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怡和看香港

2018/09/11

怡和之初

在香港,有着“未有香港,先有怡和”的说法。成立于1832年的怡和洋行,在香港早年发展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怡和已经渗透到香港甚至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开放前,怡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主要是一些代理业务。改革开放后,怡和的业务马上转向大陆市场,比如,怡和的航空餐食服务公司,1980年就拿到了运营执照001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接触不多,香港扮演一个城门的角色。所有外资想要到中国投资,都会先到香港;而大陆企业想要出口至境外也需要通过香港。

那时,香港也扮演着其他角色。比如,“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广东地区就是第一批试点。当时,香港为广东地区提供了第一批资金、技术、人才,所以广东成为改革开放最先受益、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这也能说明,香港在其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我们在内地所做的业务就更多了。有很多人问怡和在内地的利润如何?坦白讲,大概五六年前,怡和在大陆得到的利润还几乎为零,但是去年已经接近2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增长?当然是跟国内经济发展有关。早期国内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做生产出口,但怡和没有生产业务,所以不能做出口;后来消费升级,注重品质、注重服务,怡和就有了机会。我们就开始做零售业、服务业,还做食品、做汽车的4S店、做酒店等等。当然地产行业经过了十年的布局,我们也做得很好。虽然我们卖得比较贵,但是大家都认为性价比很高,就是值得的。

 

最稳固的三角形

在怡和18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三次濒临破产的困境。最困难的时候是在1980年代初期。那时候,香港房地产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中英联合声明也刚刚签署,房地产跌落得很厉害。怡和那时候压力非常大。自那次之后,我们就知道不管市场有多好,都要控制举债的能力,你要知道边界在哪里,怡和的负债比例一直在非常可控的范围。从去年的年报可以看出,怡和的负债率大概只有7%左右,跟80年代超过100%的负债率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经过40年改革开放,香港现在到了一个转型期。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香港要想继续担当桥头堡或者城门的角色,就必须要转型,因为现在每个城市都在搞开放,搞招商。

以香港的支柱行业服务业为例。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把制造业都移到了广东,现在香港基本上都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但是现在,不光香港,大陆也在做专业服务。所以,香港必须要想办法做拥有更高附加价值的服务业,才能保有自身优势而不被取代。

对怡和来讲,我们知道不能死守在香港,必须要以大陆市场为腹地,我们认为对运营有最大帮助的就是大陆市场。怡和基本上所有的业务,都是围绕中产阶级以上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所需,衣食住行以及娱乐。只要是他需要的,我们就有把握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就是怡和的投资理念。未来二十年,在亚洲地区会产生很多中产阶级,具有非常大的商机。

怡和有一个三角理论,因为三角形最稳固。将来,怡和计划三分之一市场在大陆,三分之一市场在香港,三分之一市场在东南亚。如果能做到这样布局,就是我们最理想的状态。

 

两地融合

作为香港举足轻重的百年企业,即使香港到了转型期,怡和依然把三分之一市场放在香港,是因为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香港仍有其独到之处。

比如,香港与大陆适用的法律体系不同,香港适用的是英美法系,这套法系也同样适用于国际贸易,因为国际上的金融中心都是适用英美法系。另外,香港的很多专业服务,像律师、会计师、医师,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粤港澳大湾区相对于纽约大湾区、旧金山大湾区、东京大湾区来说,是不同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下的湾区,而其他的每一个湾区都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制度下产生的。如果将粤港澳大湾区所涉及的城市全部融合,那么就没有“一国两制”,反之亦然。那么香港如何在确保“一国两制”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不是两三年可以做完的,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湾区中香港有香港的制度,澳门有澳门的制度,其他的九个省是遵照内地的法规。制度是死的,那么就需要让生产要素无障碍流通,生产力自然就会提高。

我举一个例子。香港现在做得最好的就是金融专业服务,但香港很多的年轻人不一定想要做金融、做专业服务,他想做科技、做研发。香港现在已经不具备这样的环境,反而深圳有这样的环境,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给香港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粤港澳大湾区的这几个城市很有可能是他们祖父母辈的故乡,去到这些地方就是回到了故乡。也许去北京、上海,他们会觉得语言、生活习惯都不同,但回到故乡去工作,就没有这方面的障碍。而且香港即将开通高铁,15分钟就可以到广州,非常方便。所以,年轻人不能只局限在香港。

如果生产要素不能流通,资金、人员的流通不足,香港的年轻人到深圳就会不适应。比如,工资相比香港要交很高的税,医疗如何解决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就等于是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了一起,这样就是一种互补、融合。如果大湾区可以突破区域限制,能够让香港一些不想做金融、不想做专业服务的人可以到深圳做科技,到东莞做制造,这也是一种生产力的释放。大家各取所长,才能够提高大湾区的人均产值。

我们比较这几个大湾区,可以发现GDP总量差不多,但是人均GDP就差很多。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GDP只有纽约大湾区的三分之一,所以发展空间还很大。

此外,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想办法鼓励香港年轻人到内地去工作。政策中明确地告诉他们,去内地工作会得到什么,失掉什么,当得远大于失的时候,他的动力就越大。去了之后,他们就会明白,两地文化的融合是自然发生的。所以,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两地文化差异最小的地区。

以怡和为例,我们的仁孚汽车是做4S店的代理,在广东有十几家店,内地技师的技术非常好,我们就可以把他调到香港。这就算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是低成本的流动。

 

怡和精神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怡和的业务领域囊括了金融及保险服务、零售百货、消费市场拓展、工程及建筑、机械制造、汽车贸易、运输服务、房地产及餐饮等等。为何怡和的业务领域这么广泛?从根本上说,企业家创业最基本的动力,就是看到一个机会可以赚钱。这就是跟发明家最大的不同。发明家不管赚不赚钱,企业家看到的却是赚钱的机会。好的企业家的特质都是不尽相同的,诚实努力、勇于创新、具有社会责任感。但企业最大的目的一定是赚钱。如果你有那么多社会资源却不赚钱,或者一直在讲社会责任但企业却不赚钱,那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企业要赚钱,要纳税,才能够保障员工的生活,才能再讲其他。

当然,除了这些常规的业务之外,怡和在公益方面也做了很多。比如,怡和设立了一个奖学金,每年我们会在亚洲地区选派约30名本科及研究学生,到牛津的4个学院或者剑桥的4个学院去读书。读书和生活的所有费用,都由怡和负责。最初因为语言的问题,这些学生主要来自香港、新加坡等地,但现在大陆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已经占到了23%左右。这个奖学金已经存在了36年,是单纯的公益项目。我们并没有要求学生在国外毕业之后要回到怡和工作,我们只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公益项目叫“思健”(MINDSET),专注推动精神健康。汶川地震的时候,有很多人捐钱救灾,修复房屋、道路,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心灵的修复。那时,我们跟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到四川学校协助灾后重建,与当地机构合作去支援受创的学生,让他们走出阴影。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投入很多资金,这完全是对社会公益的贡献。

不论是办企业还是做公益,都是怡和诚实努力、勇于创新贡献社会等精神的体现。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怡和的精神也在一代一代管理者中传承。

在亚布力论坛,也有这样精神的传承。亚布力论坛的企业家们大多是第一代的创业者。创业也多是因为不得不做,不做就没有饭吃。中国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家们多以“92派”为主。从1992年到现在是26年,中国30年为一代,差不多这一代也要往下交棒了。

新一代的企业家有他们的优势,各方面的条件和资源都比那时候好得多。而且他们不必被环境所迫,选择多一些,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也是比改革开放初期要好很多。但是我认为,中国经济要想从量变到质变,还是要做好基础研究。我们虽然有百分之二点几的GDP投入在研究上,跟发达国家比并不少,可投入在基本研究上的比例就较少。这是需要调整的,也是需要时间的,同样需要一代人的付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