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数字生态共同体

2017/12/14

       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阶段,以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在为各个产业的革新提供源动力的同时,正在逐渐构成新型社会管理的主平台,并为前沿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打造了更强的载体。商业企业、公共服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文化创意组织等都强烈希望搭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快车。


       这些变化正在重塑互联网生态,并让我们意识到,这“一片森林”并非沙漠中孤独的绿洲,而是植根于庞大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当中的。数字化背景下,不同产业和区域的生态开始产生更多关联,不再局限于行业、地域等因素带来的割裂,而是紧密交错在一起,在跨界地带产生更为丰富的创新空间,形成一个“数字生态共同体”。


       而我在过去这一年中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用以下七个关键词来进行概括。

 

深度融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已经开始由表及里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全流程中,线上和线下逐渐打通为一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全产业流程镶嵌到更为开放的网络中以激发更多创新,并将决策控制建立在流动的实时数据之上,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效率的效果。


       中国创新在“上下行”两条路上进行求索,一条是技术寻求产品落地,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现在都开始从线上向线下来做;另一条是应用寻求技术支持,线下的传统企业如商业零售、物流交通、制造业、农业等都希望借助数字化实现产业迭代。

 

云化分享


       云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电在工业时代的作用,它体现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过去我们常说“插上电”,今天我们会说“接入云”,“用云量”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指标。


       “云化”是数字时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分享经济就是生产力的云化。换而言之,各种资源和能力只有在实现“云化”之后才能从冰块变成活水一样流动,真正被纳入数字化管理,实现大范围匹配后的精准分配。通过“云化”创新,数字时代将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智慧连接


       连接是所有智慧解决方案的基础,在不同场景中匹配着不同的智慧解决方案。我们需要连接人与人、人与物及人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深度融合和云化分享。随着整个实体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我们不仅仅需要更多的连接来减少数字孤岛,更需要通过更好的连接来实现沟通协作的持续优化。


       如果未来所有的云与端都具有人工智能的能力,这将意味着“心”与“芯”的相连,我们也只有在实现匹配相应智慧解决方案的连接之后才能更好地优化“智慧体”之间的协作沟通。这不是一两家公司通过开发几个APP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各个行业的合作伙伴和大量专业服务机构一起,携手打造不同的智慧解决方案。

 

全用户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正在从“多用户”平台转变为“全用户”平台,就像水电设施一样,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中所有个人和组织的基本需求,凸显出基础设施的特性。随着用户的迅速增长,这对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模式、组织形态和企业责任都将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实体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升级,数目庞大的企业和机构用户正不断登陆,成为数字平台的使用者。数字平台的用户光谱正在从C(Consumer,消费者)端个人用户迅速拉长到B(Business,商业)端几乎所有商业企业用户,甚至达到了G(Governance,政府管理)端的公共服务机构用户。由于传统企业和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可参考的经验较少,处于数字化前沿的互联网企业自然将成为第一个可供参照的样本。


       作为“全用户”平台,互联网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会有助于C端、B端和G端等平台用户之间形成更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大内容


       无论是消息、短视频等数字资讯产品,还是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和音乐等数字文化产品,海量数字内容的生成与分发正在促成“大内容”战略。


       只有内容足够“大”,才能充分匹配全用户的需求。但“大”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规模、数量和种类,更包括内容生成的肥沃土壤,不同内容间交融创新的活跃,内容分发渠道的丰富等。随着各行各业的转型,数字内容将获得更多的生成土壤、交融机会和传播媒介。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作为数字内容的头部力量,可被视作这一时代的重要过滤器,也为普通用户找到相应领域的数字内容提供了方便。未来各行各业都可能产生自己的IP,是各个领域通往数字广场的门和窗,具有枢纽节点的价值。数字内容天然具有流动性,与线下资源相比采用“云化分享”更有优势。海量集成与大规模分发,能够充分发挥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生态基础设施的优势,这一过程中机器会替代很多人力,以解决无限膨胀与用户有限注意力之间的矛盾,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科技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今天都在强调自己的科技属性,这不仅仅是口号,因为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将改变现有格局。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之前,所有的传统企业都开始大量招募技术人员,这既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为了应对颠覆性技术所带来的威胁。


       今天,软件、硬件和服务三者变得越来越紧密,甚至正在融为一体。传统企业也将借助数字化升级成为科技型企业,各家企业都希望掌握新技术这一战略制高点,科技属性的强弱将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大小,技术革新也将带来很多洗牌的机会。过去中国企业往往扮演技术跟随者和借鉴者的角色,但今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不再具有多少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需要成为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才能开辟前路。

 

宽平台


       如果说“窄平台”遵从零和博弈,那么“宽平台”会坚持共生共赢。在“数字生态共同体”中,大家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倡导共生共赢才能可持续发展。


       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的发展,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和组织都通过数字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在这个“数字生态共同体”中休戚与共。在这个共同体中,竞争的目标并不是要你死我活,而是更好地激发创新来解决用户痛点,让整个生态更有可持续性。


       整个实体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是前所未有的。这既让每一个互联网与科技工作者兴奋欣喜,大家有了更多一展身手的机会;同时,这也让我们心怀敬畏——我们越来越需要关注整个互联网生态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需要去研究万物互联可能带来的风险与隐患,也越来越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