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第四波技术浪潮

2017/12/14

四波浪潮


       每次技术浪潮都会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第一波技术波浪潮中,BAT等巨无霸互联网公司在这个特殊时代得到了大量用户数据和优秀的科学家,并不断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成长。与传统企业不同,在诞生之初,他们就把数据看做金矿。


       第二波浪潮中,在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把以往的数据当做粪土时,创业公司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销售给这些行业,让技术激活数据。创新工场比较看好“行业经验的商业人才+大数据经验的CTO+聪明的人工智能工程师”组成的复合型团队,他们需要对国情以及行业有深度理解,希望用人工智能赋能。比如追一科技,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代替传统客服,规避了电话语音客服带来的麻烦,已经应用于金融证券、出行、电商、零售等多领域行业标杆企业。中国、美国、印度的客服人员在2000万人左右,未来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第三波浪潮中,实体世界实现智能化,新数据带来了新应用、新界面和新商机。比如新零售,在无人便利店中设置深度摄像头,你就会捕捉用户的所有行为,这些数据决定了商家后期调整货品摆放、供应链管理等行为。比如摩拜单车,不断在线下捕捉用户行为,因此产生更多的商业行为。目前创新工场提出了OMO(online merge offline)概念,即线上融合线下,一起积累数据,吸纳用户,这是我眼中的下一个趋势。


       我认为,创业公司除了技术型人才之外,还需要有强大的线下运营管理人才以及产品经理型人才。


       第四波浪潮是全面自动智能化。创新工场在这波浪潮中投资了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等方向。虽然全世界对无人驾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还存在法律、伦理层面的挑战。第四波浪潮影响巨大,与前几轮浪潮相比,更具挑战性。


       目前很多人认为在无人驾驶的路上可以实现人机合作完成驾驶体验,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有一个案例值得我们关注,谷歌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时,让员工开无人驾驶汽车,并要求员工在驾驶位实时把握方向盘,后来发现,员工没有做被要求做的事情,而是坐在车子的后面做其他的事情。人有时候是不可能被信任的,不要期待人会帮你做什么事情,我们需要做完全无人驾驶的事情,这需要10-15年才可以实现。

 

中国少壮派崛起


       在最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人群中,中国人寥寥无几。图灵奖中人工智能领域获奖者中国人的数量为零;AAAI(国际人工智能协会)院士中,中国科学家的数量为2,美国则有几百个。但如果我们把人群放大,会发现整幅画面就不一样了,全世界最好的人工智能期刊中的文章,有42.8%的作者是中国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水平飞速提升。


       人工智能这几年获得全方位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当时微软研究院的巨大贡献,它被称为“人工智能的黄埔军校”。近年,中国人工智能少壮派正在崛起,年轻人正在快速进入这个领域。无论从经济回报还是兴趣考量,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年轻人数量都是巨大的。


       除此以外,政府也在推波助澜,中国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炉,国家计划在2020年跟上全球领先国家的AI技术应用,到2030年成为全球主要的AI创新中心。


       从市场层面看,中国市场数据量巨大,互联网、电商、共享单车等新旧场景都产生了巨大数据,成为了人工智能的温床,创新工场嗅到了巨大的机会,在语音识别、无人便利店、人脸识别等方面都有所布局,已经产生了一定回报。

 

人类的工具


       PWC(普华永道)预测中国2030年GDP将达到38万亿美元,其中7万亿美元是人工智能带来的。AI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足以让人类脱贫,解决医疗等重大社会问题。同时,很多大咖担心人工智能会召唤出魔鬼,斯蒂芬·威廉·霍金、埃隆·马斯克等都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忧心忡忡。


       我对这些观点持否定态度。毁灭人类的机器人是否会出现?拍脑袋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基础支撑的事情是没有必要的。我非常同意吴恩达的看法:幻想机器控制人类,就好像在担心火星人口的问题一样。


       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工具。数据与应用可以实现指数增长,但创新是不可预测的。1956年到今天,人工智能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深度学习是这个领域的重大进步,之前都是在黑夜中慢慢行走。机器人无法与人类大脑相比,而且人的学习方式绝对不是简单的深度学习公式。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不能像人那样有爱、感性以及极具创新能力,它只是进行优化工作。


       但弱人工智能会在未来为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在未来十年它会取代我们50%的工作量,30年之后这个数据会达到90%。翻译、记者、司机、保姆、助理、保安、客服和交易员等工种可能会被取代。


       与工业革命不同的是,人工智能革命大部分是彻底取代工作,但很少创造新工作。从行业渗透度来看:3-5年,高度重复性工作会被取代,比如流水线工人、行政、柜员等;5-10年,简单工作会被取代,比如运输、物流、会计;10-15年较复杂的重复性工作也会被取代,比如放射科医生、修理工人。


       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跨领域专家、顶尖科学家、顶尖管理者,以及历史学、社会学、哲学、艺术家、作家、导演等创造性、人文性的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现会鼓励人类多做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进行优化型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但无法被取代,反而会因为人工智能升级,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未来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巨大影响就是加剧贫富差距。谷歌、Facebook、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微软,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拥有了超级垄断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难超越。拥有巨无霸公司的国家的优势会不可逆转。但那些没有创新力和缺少聚集大量数据的巨头公司的国家会出现大规模贫穷。

 

与人工智能共存


       《乌托邦》中提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政府应该发钱。过去二三十年,硅谷的精英们为这个问题操碎了心,他们也让无条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简称UBI)起死回生,埃隆·马斯克、马克·扎克伯格和YC总裁山姆·阿尔特曼对这个计划都非常热衷。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美国实行UBI代价昂贵。如果一个美国人抽一万美元,美国就要抽3万亿,怎样征税、分配,谁来做这样的事情?给每个人一万美元真的公平吗?这样会促进个人成长,还是会让人堕落?工作被取代之后,生理需求不用担心了,我们还会考虑自我尊严、自我实现吗?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让我们功利化看待自我实现,但人工智能取代我们的工作之后,发钱给人是羞辱还是保障?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实际上有两种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一种是创造型工作,另一种是关爱型工作。所谓关爱型工作就是指涉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关怀的工作。


       所以未来我们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完全解决人类的温饱和贫穷问题;第二,人工智能是一个工具,要教会所有人使用;第三,创造更多的关爱型工作,包括创造更多的行业和投资更多的公司。


       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世界,人工智能是创造巨大价值的工具,人类一部分做创造型工作,一部分做关爱型工作,这两种工作都能带来自我实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