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企业家:向上而生

2020/11/05

编者按:

能够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驰骋商界的风云人物都产生紧密联系的一个地点,恐怕只有亚布力了。亚布力是国内外知名的滑雪圣地,也是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发源地,故大家亲切地简称其为“亚布力论坛”。自2001年成立以来,20年间,亚布力论坛已成为企业家思想自由飞扬的平台。


2020年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迎来了她20岁的生日,人的一生只有一个20岁生日,一个机构亦是如此。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经历了前面二十年的成长和发展,羽翼更加丰满,加冠之年,她将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伴随中国企业家共同迎接未来的变革和挑战。而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在中国企业家群体这个大家庭里能有新一代的商业领袖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中兴业,须人杰。”我们希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下一代人杰”看得更远、走得更长,我们希望20岁的青春对他们来说是一道深刻的印记,而这个印记里有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指引和亚布力论坛的身影。


每一位企业家启程之初,或因为时代浪潮席卷而来,看到了时不我待的机会;或因为实业报国的情怀毅然“下海”;更或者仅仅是为了摆脱赤贫、解决全家人的生计。无论什么原因,他们都是由着心中一团“向上而生”的力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将青春芳华献给了事业和理想,更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时代的企业家:向上而生


陈东升:我们出生在50年代后期,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在青少年时期,我并没有梦想去做企业家,但是这个时代来了,经济大潮来了,如果你有理想,就总要为社会干点事。我顺应了社会的潮流,选择了创业,选择做了企业家。


成功人士的秘诀是什么?就是看准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一生为它去付出,就一定会成功。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有理想,有热血,有抱负。


我对怎么看待中国的企业家,有一套自己的理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诞生了像张瑞敏、柳传志、王石、任正非这样一批企业家;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又诞生了像郭广昌、冯仑、田源、艾路明、武克钢、毛振华等这样一批以社会精英为主体的“下海”企业家;到了90年代后期,海归成了新时尚,互联网成了新经济,又诞生了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企业家。2001年,中国加入WTO,又诞生了后WTO派。这个时期有一大批创业型公司成长起来,包括小米、美团、滴滴、今日头条。


其中,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这批企业家是极具家国情怀的企业家,这是这一代人的特质,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基础。所谓社会基础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会烙印、文化烙印和政治烙印。所谓家国情怀就是大我精神非常强烈,忧国忧民的特质很明显。关心国家大事,是他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也是一种基因,这是时代造就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家从老一代到我们这一代再到现在80后的新生代,不同时代的人,一波一波地登场,一浪接一浪地创新和创业,这就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经济的希望,才使得这个社会永葆青春和活力。 


胡葆森:1991年底,我下海创业。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1992年邓小平南巡拉开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帷幕,我借助了南巡的春风,回到家乡创办了河南建业这家企业。


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有所谓的家国情怀,就是因为我们诞生于50年代,我们经历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经历过文革十年的浩劫,经历过改革开放这42年从起步到加速再到今天的全过程。所以,我们的家国情怀是油然而生的,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经常讲一个哲学命题,你从哪里来?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民族是从三千年历史中走过来的。尤其是年轻人,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走过来的,要知道它今天走到这一步,是上千年积累的结果。知道了这些,你就会珍惜今天这样的局面,你就不会对今天的中国求全责备,你就会包容今天你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和烦恼,你就会为国家的未来,担负起你应有的责任。

一个社会的发展,有三种主导力量,政治家、科学家和理论家、企业家。政治家,维护国家的公平正义,包括法治、外交、军事、国防等等;科学家和理论家,负责国家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思想的进步。那么,企业家呢?企业家本身就是社会的财富,把所有的社会资源的价值无限度地放大,配置出不同的效果,就是企业家的责任。


郭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传统的几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还能够存在。我想这可能和我们民族流淌的血液、基因有很大的关系。从屈原那时候起,就提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骨子里、血液里都有一种要为这个社会做一点什么的想法。当然它可能在封建社会带来了一些封建色彩,但是到今天,我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人唯一一种很难改变的底层文化,这是我们的底色。


我出生在1963年,1966年发生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家里想的可能就是等我中学毕业后去乡下当农民,但是邓小平恢复了高考制度,给了我们这一代人一次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对此,我们怀有一种强烈的感恩之心。我们如何用科技、用企业的力量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在过去20年里,对我自己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样能做一点这样的事情。


今天的社会尽管仍然有很多不平等的地方,但总的来讲,只要你努力,机会总会降临,不管是大机会,还是小机会。所以我觉得所谓的使命就是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丁立国:我创业的那一年,全中国钢的年产值只有五千万吨,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近十亿吨,我赶上了这个增量的过程。我们有幸出生在70年代,一步入社会就赶上了改革开放,我们主动地融入社会,主动地融入时代,变成了时代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改造者。年轻人要融入社会,顺势而为,你与时代相结合,时代就会成就你。我是从钢铁专业院校——河北矿业学院毕业的,那时我有机会被分到国企,但是我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选择直接去深圳创业。


我骨子里实际上有不安分的因素。那时候,市场经济刚开始,市场最前沿的地方就是深圳。当时深圳还不通飞机、不通火车,我要从北京坐绿皮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换中巴过关到深圳。我在那里,接触了完全市场化的环境。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机会比那时候更多了,但人却变得胆怯了。我们总是认为没有机会,其实关键要看自己如何定位人生,我当时的定位就是一定要跟我的祖辈、父辈过不一样的人生。我坚定我的人生定位就是要从事商业,通过商业来改变自己和家族。炼好钢,当好炼钢工人,我一辈子只干这一件事情。这28年来,我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坚守、热爱着钢材这个行业,它已经变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会赚钱是商人的本质,但是会花钱体现着这个人的品质、格局、境界。我们成就别人、帮助别人,在那一瞬间的感动,就体现着我们的价值,这是财富的根本。


冯仑:做企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立意高远。一个人在社会当中,如果在生存以外你还有追求,就叫做立意高远。


对于亚布力论坛这一代企业家来说,有两大机会。第一个机会是高考,通过上大学垂直流动,流动到北京、流动到某个行业、流动到某个机关、流动到某个企业。第二个机会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我们认识到让我们人生立意高远的机会来了。这个机会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今天才会看到我们这批人都没有犯大错误。

当然,这个机会有大机会也有小机会,小机会是我认识你、你认识我,大机会就是时代。所谓大时代创造了大人物,使小人物能够在大时代里变成大人物,就是因为大时代提供了成功的概率。所以,第二件事就是机会,也就是时代创造的条件。第三件事就是反复试错过程中的自我努力和毅力。这中间包括学习、失败、反省、调整、调试,再努力、再失败、再调试的一个过程。能够把所有这些过程坚持下来就叫有毅力。企业家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对自己有期待,就是想有所成就,想不甘寂寞,想让人生有价值,让生命能燃烧。


刘永好:我们一直提倡首先要“埋头拉车”。所谓“埋头拉车”就是脚踏实地去干事,干我们应该干的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一点不马虎。第二要“抬头看路”,要看看前面的道路是否顺畅,有没有什么阻碍物或是问题,比如行业发展的格局、同业的竞争等等。第三要“仰头看天”,我们要时不时往“天”上看看,看看天气的变化,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有没有雷阵雨或是龙卷风。天是什么呢?天是党和政府的大方针政策。另外,我们要看市场发展的大格局。比如说,现在大数据和智能制造正在产业中积极地推行。在这个大方向下,我们就提出要用智慧化的手段来做传统企业的转型。在当下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脚踏实地去拉车、抬头看路、仰头看天,企业的发展就会更稳妥一些。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的。


杨元庆:联想对于我来说就是全部,这是我唯一的工作,我把青春、把最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这家公司。当然我也觉得非常欣慰,公司的成功有我的一份贡献。未来,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我们也依然要保持活力,保持青春的状态去拼搏、去奋斗。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要永远在拼搏的路上。


而对企业家来说,在能够达成阶段性的里程碑和目标的同时,让你的员工、客户能够看到,你所描述的未来图景是现实的、是可行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企业领导人应该去做的。如果我们把企业落实不同的战略、实现不同的目标,看作是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的话,你应该清楚攀登不同的山峰所需要的技能、所需要走的路径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要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同时,你也要鼓励员工,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一碰南墙就回头,要有韧性,要坚持。


田源:当你对一个行业、一个事业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坚持,天本来是不亮的,但是走着走着就亮了。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首先企业家要有远见卓识,我觉得这一点比坚持更加重要;其次要坚韧不拔,也就是坚持。当你认准了一件事,百折不挠地去实现它,这就叫坚持。第三,企业家要有领袖能力。我们做的事需要很多人跟着我们一起去做,因此我们必须要有领袖的能力,否则那些跟着我们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所以,坚持不是一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的坚持。第四,企业家要有创新精神。顺境时期的创新和逆境时期的创新是不同的。在顺境时,创新是锦上添花;在逆境时,创新是突围。


张维迎: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就是一部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历史。过去两百多年,人类真正大的改变就是企业家精神迸发出来了。企业家是一群突破规则做事的人,他们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会,给消费者创造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做企业是挑战性很强的事情,会面临不确定性或者风险,以及未知的领域,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一般人没有办法支撑的。

不要以为你今天做得好就没有人挑战,挑战老企业家的全都是年轻人。我相信每一代人中都会有出类拔萃的人,企业家精神也是一代推翻一代,重要的是他们能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张跃:企业家精神如果解释为两个字,就是担当。对内,你要肩负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企业的决策人的责任,要让企业的员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对外,你要对客户有担当,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期望,或者是实现你对他们的各种承诺;同时,你要对社会有担当,为社会创造财富,也担负起社会最紧迫的一些任务。什么叫企业家?一定是有一定实力了,有一定的企业规模了,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那些小老板、个体户都不能叫企业家。如果企业家没有担当,那么这家企业、这个组织就会变成破坏者。所以,企业家精神最精确的、最极简的概括就是两个字——担当。其他人说的冒险精神、有远见、有格局、奉献精神,也都是对的,但是我觉得担当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具概括性的。 企业家在企业里的角色,就好像政治家在一个社会、在一个国家里面的角色一样,他是一个组织者,他是一群人的头儿。


王梓木:企业家精神之一,就是适度冒险。滑雪就是具有一定冒险的运动。滑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都需要你去主动地判断,同时还考验你对不确定性的驾驭是否游刃有余。这恰恰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


俞敏洪:罗纳德·科斯在《变革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很像是岁月日久以后,在一块水泥地上有一些小草慢慢地从缝隙中间长出来,小草用其顽强的生命力把缝隙不断扩大,在缝隙中间越长越茂盛,最终把一块完整的水泥板挤得七零八落,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我觉得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就是这样的状态。


对于未来,我觉得有两件事情我们要去做。第一是如何将我们这代人创造的财富,更多地用在促进中国的繁荣上?这既取决于企业家的意愿,也取决于政府战略方针的制定。第二就是如何确保年轻一代的孩子们的创新和投入。这两件事情如果能够交叉在一起,就必然会形成后面40年中国经济的再繁荣。


刘明康:年轻人办企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信奉“客户至上”的原则。客户的利益、客户的体验才是我们的上帝。他们的需求变化了,我们也就要随之应变,这就叫做创新。第二,在办企业的时候,法律和标准是我们的上帝,这是国际市场经济从业者的一个规范。第三,年轻人对风险的管理要有敬畏的精神,一定要很好地把控风险,守住底线,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地活着,我们才会懂得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为经济服务。


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做事要不同凡响,尤其要特别注意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可以做到这些,我们就会避免很多失败。一家企业在运作的时候,失败是常有的事情,如何从失败中找教训,如何在成功时不骄傲,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操。企业家应当要有这样的站位,要有这样的情操和思想。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民营企业家们有了传承人,来继承他们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胆略、他们的风骨和精神。


亚布力论坛20岁了


田源: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以下简称“亚布力论坛”)创办的初衷就是抱团取暖,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探讨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促成一些合作。2001年1月,第一届亚布力论坛年会召开,有大约100多人参加,那是我在亚布力经历的最冷的一个冬天。这届年会的效果非常好。我们正面地、认真地讨论了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我们还有没有前途。经过讨论,我们得出非常重要的结论,即我们是中国本土的企业,我们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上,我们有很多优势。只要坚持,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是有前途的。同时,各个行业的企业家聚在一起,有很多的合作机会,还可以相互学习。那一次会后总结,我们将论坛的功能做了定位,即思想超市、休闲度假、交友平台。这三个定位,也是到今天为止亚布力论坛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达沃斯,世界的亚布力”,这是论坛未来的目标定位。“世界的亚布力”是一个新概念,它蕴含着中国企业家对亚布力论坛未来发展目标的期许。达沃斯是一个影响世界的地方,世界各国政商学界的领袖,年复一年地到达沃斯开会,交流观点,获得对世界新的认识,帮助企业在全球发展。我们希望亚布力论坛未来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亚布力论坛不仅是中国企业家,而且是全球商界、重要领袖汇聚在一起进行思想交流的地方。


亚布力论坛是企业家的思想交流平台,它像一束光,照亮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的道路。另一方面,亚布力论坛会成为中国和全球商界对等交流的平台。亚布力论坛的影响力,要从亚布力走向世界。


陈东升:“狼来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家群体面临跨国公司的挑战,集体焦虑。2001年,田源主席创办了亚布力论坛,我们这批企业家迅速地聚集在一起。走过20年,我们经历了坎坷和风雨,形成了亚布力论坛今天的特质。从创立起,我们一直在摸索亚布力论坛的定位,遇到过很多挑战和阻力,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在成立的第八年,我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亚布力论坛就是一个传播企业家思想的平台,传递中国企业家的正能量。亚布力论坛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的主流群体,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的主流声音,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同,得到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了今天的品牌。 


刘明康:亚布力论坛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它的崛起不完全是GDP的崛起,也不完全是财富的崛起,而是要能够通过年轻人推动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们的文明能够上一个台阶,这才是真正的崛起。所以,这么多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亚布力论坛确实为我们的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未来,我相信亚布力论坛会发展得更好,因为我们是一个思想的高地,是一个学习的大课堂,又是一个精神的守望者。


郭为:亚布力论坛创办的初心是什么?就是大家想坐在一起聊天。聊什么?聊各自的企业怎么发展,交流管理经验、创新想法以及对宏观环境的分析。通俗地说,就是给企业家提供一个洗桑拿浴的地方,我们可以光着屁股在那里喊出心底里最压抑的或者最想交流的东西,而不是通过包装展示给外人。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亚布力论坛存在的目的和宗旨。


胡葆森:亚布力论坛首先是一个企业家思想交流的平台。其次,它是一个炕,让中国企业家可以在这里抱团取暖。所以我说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第三,它还是一盏灯,可以给每一个行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带来指引,尤其是对于创业者和新生代企业家来说,起到了一个灯塔的作用。第四,它还是一个企业家精神传承的摇篮。最后,它还是一个梦想,它是“中国的达沃斯,世界的亚布力”,这是论坛所有理事和中国企业家共同的期许。


艾路明:亚布力论坛第一次在深圳召开夏季高峰会的时候,我就去参加了。那时,我们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在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现场,我看到很多知名企业家在进行交流,很受启发,那些推动企业发展的策略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大家对于中国未来的一种乐观的气息让人非常感动。我觉得这是一个对中国、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的平台。所以,我也很希望成为她的一员。


亚布力论坛就是一个思想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得一种锤炼,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自己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实践感受,给这个平台带来一些有价值的贡献。这两方面反映了亚布力论坛在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中间卓越的地位,它在今天依然是,甚至是唯一具有号召力的、具有平台价值的、具有真正创新思想的一个平台。 


杨元庆:亚布力论坛就像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大家庭。不管你是商业巨贾,还是刚刚创业的毛头小伙子,在这里你既可以是听众,也可以是思想的贡献者、演讲者、参与者,大家畅所欲言、无所不谈,在结交了很好的朋友的同时,也让思想得到碰撞,产生火花。


俞敏洪:我喜欢亚布力论坛的地方有两点。第一个就是亚布力论坛的各种闭门会议,可以讲一些在公开场合不敢讲或者不方便讲的话,每次都让我有很大的收获。第二个是这里的氛围。这个氛围不是大家开会的氛围,而是到农家乐去吃饭的氛围,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唱歌。这种氛围让大家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有着共同精神体和共同愿望的团队。相较于开会,我每年去亚布力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去见见老朋友,因为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平时很难这么整齐地聚在一起。


另外,我觉得亚布力论坛已经20周年了,也到了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既往就是我们对过去的经验和经历作出总结,并且上升到某种理论高度,这是很重要的;开来就是要让更年轻的企业家或者创业家,加入到这个团体中。我们这代人应该适当地退场,变成幕后人物,让这些年轻人来继续影响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精神。


俞渝:我在亚布力论坛的感受是深度和温度。深度是指我们这些理事在一起,从企业本身的实操到伦理到哲学问题,讨论得很有深度。温度是指在亚布力论坛有一种企业家背靠背,互相帮衬的氛围。


在亚布力论坛企业家身上,我可以看到一种韧性。创业就是吃一嘴土,失败99次,为那一次可能的成功再去冲一次、再去努一把。韧性是我看到的大家的共性。另外,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一种成就自己、服务社会的特质。因为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是没有时间去享受所谓的财富的,只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把一件事情做得更漂亮。对我来讲,中国如果可以再增加几千万人读书,读书的人每年再多读几本书,他们读书的时候可以更快乐、更轻松、更有互动性,这些才是我最有兴趣、最想去追求的。


王巍:凝聚力和持续的精神传承,我觉得这是亚布力论坛能够持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首先,亚布力论坛比较诚恳。这么多年来,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互相激励,建立一个比较好的道德水平。综合来说,亚布力论坛企业家基本上踩对了中国各个发展阶段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更多地被社会关注,引以为样板,被别人或学习或模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中国企业界的发展,这应当是亚布力论坛的一个附加作用,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 


第二,亚布力论坛能始终保持着一种活力。它客观地展现了中国企业家一代一代发展的历程,让非企业界或者创业的年轻人能吸取这一代人的经验教训,让一代比一代走得更好一些。 


亚布力论坛的企业家们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改变社会、改变自己、改变环境,这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信念,相信自己改变了社会,而且给社会创造了非常好的价值,这是属于企业家的个人成就感。


王梓木:亚布力论坛是企业家精神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能够坦诚相见。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思考,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所以,每次参加亚布力论坛就是一次精神上的充电,它是我们这个企业家群体精神的充电站、加油站。同时,不同领域的人具有不同领域的知识,新的知识、新的科技、新的场景,也无时无刻地推动着企业家们想得更多、更远。


亚布力论坛是一盏灯,亚布力论坛是一棵树,亚布力论坛是一座山,亚布力论坛是一座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