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疗+大健康+大数据”的梦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
有四个难题似乎让这个梦远在天边。第一,标准难。数据标准尤其医疗数据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行业难题。第二,确权难。数据到底是谁的?谁能用?怎么用?第三,保护难。如何保护隐私、竞争、业务等数据不受侵害,以及数据如何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共享、使用和变现?最后,定价难。数据是什么东西,在交换和分享的时候价值怎么体现,怎么买卖?
如果能解决后两个难题,就有可能、有条件解决前两个难题。香港交易所正在做深入、广泛的研究,与各种各样的公司合作、探讨,希望找到一种以技术为主的方式解决数据保护、定价的难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会刺激标准的设定,同时给政府、监管者有确权的希望。
当数据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时候,希望别人有尝使用,但是用完之后数据拥有者能重新拿回来。数据不能丢弃,还要像资产一样重复使用、多方使用。这不是简单的加密,而是多方安全计算(MPC),数据能够在特定的技术场合受到有效保护,并进行共享。
其次,我们希望找到数据使用的计量方式,就像电话有计费的手段和技术。这些技术不难实现,但是还没有应用在数据的场景里。
这些和香港交易所有什么关系?交易所恰恰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交易所有行业公信力、组织力、号召力,能把数据的使用者、需求者、拥有者和产生者组织到一起,用技术和公信力产生开源性的加密手段,大家共享数据,所有需要保护的内容都可以得到保护。同时,谁使用了数据会有精准的计量单位,数据就可能产生价格。接着,政府就可以出台关于定价、确权的监管规则。这样,数据有可能变成新的资产类别,能够交易和共享。
一旦保护和定价的问题解决了,中国在大医疗、大健康、大数据领域真的有可能迅速超越全球。中国有最大规模、最全类别的数据,有最有效的数据集聚方式和能力,医疗体系落后也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既得利益的抵抗最弱。
中国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这么大的健康需求和挑战,使数据有可能在监管者统一的管理下率先解决确权问题。在中国,数据有可能首先属于产生者个人,如果自己不想让别人用,别人是不能用的。但是,国家也可以把这样的数据当作国有战略资产,进行监管。
在加密和多方计算保护的条件下,数据能够规模性地使用,而且利益上可以做出和谐的安排,有数据的人愿意拿出来、敢于拿出来。早期医疗数据的积累加上立法和监管技术手段的安排,中国有可能最早产生世界上最大规模的AI医生群体。其他国家有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行动极其缓慢,数据孤岛运营,这样的局面能够在中国打破。
每一个时代的数据都具有很好的价值,研究人员哪怕研究失败,产生的数据也可能得到分享和价值补偿,加速中国的药研速度,推动中国在药研和精准医疗上超车,全民医保能够按照数据科学分配。
在数据时代做数据的梦,用交易所的公信力、组织力和公信力把全行业的人召集在一起,群策群力找出一条路,使中国在大健康、大医疗、大数据的时代超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