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硬科技

2022/10/27

从当前全球局势来看,不论是从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还是从外部的国际环境来看,当前中国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经济下滑、地缘冲突、保护主义,等等。应对这些挑战与难题的破局点,就在硬科技。


首先,依据瑞·达利欧所绘制的图来看,过去500年里,11个主要国家的相对地位发生了不小变化。例如,1500年前,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相对地位全面领先世界;但是,1500年后,中国进入下降拐点,1600年左右被荷兰超过,此后呈现持续下滑状态;至20世纪40年代左右,中国相对地位达到最低谷,随后才开始奋起直追;截至今天,中国回到全球第二的位置,并正在追赶第一的美国。


究其原因,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了大国的兴衰。从外因来讲,1500年东西方发生了“大分流”(此处我们采取的是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划分原则,尽管“大分流”一词来源于荷兰史学家彭慕兰)。自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第一轮全球化开始,西方的商人和企业家,以及政府都在积极开拓海外资源。此外,伴随着冒险精神,企业家精神也越发高涨。18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工业革命诞生,人类经济社会得以突破马尔萨斯陷阱,从线性增长进入指数级增长。


从内因来看,明清以来的帝制中国为了实现政权稳固,对于商业的容纳程度远低于唐宋。尽管“隆庆开关”“广州十三洋行”等促进贸易的改革措施先后出现,但整体来说,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与科举制度既压制了科学创新,也压制了商业发展。自此,内因和外因共同导致中国失去全球第一的地位。


在我看来,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经济发展的底层规律包含三大系统:知识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经济系统高速增长,但是,经济系统如果需要保持高速增长,则需要依靠知识系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持续输入能量。尤其是自然科学,它帮助人类认识世界,为人类提供改变世界的技术,而这类技术就是我说的硬科技。


因此,经济出现下滑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经济系统,还需要去关注知识系统是否在提供新的能量,是否在做功以实现“熵减”。通俗点说,我们最需要的是通过发展硬科技去推动经济发展。


那么,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样子的?对此,我简要介绍下经济学家曾提出康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即每隔50—60年经济就会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之所以产生周期性的波动,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一点,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均有相关实证)——简言之,科技创新能够持续发展,经济便能够持续增长。历史也已证明,自 1776年的蒸汽机革命伊始,到内燃机革命,再到集成电路革命,都符合如上规律。


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进入上一次康波周期的萧条期,体现在由于摩尔定律几近失效,因而集成电路带动的信息革命周期红利衰退,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现在亟需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生,才能拉动全球经济摆脱萧条。


纵观人类科技史,我们将四次科技革命的演进规律归结为“机、电、光、算”:200年前是机械革命,100年前是电气革命,过去60年是集成电路和光通信推动的信息化革命,而未来100年将会是“光子+AI”的时代。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现在处在三个转折点:第一,是每60年一遇的科技革命转折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五轮康波周期已然走到了萧条期,如今以新能源、光电芯片、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已然涌现。第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折点。中国经济从高速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红利将转向创新红利,模式创新将转向科技创新,工人红利将转向工程师红利。第三,是每100年大国崛起的转折点。美国自二战后成为世界老大已近100年,当前全球正处于老大和老二地位即将发生交换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因此,基于以上的观察与思考,我们于2010年提出“硬科技”理念。因为过去几十年,中国忽视了硬科技对国家经济推动的重要性,因而对硬科技的重视投入不足。但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硬科技时代。所以,我们希望未来更多人关注硬科技发展,硬科技会是中国未来领跑全球的关键核心科技。


但硬科技不只是技术硬,还代表长期投入的精神,代表中国人追求世界单项冠军的志气。只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其所在的领域做到世界第一,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科技强国,国家实力也会更加强大、强硬。


为此,我们做了一定的梳理,并提出硬科技最具代表性的领域主要有:光电芯片、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这些也是科创板重点关注的领域。


纵观1960年至今,全球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队列。而对于中国转型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挑战。因此,我们判断硬科技创业是中国未来30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2019年,习总书记指出,“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科创板出台是为了中国经济更强大,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引领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


大家都说金融是血液,所以我们就打了一个比喻,“硬科技是骨头,实体经济是肌肉,虚拟经济是脂肪”,它们所占的比例应该是恰当的——如果“营养”都流向脂肪,人就会虚胖,可能被他人一拳打倒。过去金融血液过多流向虚拟经济,未来多流向硬科技和实体经济,中国经济才会更加健康。


对于制造业来说,硬科技同样至关重要。如果将中国经济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硬科技是大树的根,制造业是大树的树干,第三产业则是大树的树叶和果实。


当前,中国GDP年总量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只“强”树叶,不“强”树根和树干,经济便无法继续高速增长。要想所有第三产业发展得更好,要想“枝繁叶茂”,“根”就一定要硬,因为根、枝、叶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硬科技(根)就一定要更强壮才行。


中国现在需要打造硬科技创新生态。放眼全球,发达国家不但有国际性大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还有很多体量不大、但技术足够硬,且能够支撑大企业不断发展的中小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硬科技冠军企业。


2013年,我们发起国内首个硬科技基金硬科技投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2015年,为了支持芯片产业发展,我们发起了首个光子芯片产业孵化平台——陕西光电子先导院。


通过上述方式,中科创星支持了近370家硬科技企业,其中,芯片领域投资了100多家。尤其是看到中国2013年的芯片进口总额超过石油之后,我们认识到芯片的重要性,认为芯片一定是未来的战略资源。


当时要做一支芯片基金非常困难,做芯片流片平台也很难,要花几亿元人民币,于是2015 年成立了先导院,我们投入了几亿元人民币,建设洁净间,购置专业设备,帮助芯片企业流片。可以说,这些困难的事情我们坚持做下来了,今天也得到了认可和支持。


总之,中国要想变得更加强大、经济更加发达,就一定要努力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领导国,让第四次科技革命诞生在中国。


纵观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由能源、交通、信息等产业革命构成的,而我们在这些领域做了大量投资和布局,例如储能、自动驾驶、商业航天、激光雷达等,就是希望推动新一轮(第四轮)科技革命在中国诞生。


7月27日,中科创星的被投企业、中科院力学所旗下中科宇航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一枚商业固体火箭,载重1.5吨,搭载5颗卫星。这是中国民营航天历史上最大的商业固体火箭,标志着中国固体火箭迈入先进国家行列。


美国顶级企业家马斯克、贝索斯都在投资商业航天,而中科创星早在2015年便开始大力投资该领域。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之早进入商业航天?理由如同前面我说的,500年前中国因错过大航海时代,而变得愈发落后。那么,如果中国今天再错过大航天时代,我们将无颜面对后人,我们不能一错再错。


我国的发展战略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国致力于在2035年建成创新型国家,2050 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因此,未来30年,国家会密集出台以“打造世界科技强国”为核心的政策,这意味着只要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企业,都会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和支持。而中科创星的愿景就是“建设硬科技的创新生态”,为中国培养一千家硬科技企业,让中国变得更强大。


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史,英国为什么会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


我认为背后最重要原因的是“人”。18世纪的英国有一个非正式的社群,叫“月光社”,里面有工业革命的引领者,陶瓷大王、发明家韦奇伍德,发明家、工程师瓦特和他的投资人、企业家博尔顿,以及进化论创造者达尔文的爷爷、植物学家、学者伊拉斯谟斯·达尔文……他们定期在月圆之夜举行会议,也在月光下回家,社员自诩为“lunaticks”(狂人) 。他们像古代探索宇宙奥秘的炼金术士一般,医学、热学、化学、光学、地质学、电学、气象学、农业、交通运输、冶金学、机械、教育、陶瓷,无所不谈。


从1765年,到1785年,所有成员都在科学界取得了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博尔顿、瓦特、基尔、韦奇伍德成为了皇家学会会员。同时,他们又以成功的商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相关统计显示,18世纪的科学或技术活动中,很难找到一项活动没有一名以上的月光社成员参与其中,他们是运河运输、机械工厂、收费公路的先驱……


对于月光社人来说,科研也不仅仅只是一项科学家获得乐趣并满足自身好奇心的智力活动,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因此,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到产业端,最终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与价值。


这些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组成的社群推动了英国产学研融合,进而推动了工业革命诞生,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强国。对此,历史学者曾评论,“月光社一致努力去探索某位成员的科学发现的实际应用,并且通过这些实际应用带来广泛的社会价值……总之,这一切都体现了一幅画面:促进科学发现,鼓励年轻科学家去创造和影响未来。”


当前,我国在很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诸多瓶颈,但我依然认为,中国最有希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导者。因为我看到了中国有很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也有很多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工作者。在此,我也呼吁中国企业家多与科学家、科技创业者交流合作,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中国诞生,打造更强大的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是立德、立言、立功,而创造知识价值就是立言,创造社会价值就是立德,创造经济价值就是立功。我相信,企业家的最高追求也应该是把这三大价值实现得更好。未来,硬科技企业家也会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重,因为他们能同时创造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中科创星从成立那天起,就把自身使命融入到中国梦,我们希望与所有企业家一起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米磊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