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前:致敬时代

2018/04/27
       自然历史的变化,一代代塑造和改变着人的外在形态和精神内核。从采集时代、农耕文明、工业革命,直至今日的信息化浪潮,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进阶,都离不开时代的宏大语境。


       2018年是戊戌狗年,120年前的百日维新宣告失利,曲折的改良之路并不能解救当时制度愚昧的旧中国。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写了一首《中国少年说》,他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许多扎根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从石板路赤脚跑上了红地毯。梁启超呼吁的“少年中国”,终于在励精图治的百年之间成为现实,经过四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走入不惑之年。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激流暗涌,改革触角引燃的创新火炬,是每一位历史参与者心中的烈焰。时代之浩荡,也必然伴着精神之洗礼。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决定,就是不作任何具体的决定。四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动脉不停延展,真正达到了“与国无疆”。在这其中,最让我感怀与敬佩的,就是非凡的企业家精神。


       沧海桑田的机遇与伟大的企业家精神,都是这曲浩瀚深远的改革乐章中的最强音。14亿国人的改革助力、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厚积薄发、不断破旧立新的坦荡胸襟,都赋予中国企业家独有的时代气质。与此同时,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时代中萃取历炼,也形成了一股不断前进的同心之力,推动着改革的进程。


       曹文轩在《草房子》中说,“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时代的痛苦。年轻时拥有一种对于苦难的风度,后世才能成长为强者。”从“苦难的旧中国”变成了“你我的新时代”,这种“对于苦难的风度”,凝结成心中的一把火、身上的一股劲儿,在一代代企业家身上彰显无遗。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企业家们带着期待又惶恐的情绪,走入了“破壁式冲击”的创业征程。企业家们逐渐意识到,生产不再是春耕秋收,按需所得;生活也不再是朝九晚五,柴米油盐。他们以前沿的视野切入市场,以坦荡的胸襟接纳契约精神,在创世纪的艰险路途中披荆斩棘。一个个全新的企业就此诞生,一种全新的商业文明从此启航。不完善的制度、不明晰的产权、巨大的利益诱惑,都折服于这种“敢为人先、胆识并举”的精神。


       我们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从1969年就带领六位农民创办农机修理厂,是最早一批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家之一。他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站稳方向,将国家的发展韬略与企业的壮大命脉相连。或许是心中深藏着黄土地赋予的质朴与热烈,他的胆识与谋略依然渗透于“万向精神”之中。2017年10月,史诗级的企业家鲁冠球老先生离开了我们。感怀之余,我愿在此借笔,向无数自诩战士、向死而生的企业家们,深深致敬。


       不可否认,这是鲁老这一代在改革中开天辟地的企业家的精神共性,也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内在密码。“敢为人先”是一种冲天的气概,而“胆识并举”则是实现冲天壮志的向心力。这一向心力,来自于企业家对时局的洞察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每一缕新鲜的变化都可能催生令人着迷的新模式。经济环境、政治局势,乃至人口结构、群体观念,企业家对于此间种种都必须了然于胸,才能将此嫁接于企业,在时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这一代企业家们也亲历了改革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他们再度以包容的学习心态、创新的能力品质,搭建了属于这一时期的精神支点。创业是能力,亦是精神;企业家是战马,亦是旗帜;他们是时代的创造者,亦深深印入了这个伟大时代的背景当中。


       改革之初,企业家们凭借胆识一马当先,并在改革的进程中以胆识并举、包容创新的精神,率领企业做大做强。而今,他们肩上又多了重若山河的家国责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他们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家国天下的企业价值观,这是企业家精神的全新内涵。


       如今互联网潮声四起,带来了电子商务、短视频、区块链等新鲜元素,世界今非昔比。信息云端的“张瑞敏们”已经无冰箱可砸,腾讯的马化腾、美团的王兴、滴滴的程维等新兴创业者们审时度势,拔寨攻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代成为了遍地英雄的秀场。有人说,第一代企业家“诸神黄昏”的谢幕已经拉开。然而他们“立足本我,追逐新变”,成为了勇敢决绝的自我革命者。泰康集团布局医养、谋求新发展,茅台格力仍能实现大蓝筹的狂飙。在一个变革的中国,年轻态始终与年龄无关,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相比,也独有韵味,让人着迷。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企业家精神并非与生俱来,它接受时代锻造与同辈磨砺,拥有某种共性。四十年巨浪滚滚,大浪淘沙中一批新时代的创业者们诞生了。他们有着类似的胆识韬略,包容创新,继承了上一代企业家的精神衣钵。


       一百年前的1918年,《新青年》刊登了近代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文。以此为始,中国的青年先锋队践行了思想的自我革命。改革主力胡适、郁达夫、巴金等,正是“当年的90后”。年轻的力量,正与日月光华为伴,让当时的中国处处破旧例、树新风;而今,年轻正在发酵,融入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令今日的中国句句皆新声。


       作为后辈之一,躬逢盛世,生逢于时。张瑞敏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他把海尔集团带成了一个“自以为非”的企业,把自己的成功都归因于“踏准了时代的节拍”。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年,致敬时代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一个可及的未来。


       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为万世开太平”尚需时日磨炼,但至少我们能够做到“为改革开放立命”,学习上一代企业家的胆识谋略、包容创新的精神,恪守他们的商业价值观与家国情怀,以梦为马,始终不弃本心。


       作为投资人,肩上的责任和内心的压力一样厚重。但是我们有信心,更愿意和心怀万民、坚忍不拔、专注质朴的企业家们同行。我们笃信,时代机遇将与企业精神互联,中国红利也将从“人的生产”变成“人的消费”,从“人的数量”变成“人的力量”。价值投资也是价值观的投资,敢于承担历史使命的人,才有资格参与时代、创造历史。


       今天的我们,将以万般荣耀,参与改革开放的下一个四十年。过往的辉煌当为激励,来者的荣光将胜日月。毋庸置疑,中国即将走入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也请允许我代表继往开来的创业者们道一声,时代狂澜,立者为先,世界正新,后辈向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