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评价自己是一个温和的强硬派,厚道的中原人。
他相信那些朴素的道理,
把《修身七境》里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字视如珍宝,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人生嚼得菜根香,则百事可为”
——菜根是苦的,但如果能把菜根都嚼得很香,
那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不论是养球队还是做企业,
在人生的修道场,胡葆森总在较劲,也恬淡自若
2018中超联赛激战期间,胡葆森一有时间就会到现场给球员打气,他几乎去遍了球队的所有主场。球迷和队员们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的委屈、泪水、汗水,胡葆森也是一样。
外界知道胡葆森大多是因为足球。1994年,全国的其他23支足球队都已经找到了赞助商,就只剩下河南这一个队还没有。胡葆森觉得足球是河南人民精神的象征,也是回报家乡的好机会,便一头扎了进去。
24年过去了,胡葆森一直在坚持。
养育这颗河南足球的“独苗子”可谓是一个磨心的过程。胡葆森觉得足球是自己意志品质的炼金石,也是检验企业品质的一面镜子。接力棒在手就是一种责任,他曾放话:“会坚持到建业破产为止。”
在业内,胡葆森领导建业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建业”)绝不走出河南半步的“省域化战略”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对“省域化战略”的坚持远比足球更加磨人。建业因此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重,这也是现在最能让他满足的事情。
胡葆森评价自己是一个温和的强硬派,厚道的中原人。他相信那些朴素的道理,把《修身七境》里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字视如珍宝。他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人生嚼得菜根香,则百事可为”——菜根是苦的,但如果能把菜根都嚼得很香,那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不论是养球队还是做企业,在人生的修道场,胡葆森总在较劲,也恬淡自若。
咬着牙的“急流勇退”
自诩“朴素的狭隘的河南主义者”甚至是“中原土八路”的胡葆森,有着很浓重的乡土情结。他觉得这源自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一种人性的使然。“这块土地养育了你,它的贫穷与富裕,落后与发展就都跟你有关系。”
最初回到河南做企业,有点饮水思源的意思。1991年胡葆森辞职下海的举动惊动了当时的省领导,他们觉得一个正处级干部,或者后备干部下海不是小事。胡葆森当时承诺,如果下海创业顺利,会很快回到河南参与家乡建设。
2000年底,发展壮大的建业面临三个选择:一是立足郑州;二是向省外发展;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向下做,向小做”,立足郑州,开发省内中等城市及中心县市。经过一年多的多方论证,最终建业将“省域化发展战略”作为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
深耕河南,是源于价值观驱动,胡葆森希望在河南不断扎根,做精做透。
规模有了,经验有了,名气有了,他也多次动摇过:“我也想买壳上市,想兼并弱势企业、参股优势企业,想跨地域经营,跨行业经营⋯⋯”最终他还是抵挡住了诱惑。
他有一个小本,记录自己的心得:“知难而进易,急流勇退难。因为前者只要有勇气就够了,后者则需要一种境界,需要你具备一定的修炼。”
胡葆森相信,一个有着120个县级以上城市的中国第一人口大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它所迸发出的消费能力和市场空间,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2002年到2006年是建业“省域化战略”的布局阶段,这其中遇到的困难程度是胡葆森之前不曾预想到的。在河南的二三线城市,很多楼盘做下来每平方米的利润只有二三百,甚至不赚钱。业界对这一战略的观望和不屑一顾、企业员工的不理解、投资人的质疑,都是巨大的挑战。
胡葆森需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从人口、文化、发展趋势等等去分析、解释。说服一个人容易,但说服几百个人呢?
咬着牙另辟蹊径的过程实在磨人。胡葆森说:“即使不能说是心力交瘁,也是非常的累。”“没有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心上不结满了茧子。”
2006年,胡葆森等来了一个“最合适的投资者”。在他的好友、时任高盛高华证券董事长方风雷的引荐下,建业引入凯德置地,完成了股份重组,两年后又成功在香港上市。这给了团队极大的鼓舞,建业内部对企业战略方向和价值观的认识也达到了高度统一。
经过16年时间,建业的房子从省到市、从市到县、从县到镇、从镇盖到了农村,实现了五级市场联动,也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中创下一个商业奇迹。
如今,虽然河南特别是郑州,近几年来面临外来房企的侵入,但建业以及胡葆森仍旧是毋庸置疑的行业“老大哥”。能够在本土行业里获得敬意,胡葆森认为是个挺不容易的事情。
他在“给改革开放40年的一封信”的结尾处写到:“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只要你能经得起诱惑,受得了挫折,忍得住委屈,耐得住时间,守得住方向,则无事不成。我会坚守在中原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遥望着朋友们的繁华似锦,一路相伴,行稳致远。”
商道就是赢取民心
做一件事情之前,胡葆森喜欢把这件事的未来先描绘一遍,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前瞻能力。他对建业的价值追求一直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早在建业开始走出郑州,向其他地级市下沉的时候,他就提出一个口号——“让河南人住上好房子”。2015年,这个使命又上升到了“让河南人过上好生活”。
2005年,胡葆森断定行业洗牌即将来临,他提出了梯次转移的理论,多年后的市场情况印证了他当年的推断。正是因为看到这样的趋势,他每天都拷问自己:当市场洗牌结束后,你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你还是河南第一吗?对市场洗牌的判断,不仅坚定了当时胡葆森的“省域化战略”,同样酝酿着建业的下一轮转型。
从2008年开始布局,建业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从“房地产开发商”向“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在未来15年中,建业的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物业、商业、科技等板块比重将不断提升,等到地产饱和的时候,建业非地产板块也将完成华丽转身。
商道就是赢取民心,这是胡葆森从众多复杂的商场中总结出的最朴素的道理。
在其他地产开发商大举“进攻”河南市场的时候,建业第一个田园综合体在鄢陵落地。胡葆森坦言,第一个田园综合体的构想其实是在践行“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意外收获”。当初,为了丰富县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建业在素有“花都”之称的鄢陵县马坊镇规划了一块绿色基地,没想到吸引了附近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紧接着,建业从荷兰进口了鲜切花技术和以色列的灌溉设备,又挖掘了70多家中原传统美食老字号,仿照河南老房子的青瓦灰砖设计建造了一条商业美食街,取名“建业大食堂”。
渐渐地,这块绿色基地把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传统美食融为一体,一年之内吸引了上百万游客,也为当地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考察的时候,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打烧饼,切大刀面,胡葆森心里沉甸甸的。他给负责人下了任务,要把这些家乡美食“挖掘、保护、传承、光大”。
胡葆森说:“建业+了这么多板块,就是因为你对老百姓有爱心,所以你才愿意加,才愿意把房子盖到农村,才愿意把一个五星酒店盖到一个镇上,才愿意从全省的几十个城市把200多种小吃招来,把它保护起来,传承下去。” 时代在变,但一些大道理从来没有变过。经营和管理方面很多东西都可以改变,但价值观是不能变的,道德标准不能变,做事情的态度,做事情的原则是不能变的。
一代人肩负一代人的责任
长达十年的“文革”结束后,胡葆森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被推荐进入郑州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在匮乏的年代,他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快毕业的时候,胡葆森开始为以后做打算,他想去做一名翻译,或者去国外见识一番。一年后,在全国外贸系统业务员外语测试时,胡葆森在河南考了个第一。
每个时代都会成就一批人。在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浪潮中,胡葆森顺应着时代大潮顺势而为,主动把握机会。所以,他总说自己很幸运,在人生每个重要的时刻总能赶上时代重要的节点:1982年,他被河南省外经贸厅委派到香港工作,去遍了全世界50多个国家,开阔了视野;当他想要离开体制实业报国的时候,赶上1992年小平南巡,在下海的浪潮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
胡葆森是典型的“92派”,他身上有这代人共同的特点。
上世纪80年代,在全球各地到处跑的胡葆森,见多了因为国家贫穷落后所带来的不公平待遇。他觉得,一代人肩负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吃一代人的苦,一代人享一代人的福。“‘以企业为本位,以振兴民族经济为己任’是我们这一代人最朴素的想法。虽然也不知道自己的企业能做多大,但是对未来的方向从来没有迷茫过。”
相较于前一代,这一代企业家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更了解和尊重市场的规律。没学过管理,也不懂营销,很多问题都需要靠自己不断去摸索。做企业的二十多年间,他在探索企业经营发展规律的路途中乐此不疲。
胡葆森很早就开始研究日本九大综合商社、韩国六大综合商社的发展史,以及美国管理最好的一百家公司的企业史。他管理过企业,香港10年又见证了很多历史性事件,积累的不仅是经验,更多沉淀的是国际化视野,有了很强的标准意识。
所以,创业之初,胡葆森就没有想过稀里糊涂赚点钱,满足于眼前利益。回看建业的发展历程,在公司还不到30人的时候,胡葆森就在全体大会上提出“永不妄称第一,绝不甘屈第二”的标准。做企业,要追求卓越。胡葆森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设定一套价值观和标准永远是最重要的。
越简单的道理越深刻
胡葆森在一篇文章中评价自己:文化根基浅、不系统。可以称之为优点的,是作为检讨主义者,可以“每日三省吾身”,得“智者无怨”之悟。
大道至简。他现在更加相信那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发现所有成功都可以在这些朴素的哲理中找到正确性。每日三省式的持续思考来自于1997年那一笔昂贵的学费。
创业最开始的几年,还在香港的胡葆森尝试性地做了一些炒楼花的业务。1997年,他在香港投资了一层楼,46天赚了大概1700万。接着就头脑发热,又花了1320万投资了一层楼,交了20%的定金。结果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形式急转直下,此时的胡葆森面临痛苦的选择:是放弃还是继续供楼?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四天没有出门,最后决定壮士断腕才从中脱身。
这段经历让胡葆森及早认识到了“规律”二字。
面对国内房地产业不明朗的形势,胡葆森在一次沙龙上提出了 “深秋心态”。他说,企业家要保持一个深秋的心态,因为深秋温度比之夏天的温度,会觉得凉爽;比之冬天的温度,会觉得温暖。在行业火热、膨胀的时候,需要冷静、慎行;在行业低谷、“冬天”的时候,需要充满信心和期待。
一直以来,胡葆森不喜欢被冠以“慈善家”的称号,因此也从来不参加扛着“慈善”大旗的活动。“什么是慈善?听起来像是富人向穷人施舍的一种行为方式。可对企业家来说,捐赠就像纳税一样,是造福百姓、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回报越多,收获的尊重也会越多。反过来,如果将收获尊重当成目标去追寻,那只能是一个结果。老百姓的标准其实很简单,谁替他造福,替他做好事,他就说谁好。”
2011年,胡葆森个人设立了河南本源人文公益基金,主要做的是社区书院、本源乡村书馆、本源青年养成等项目。他记得有一年冬天下着雪,他想去看看书院是个什么样的状态。进去之后,看到外面飘着雪花,书院里,有些老人或者父母陪孩子在读书,当时他就觉得,这个事情做对了。
胡葆森拒绝写书,也并不觉得自己伟大,在给《百人讲述建业》一书的序言中,他写道:“我从未感觉在德养修为中有多少进步,只是将少年时期遵循的‘说到做到,表里如一’的行为准则一以贯之地秉承至今,守时、守信、守则而已。”
含蓄厚道的中原人
在朋友圈包括诸多公开场合,大家都喜欢称呼胡葆森为“老胡”,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呼。胡葆森为人厚道,肯吃亏。在国内地产界或者企业界,他有很多非常好的朋友,大家相处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以诚相待。作为深耕河南的企业,胡葆森会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分享出来,能够尽可能多地给朋友进入河南这个市场提供一些帮助,他觉得是分内的事情。
胡葆森没有专门对中原文化做过梳理,但他觉得中原人的优秀品质肯定离不开坚毅、厚重、大气、包容、执着。他深谙中庸之道,对爱的表达总是含蓄委婉的,面对那些外露的感情,总会觉得“受宠若惊”。
这些外露的感情主要来自于建业的球迷。有一次在河南新密,胡葆森一进门就看到有一百多位球迷举着他的两幅照片,照片大到超乎他的承受能力。胡葆森说:“我是农民出身,后来又回到河南创业二十多年,有一种心态贯穿始终,那就是战战兢兢”。看到球迷们举着他的大幅照片,他忐忑又害怕。
胡葆森说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但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很多毛病,很多失误,曾经留下很多遗憾,后来又原谅了自己。“完美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不能不追求完美,不能给自己留下很多理由和退路。”
年过六旬,胡葆森依然精力旺盛,身边的秘书刚来的时候不适应,不到一个月就挺不住了。他对工作要求严格,十分较真,甚至不允许工作中有一个标点一个错别字的出现,很少能有人达到他的要求。但更多的时候,他更像一个和蔼的老人。
好多年前,胡葆森就经常被媒体问到退休的问题。当年他和王石、冯仑一起被称为“地产三君子”,如今只有他一人还坚守在前线。好友王石去了以色列游学,这让他很羡慕。但每个人对人生的规划源自于很多因素,相较于游学,胡葆森有自己更迫切的选择。
采访的最后,胡葆森为我们描绘了他未来规划好的生活:他想花大量时间在河南这块土地上到处走走,到小镇和县城去和企业的基层员工充分交流,让企业的价值观在更大范围内达到共识,也抽出更多时间做公益。但是,建业马上就要迎来三十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段时间有大量决策等着他去做,到处走走的计划恐怕又要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