不胜数。我们将现在面临的这些困难,放在历史的维度里比较,其实算不上什么。


现在,我们需要更好的心态,要相信中国的国运,以及在此基础上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在内部也经常说:“弹药充足,总有机会。”我们要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要关注那些容易在顺境里被忽略的、本质的、不变的东西。


从纯投资的角度来说,虽然移动互联网赛道已经停滞好几年,但中国市场蓬勃发展,持续有新的领域在崛起和超越,甚至达到全球最顶尖的水平。比如电动车、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等等,都在不同的细分方向上持续超越海外。正如我所说的,保持足够耐心、相信中国,这其中的一大前提是要有充足的子弹。


二、我们如何应对未来?


有耐心不等于躺平,更不是一刀切地停止投资,我们还是要看到那些结构性机会。我想先说几个关键词:政策同频、团队认知、流程优化、严谨极致。


1. 政策同频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而2023年就处在第三次浪潮中。第一次浪潮是土地和生产之间关系的改变,人们开始脱离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渐可以自由发展了。第二次浪潮是世界工厂和房地产,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覆盖全球。在这么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在很多制造业领域开始取代日本、韩国、欧美,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我们处在第三次浪潮中,它由能源结构转型和智能制造组成,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2.0,这就是我们投资的重中之重。


新能源产业是能源结构转型的代表。有个直观的数据,中国在2023年上半年的整体汽车出口(包括燃油车),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电动车出口占整体的25%,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增量。


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投了理想和小鹏的机构。我们以这两家公司为新能源领域的「节点公司」,顺着电气化、智能化,再延伸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


其实稍微细想一下,如果没有电动车的普及,就不会有今天动力电池的局面,而动力电池又拉动了储能电池,让人类储存电力的成本大幅下降。如果没有储能,光伏和风电这些不稳定的电力就无法高比例并网,而它们恰恰是改变能源格局的基础。


2. 团队认知


我非常有信心地说,在移动互联网切换到科技时代的过程中,经纬是在整体认知切换和提升上,特别是在实战中阶段性证明自己的少数几家机构之一。这个过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里面涉及到团队每个人的认知提升、天花板突破,还有如何真正把大量子弹放到正确的人手里。我觉得我们阶段性做到了,而且我们有信心以后会越做越好。


3. 流程优化


在过去三年里,我尝试了很多工作方法,其中有最大提升的就是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我们先定制目标,再去设计、优化、迭代流程。我逼着所有投资和投后的同事都这么去做,这些流程我们经常以季度为单元,有时候以月为单元,来做重大调整。因为过去的不少假设,在执行后会发现不成立。有些地方需要更严,有些地方需要更松,有些地方需要给空间,有些地方需要考虑到人性,等等。


4. 严谨极致


我时常提醒团队要珍惜每一分钱,要对未来空间的判断足够严谨,对后续发展的节奏要有足够正确的预期。以前基于大环境的宽松、上市的便捷,在竞争中导致整个头部基金都很“浪”,但这种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在投资上,对每一分钱的严谨程度,就要以这是最后一期基金为底线。


我们从早期的移动互联网到今天的硬科技,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这些都是做早期投资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我们始终在尽全力研究眼前和未来的机会,力求找到当下和后续最合适的投资逻辑,这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投资逻辑是每个当下最合理的,那无论周期如何波动,顺境或是逆境,我们就都能睡着觉。


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下我对中美之间的观察。2023年8月底,我去美国出了一趟差,我从旧金山一口气开车到了纽约,给我最大的冲击有四个点,这些与我们判断未来的大势也有帮助。


第一,美国变得更加分裂。美国经济在短期非常红火,通胀在经过几次加息后看起来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对现在的经济降温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美国的政治分裂非常严重,特别是在民间,随着特朗普被起诉,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极端。他的支持率也在提升,给2024年的大选带来很大变数。


第二,不少美国公司的人均效率恢复得比较缓慢。至今,很多美国公司都没有解决“让之前因疫情远程办公的人回归办公室”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大大影响了人均效率,越大的公司问题越大。很多员工已经搬离了工作的城市,或是到了郊区。当大公司想招自己的员工回来办公室,不用说一周回来五天、四天,哪怕是三天,很多人都直接拒绝,人均效率其实很受影响。


第三,在很多领域,中国的优势依然非常大。在电动车、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向上,我觉得中国在全球是有系统性优势的。


我们谈创新时,有些是领头羊式的创新,有些是基于工程、应用型的创新。要理解的是,创新从来没有唯一的方式,只有你在技术曲线上处在的位置所带来的方式。如果站在人类技术前沿,那你可以是试错与分散式的、美国式的;如果不是,那你的创新也可以叫举国体制与科研攻关。


这里的“关”意味着你知道目标是什么,这是中国式的。我们不能小看这种系统性优势带来的迭代与超越的速度。在世界分工中,每个国家就是有自己不同的创新方式,这是由阶段决定的。


另外,对于产业链转移的问题,我很想引用库克的一个观点,他说:“以前流行的看法是,跨国公司来中国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但其实中国很多年前就已经不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了。跨国公司来中国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中国的制造能力强,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技术广度深,以及技术种类多。比如,苹果的产品需要的先进生产工具,其精度、模具和使用材料都是领先的,但如果要在美国召开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我都不确定他们能否坐满一个房间,而在中国,相关的人才数量多到能塞满好多个足球场。”


只因劳动力成本因素而迁移到海外的企业,我觉得对中国的先进制造产业链没什么威胁,因为不涉及核心技术。如果因为战略考虑而离开的国际公司,为此成本会加大2—4倍。长期来说,只要中国持续发展,它们慢慢地仍然会回来。除此之外,中国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产业链流失。在2023年,反而我看到的更多是中国内陆省份的出口正在蓬勃发展,从沿海转移到内陆。相比之下,其他潜在竞争的国家,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第四,我认为未来“卡脖子”一定会存在,但硬脱钩不可能。在高端领域,比如AI、量子计算、先进制程的芯片,等等,美国一定会采取“卡脖子”策略。但是在其他领域,美国公司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包括美国为了自己的增长、降低通胀等因素。


如今随着俄乌战争和以巴冲突的出现,有更多美国之外的国家意识到,与中国持续保持良好关系、与中国做生意是必须的,没有第二种选择。所以欧洲和其他国家仍然会积极与中国贸易、交流、交叉投资,来维持自己国家的经济和压制通胀。


而在前沿领域,其实“卡脖子”一直存在。最近有本新书叫《潮起》,也讲到了这个观点。这本书在调研了500多位工程师、企业家、政府官员之后告诉我们,其实“卡脖子”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那时候中国的汽车产业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但在很多中外合资企业里,不少技术合同最终都没有兑现。中方能拿到的技术图纸,往往都有“一堆窟窿”,很多信息都被拿剪刀从图纸上剪掉。


最后实现突破的,还得靠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在中国离美国最尖端的科技是有一定距离,缩短还需要时间、金钱、资源、国家扶持。但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最终突破是大概率事件。


像最近华为Mate60的7纳米芯片的突破,现在只是一个良品率的问题,是一个工程问题,我们的生产力很强大,彻底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会大大缓和压力。


在未来,我还认为会有一波非常惊人的中国公司实现未来2.0版本的全球化。这类公司不像以前的APP、广告营销,不再是非常轻的公司。它们也不同于更早一辈企业家,因收购把产品带回中国的出海。


新一波公司在走出国门后,它们在当地建厂、建立研发子公司,他们更在意形成一个闭环的组织体系,把中国优秀的制造能力外溢出去,比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上游等领域。


当然,新航海时代也并不容易,很多可能会失败。我现在也看到很多经纬被投公司,在全球化2.0上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我现在也会把创始人在全球化这方面有没有思考、有没有具体行动、天花板有多高,变成一个核心的判断因素。


三、修炼内功,有底线地竞争


1. 要形成多种看世界的模型


如今世界变得很快,前几年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快速变化,现在还要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企业的护城河一次又一次被跨越,那么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节奏感?


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养成用多种模型思考的习惯,不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看透现实。比起站队,更应该更中立地去思考价值与意义。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过很多商业模式,看过很多团队,脑袋中形成了好几种模型的总结,可以很快做出一些判断。如今硬科技时代虽然方向变了,但方法也是如此。我们一年看几百个项目,就是希望能够从中总结提炼出模型。


每当遇到一个新行业,我们先去研究产业链,研究上下游,看国内和国外的成功上市公司是怎么做的,再去扫几十个、上百个项目,寻找其中占据产业链高地的公司,在董事会讨论中学习,最后建立认知形成模型。


很多人说硬科技领域太难研究,我觉得顺着电气化、智能化的大逻辑,电动车新车销售渗透率在不同的阶段就对应了不同的投资主题。


比如渗透率在2%—5%时,对电动化和智能化影响最大的元器件就是最佳选择。在渗透率为5%—20%的爆发期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底盘、车身、控制五大领域都是很好的选择。在20%以上,一些应用成为了新主题。由电动车还可以深入到泛新能源行业,包括从动力电池到储能。当然具体的顺序,没有固定模式,完全因人而异。


2. 修炼内功,拒绝平均主义


现在我们更加重视练好内功。我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每个项目都要求极致的尽职调查,这方面要花大量时间。既有内部的尽调团队,也有外部的专家团队,完全遵循数据导向。再加上对行业和对人的判断,即使投资节奏会放缓,也要力求找到最适合我们的项目。


在团队选择上,我也说过,任何一家投资机构,80%的收益其实来自五个人,甚至更少。我们少数几个资深合伙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当下、中期,谁能成为这最核心的四到五个人,然后把他们放到正确的岗位,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权力。


在项目选择上,我现在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压舱石”项目上。什么叫压舱石?就是我们过去投资的像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是有“大金额、高增速”特点的企业。不管是在早期还是成长期,我们每个阶段都要有三到五个压舱石项目,很多时候回头复盘,会发现,越有争议的项目,最终越有可能做大。


在内部,合伙人之间也经常互相“拍桌子”,我希望能促成一个良性的、数据导向的、有深入调研之后的“拍桌子”氛围,最终再去达成投资决策,往前推进。这里面也许会有失败,但是我相信最终的大项目,一定来自这样的争论环境。


3. 责任感


2023年,我能明显感受到很多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包括我们自己。哪怕再强的公司,稍一放松,就会被对手追赶。有时,一个行业会被盲目竞争拖垮,甚至在最疯狂的时期,不少竞争手段都是病态的。


如今我更加看重“责任感”这个品质。既然选择做某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要细心、用心、有超强执行力,还要有底线思维。即使面对惨烈的竞争,但依然不可突破道德底线。对于经纬来说,如果我们辜负了别人,我们会感到非常内疚。所以我们也把自己的钱,投在经纬的每一支基金里。我觉得,人还是要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我要托付别人,我希望他是个有责任心、能够忠诚做事的人。


从2010年开始,经纬就做了第一支人民币基金,开启了人民币投资。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也和地方产投、地方政府有很多互动,经纬在2023年也和厦门市政府做了一次很有意义的互动,我们带了几十家新能源、硬科技的企业去厦门,效果很不错。


我们支持的很多创始人,未来都可能成为各个赛道的头部公司或是某个区域的龙头公司。我也希望大家不要迷失在短期的激烈竞争中,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抱着更大的格局,争取能把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带上国际舞台。


四、远离无意义的人和事,聚焦再聚焦


最后我想从个人角度,来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1. 保护好自己的财富


管理好自己的钱,不要把之前“时代红利”下赚到的钱,在今天用自己的努力和真实的能力亏掉。尊重专业、尊重耐心、尊重分散式布局,凡事行动前要有前置性思考,保护好自己的财富。


做投资,一定要非常耐心,一定要等到好机会出现。否则就要保持纪律,当然这是反人性的,不容易。这时候总有年轻同事会私下抱怨,为什么自己没赶上前些年能频繁出手的好时候。我只想说,人活到最后,你配得上拥有什么,基本上就会拥有什么,可能早一点,或是晚一点。先别抱怨时代,而是每一天都追求比醒来的那一刻,多增长一点认知,每一天都把手头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机会不总是肉眼可见的,而是出现在不经意间。但能否抓住它,总是源于长期坚持,源于每一天的努力。


2. 保护好家庭


保护好自己的家庭,家庭与个人的选择一致。有很多事情,其实需要以家庭为单元去思考和讨论的。大多数时候,个人与家庭是高度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多想想。创业者是一重身份,意味着你对社会有责任。但你对家庭也有责任,不能完全把家里的每一分资金都All in来创业。


你需要给家庭设定一张“安全网”,比如房、车、日常生活和未来家庭教育所需的资金,每个人的金额不一样,但需要严谨地想清楚,尽量把这笔钱放在一边,这是一张能让一个人在创业道路上安心奔跑的安全网。


创业不等于盲目的All in,更多的是在多个维度上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并建立长效的学习、复盘和迭代。我坚信在没有太多家庭和生活的后顾之忧下,剩下所有的钱和精力都可以聚焦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这也是经纬亿万创业营所强调的一个点,健康生活,需要平衡。


3. 保护好自己


做更健康的自己,要有更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这个年龄,每天你都能看到越来越多健康上的突发事件。小有成绩的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找到一个工作之外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同时要更加远离那些不靠谱的人和事,不要让他们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我对轻重缓急分得很明确,每天对自己的时间安排非常苛刻。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更多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其实我们每天碰到的70%的事情,可能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需要更多地甄别,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把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最好。


4. 聚焦,再聚焦


大家都听说过8/2法则,我知道有很多成功的创业公司就是这么做的。2023年我接触过一家工业机器人的创业公司,他们80%的利润来自20%的业务。于是他们就主要聚焦在这20%的业务上,是一个核心零部件,这家公司业绩很好。


我还接触过一家做电池电芯的公司,他们说在这个行业里,有20%的产品技术是最难的,很多人畏难而选择不做,但他们就集中所有资源,攻克了这个难题,如今发展得也很好。


这些都是聚焦那20%所带来的成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包括我自己,一定要认清哪些是自己的先天优势,哪些是劣势。在今天的大背景下,更要进入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张颖 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