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做好自己

2019/05/08
关于中国企业家在国际关系面临挑战之时的思考和选择,我有五点看法。第一点,中国企业界对目前的中美关系预计不足,但非常关心,正在努力认真研究发生了什么。中美关系是突然变冷的。去年,我们看到,中美双方互相加征关税。大家知道,这背后受影响的是企业家,他们要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以后,产品就卖不出去,或者就没有利润甚至公司倒闭,这种焦虑笼罩在企业家心里,大家都非常关心。
 
去年下半年,有些企业家们对此认识是有些悲观的。我们在商定今年亚布力论坛年会主题的时候,举办过一个内部理事会,对未来要做一个估计:如何判断明年的形势?当时大家认为,我们要有“底线思维”。有些事情我们没办法控制,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但是我们必须要有办法应对。大家制定了“底线思维”,就是把底线放得非常低,在这个范围内考虑发展。作为企业家,你只能往前走,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你都一定要往前走。
 
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的20%至30%正在进行着城市化。人们要住房子、消费,还要建大量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东南亚也是非常大的市场。如果企业家们不能决定一些事情,但你可以决定你自己。
 
这是我们去年的想法。最近几个月,我们通过报道看到,中美双方谈判情况越来越好,中美有可能达成协议,这是非常好的信息。
 
第二点看法,我们怎么发展自己。用陈东升理事长的话来说,以前国外有好东西,中国企业家都在想要学过来。比如,我从纽约学习后,把期货市场带回中国,我在美国留学时学会滑雪,于是建设了第一家大众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但现在,所有企业家都在想如何创新,如何把企业做得更好,特别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元明资本是做生物医药产业、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的,这几年我们投了很多研制创新药的新兴企业。过去,全世界治疗疾病的药大多数是欧洲、美国生产的,中国几乎没有,但是去年中国研制了9个新药,今年研制了10个新药。这些创新药都是海归科学家加上投资人一起合作,经过临床试验,最后获得药监局批准上市。
 
创新在中国企业家里已经成为主流和方向,创新企业在股票市场也有非常好的表现。从去年开始,这些生物科技公司即使未有盈利也可以在香港上市了,上市以后股票涨得很好,甚至接近一些传统大型医疗企业。我相信,今后5到10年,创新企业的股票价值会超过传统企业。
 
第三点,企业家们最近在讨论一件事——“996”现象。“996”简单来说,就是九点钟上班,九点钟下班,一周工作六天。现在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希望员工做到“996”,虽然这不是法律的规定,也不是公司内部的规定要求。我认为,“996”现象背后,是企业家精神在新一代的传承。我们这一代,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2个小时以上。
 
我认为,“996”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精神力量。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主张我的公司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员工必须九点上班、九点下班,但我的确希望优秀员工能够不受“996”的限制,能够在公司里作出重要贡献。讨论“996”现象,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反映着在未来中国发展中,中国企业家精神是否要传承下去,使得中国的竞争力传承下去。
 
第四点,企业家希望中美之间能出现一个双赢的局面。亚布力论坛的企业家们大多是各个行业的企业领袖,有一些企业已经进入了世界五百强,比如泰康人寿。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二十年前就有一个“500强”的梦想,从零开始,最后进入了世界500强。
 
在今年亚布力论坛年会期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和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一个是管国资的,一个是管民营企业的,同时来参加亚布力论坛年会。这是论坛成立19年来第一次。肖亚庆还带了6位大型国企的“一把手”一起参加亚布力论坛,目的是希望通过亚布力论坛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深度的合作。他说,“我们第一次来,但绝不是最后一次来。”所以我相信,未来在亚布力论坛的平台上,会出现更多国企和民企合作的事情。同时,这个事情发生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我觉得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在外部的压力之下,中国改革会深入,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
 
最后一点,我想讲一讲昨天(纽约时间4月11日)发生的事。我们在纽约召开了第十届中美商业领袖圆桌会议,我是会议的创始人,2010年创立,到现在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第十届中美商业领袖圆桌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会上作了非常好的演讲,同时我们也请到了黑石集团的苏世民先生、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先生等重要嘉宾,在会上演讲发言。

更重要的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给我们写了一封贺信,表达了一位在中美建交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美国总统,希望中美关系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的期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