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传承:理念和格局至关重要

2020/10/16

从经营传统服装企业到率先拥抱互联网,酷特智能成为国内服装行业智能制造模式的领先者。这个转变更新了一个企业的未来,也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变革,其背后是两代人的努力。


在突破和创新的道路上,父辈已早早埋下了伏笔。父亲张代理白手起家,创办了企业。众所周知,实体企业比较艰难,挣的是辛苦钱,但是,张代理心无旁骛,耕耘在生产制造,钻研改变创新,这种匠人精神对张蕴蓝影响巨大。她对父辈通过血汗打造的成功企业,拥有崇高的尊敬。


只有匠人精神,才能将中国制造带向世界,才能让中国制造的实体企业不再依赖低成本,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生存于世界。张蕴蓝接手企业后,一如既往地专注于主业,专注于深耕战略。


纵观国内外企业界,二代接班成功率不足30%,而张蕴蓝和父亲张代理,在经营企业的观念和战略方面高度一致。他们看清了产业互联网是未来,自然而然实现了顺利传承,完美接棒,踩准了时代赋予的契机和关键。


在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企业传承论坛”上,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代理与女儿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蕴蓝分享了他们各自对“守业”与“创业”的理解与坚持。创合汇创始人、上海交大SIPA经管中心主任邵钧主持了本场论坛。


邵钧: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代理先生以及总裁张蕴蓝女士,为我们分享“创业与守业”这样一个永恒但是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作为亲自经历了二代传承的企业家,张总认为创业和守业哪个更难?


张代理:创业难,但守业更难。为什么创业难呢?因为创业是从0到1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你做失败了,没有人会去说你,因为创业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守业就更难了。守业准确地说叫“二次创业”,或者是再创业的一个过程。如果你没有创新、没有创造性的精神,不能把过去的推倒重来,只靠守是守不住的。


邵钧:海尔张瑞敏先生说过,“没有守业只有创业”,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倡导的企业文化是“每天都是第一天”,也有人说“当你认为是守业的时候,可能企业就要进入衰退了”。对以上这些说法您怎么看?


张代理:我同意他们的这些说法。创业者最希望的是这家企业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个希望如果只寄托在一个简单的想法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寄托在继承者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上,才能把企业发扬光大。时代不同了。26年前做企业很简单,做什么都赚钱,只要自己想做就行;但是26年后的今天,每个行业的竞争都很激烈,不是随便想做就可以做,都很难。


邵钧:我最近看到一组数据,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有80%的子女继承了父业;第二代当中只有30%守住了祖业,有250家上市企业传承后市值平均下降了60%。这样看来,家族企业传承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是却很迫切。未来五到十年,全球大概有300多万企业家将面临企业传承问题。在二代传承过程中,企业家在理念和行动上应该做哪些转变,才能更好地传承?


张代理:十年前,我55岁的时候做了一个交接仪式,把企业交给了女儿。有人问我为什么在状态还比较好的时候就退休了?我认为不能等到人走不动了的时候再传承,应该提前把继承人扶上马,送一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创始人的观念和意识问题。有些企业的创始人已经八九十岁了,还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一点权力都不下放,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也有一些企业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创始人出事了,企业就乱套了。对我来讲,我的企业虽然不大,却是我一辈子的心血,希望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传承。我最初并没有想到让女儿来传承,只是最后发现女儿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另外,很多时候,创始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认为企业离开自己不行,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只要年轻人真正走进了这个行业,统一了价值观,他们的创造力会是我们的好几倍。所以,作为创始人,我们要更开放一些,才能让下一代发挥得更好,才能把企业健康地传承下去。


邵钧:在中国,能够几十年一直紧扣时代脉搏,顺势而为的企业并不多见。我听闻您之前比较推崇职业经理人,不太赞成家族企业,这个过程的转变是怎样一个心路历程?蕴蓝总接班以后,您如何平衡家族治理和企业治理的问题?


张代理:这家企业我是从“0”开始做起来的,内心想把它做成一个好的企业、百年企业。在选择谁接班的问题上,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做一个公众公司,由职业经理人来做经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犯过非常多错误,走过很多弯路。后来我认为只要是优秀的人,谁做都行,当然自己的孩子也不排除在外。我对女儿的要求,就是要先在企业内部锻炼,只要你能行,这家企业就是你的事。现在来看,如果女儿没有接这个班,她完全可以生活得更好。但是她为了爸爸的请求,为了兑现她的承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为企业付出了她的努力和智慧。


邵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要自己的子女接班还是寻求职业经理人,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来进行匹配,其关键在于适合。蕴蓝总在接班之后,红领集团进行了一次再造血式的转型,而且在服装行业低迷的时期,酷特智能做到了逆势增长。请问蕴蓝总在接班的过程中,是如何磨合的?


张蕴蓝:在接班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告诉我长大要接班,我是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的。当时父亲的理念就是企业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爸爸找到了我,他没有说“你来接班”,只是说“爸爸希望你回公司工作”,我一口就答应了。我以为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父亲需要我的帮助了,我肯定要放弃自己的小生活,回到家族里去工作,没有想过接班这件事。后来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很多老一辈让孩子回来接班是动员了又动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没有犹豫?我想可能是家教的原因,我的父母都是对家族责任感特别强的人,家族里任何一个人出现了问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放弃小家的利益冲上去。所以,在那一刻我觉得只要是家族需要我,放弃自己的小利益是理所应当的。


我就是简单地凭借着对家族的责任感,进入到了企业,从一线开始做起来。当时,我想快速了解每一个部门,在一个部门里快速找到问题后把这个部门做得更好,然后再跳到另外一个部门。后来,父亲突然有一天跟我说,“蕴蓝,我需要把你扶到总裁的位置”,当时我很震惊,因为他在这之前没有跟我做过任何沟通。我当时也是很顺其自然地说“好”,也许我并没有意识到当总裁意味着什么。这个阶段我经历了非常多,也做了非常多错误的决策。比如,我曾经把市场营销部的人员裁掉了一半,导致业绩直接下降了一半。父亲虽然同意了我当时的决定,但我现在知道是他在为我的错误买单,他给了我非常多试错的机会。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把手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影响面是巨大的。我意识到我不仅仅要为家族负责,同时也要为全体员工的福祉负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三个阶段就是这几年,我突然间发现在接班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父亲已经将公司打理得非常好,谁做总裁都可以,但是他把这个光环给了我。而且,我有一个非常棒的团队在协助我,我比很多同龄的接班的小伙伴成长得更快。以前,这家企业仅仅是我的责任,现在已经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价值体现。


传承要做到两点才能成功,一个是传,一个是承。如果传的人的思想不够解放,他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寄希望于承的人把它接起来,我认为这件事是不靠谱的。非常幸运的是,我父亲作为传的人非常清楚公司未来的路在哪里,我也非常认可这条路,所以我与父亲在大的战略上是高度一致的。当然,在一些小的问题上,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冲突,但是我们之间会有退让。退就是进,通过这种退让我们融合得更好。


邵钧:制造业是很辛苦的,在制造业这个领域接班就更难了,您有没有纠结过? 


张蕴蓝:我并没有纠结过,因为我的家族就是做这个的,我既然想来接班,就必须接受这件事情。制造业确实很辛苦,但我并不认为它比其它行业更辛苦,因为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你想做好,都会非常辛苦。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应该已经变成了这个行业的专家。我觉得我有能力引领这个行业,它给我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它的辛苦。


邵钧:当下,疫情冲击让很多企业遇到了挑战,“数字化转型”也被广泛热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焦虑,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技术重要还是组织重要,或是商业模式更重要? 


张代理:这么多年来,我们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治理体系,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坚定的支撑作用。我们没有部门,没有审批,厂里没有厂长、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完全依靠数据驱动,健康地流转。企业发展到现在,我认为基础非常重要。基础是什么?就是产业互联网生态,就是数据驱动,可以不用人的地方就不用人,可以用数据做决断的时候就用数据做决断,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所以现在,我们的企业是一家数据驱动的企业。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春节后很多企业不能复工复产。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自造血功能,停产半年可能会导致企业走向衰败。疫情期间,因为没有服装订单,我们就开始研究做口罩和防护服。但是做口罩的时候发现,买不到口罩机,然后我们就利用产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一个月之内完整地生产出了口罩机,之后还生产出了熔喷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做出了设备,然后形成产能,最后卖出了利润。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到了。我们不仅渡过了疫情的难关,还产生了利润。


产业互联网生态对每家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这样一套体系下, 20多年来我们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才会做出别人认为几乎不可能的事,这都是我们多年的付出和积累。我们的企业拥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质,就是变革和创新,让我们可以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未来,酷特智能会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打造一个真正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邵钧:观念更新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智能制造使制造更加柔性化、模块化,它对外界变化的迅速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都是传统制造业难以匹及的。在企业转型这点上,蕴蓝总有哪些心得体会?


张蕴蓝:我认为一家企业转型,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人物,这个人非常坚定地知道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父亲就扮演着这个角色。公司做转型的时候,最艰难的部分是意识。以前,全世界有一个共识,就是个性化与工业化是矛盾的,如果想用工业化的手段和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是不可能的,而我们要做的正是打破这个矛盾点。另外就是团队的意识,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最夸张的地方是,越专业的人士越告诉你做不到。这时,如果你看不清楚、不够坚定,这条路就没办法走下去。父亲就起到了定海神针、灯塔的作用,非常坚定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第二,这个核心人物必须要很专业。这个专业并不是指他要什么都会,而是要非常清楚企业转型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蓝图规划是什么,也包括对行业走向的判断,否则就会被很多外界的声音误导。我最敬佩父亲的一点是,这么多年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家企业,心无旁骛,钻研改变创新。这种匠人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


第三,核心人物要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和意志力。为什么?因为转型失败的机率非常大,他要有决策权把钱投进去,并且为不断地试错买单。我们很幸运,父亲拥有这样一个权力,愿意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积淀都投入进去,并为它的结果买单。


我是企业转型的亲历者,了解其中的艰辛,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但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任何一家企业的转型,都必须有一个灵魂人物,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邵钧:您认为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蕴蓝:这是我一直在思考,而且也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自己。创始人的理念、格局非常重要,如果理念、格局、学识达不到一定程度,就会把企业带到一个非常糟糕的境地。


我做了很多努力:第一,自我学习,比如我参加了湖畔大学,到处去学习。第二,我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队,他们是来自各个领域非常优秀的专家,团队成员每年也会根据形势不停地变化。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我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学识的增长和格局的树立。第三,我们建立了一套非常棒的机制,把团队人才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也把我们需要的人才吸引进来。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将酷特智能真正带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邵钧:按照工业时代的思维,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制造之间是相矛盾的。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观念革新的问题。酷特智能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战略思想叫“源点论”。张总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张代理:没有做不好的企业,只有做不对的企业。我总结了一下,那些企业失败的原因都是没想明白,没有总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反而认为是市场不好、员工不好。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观念。


企业的源点是什么?就是利润,我们就是为了利润而做企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利润要求我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源点需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后来,我们称之为“源点论”,即健康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就是企业的目标。“源点”就是健康持续的盈利能力,“论”就是支撑盈利能力的方法论、工具和平台。企业只有产生了利润,才能做好事、做善事,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每家企业都能够用“源点论”的思维去武装自己的企业,我坚信这家企业就会变得与过去不一样,因为它有了充足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


邵钧:现在很多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一家企业核心的源点是什么?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盈利也代表了企业的价值,代表了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正如孟德斯鸠所讲的“有商业的地方就有美德”。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传承最重要的是持续创新,而创新最大的驱动力就是企业家精神,因此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传承的关键;贝恩公司对一千多家企业做访谈的过程中也发现,企业持续增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创始人精神的传承。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代企业家都具有创始人精神,那么这个创始人精神如何传承?张总心目中的企业家精神或者创始人精神是什么? 


张代理: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就是冒险的精神,想要改变命运的精神。做企业要一直有冒险的精神,我们的要求是不做第一,只做唯一。如果你只在行业里做到了第一,排在第二、第三的企业会卯足了力气把你挤下来;但是做唯一就不同了,你用做唯一的思维、用创新和变革的思维,创造出一个别人没有的东西,就没有竞争了。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不争第一,只做唯一”。做唯一是一种冒险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精神,因为“唯一”是指没人做的事你做,没人走的路你走。所以,做企业真正的敌人还是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行,就去做,因为这是有风险的,没有人知道是否一定会成功。我觉得做企业应该有的特质就是创新与变革,要紧跟时代去变革和创新。冒险不代表一定会失败,但如果没有创新就一定没有未来。


邵钧:张总对企业家精神的提炼就是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但是创业风险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现在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会为创业保险,因为它面对的是不确定。这期间特别需要企业家精神,因为只有企业家精神才能在面对这种不确定时,把不可能化为可能。企业家精神是非常稀缺、宝贵的资源。


张代理:企业家精神就是冒险精神,企业家的使命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这个过程就是变革和创新。


邵钧: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曾说过,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超越金钱的动机,一个是改变命运或者是出人头地,另一个就是对创造的享受。


张代理:我认为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违背了创造利润、创造价值这个规律,都是很危险的。当很多企业不为了赚钱而活时,这个企业很快就消失了,特别是一些小的企业,还不够稳定的企业。聚集财富、聚集利润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只有当你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你已经把不确定变成了确定,你才能挺直腰杆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邵钧: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家精神和企业追求利润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年轻一代的企业家,蕴蓝总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张蕴蓝:我还算不上企业家,但是我有机会接触很多真正的企业家,无论是听他们讲课还是和他们沟通交流。我觉得他们的身上都有两个特质。第一个特质是他们都是真正有梦想的人。很多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在谋求公司更好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为这个世界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非常强的使命感。第二个特质是他们的责任感非常强,都具有家国情怀,这不仅体现在言语上,他们也会说到做到,真正地把行动落到实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邵钧:您是如何理解创新的?


张蕴蓝:所有新鲜事物,在从零到一的过程中,一定是伴随着争议而长大的。但是,我做创新和变革的出发点是,要通过创新让我们这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真正地升级换代,拥有未来。我们坚信,科技和创新是改变未来的力量。在万物互联的今天,酷特智能将以更开放的态度,拥抱产业互联网,链接未来新发展。


邵钧: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石,而智能制造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动力引擎,期望酷特智能给我们制造更多精彩的未来。


(张代理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蕴蓝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主持人:邵钧  创合汇创始人、上海交大SIPA经管中心主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