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TikTok、微信等事件表明,地缘政治因素已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大阻碍,不可忽略。
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不少中国企业受到全球化趋势的熏陶,纷纷“出海”,业务也逐渐从国内发展到了海外。有些企业更是瞄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目标,俨然要与西方的跨国企业一较高下。
中国企业在过去的30多年快速崛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经历了 “从无到有”,从对市场经济、国际准则的一窍不通到一部分企业在规模或市值方面已经走上了全球商业世界的前列。这是非常令人骄傲的;但同时也容易让尚未出海的企业低估了在全球发展的难度。
中国企业的崛起进程,恰好与以“比较优势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同步进行。以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提出的“世界是平的”理论为主要思想依据,不少管理咨询公司、学者、智库以及一些流行的“管理心灵鸡汤”,都认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全球化进程也要秉持“从简单出发”的原则。这让不少中国企业家认为,只需要注重内部条件的建设,只需要建立良好的价值观、管理方法、组织架构、人才建设,就能成为优秀的跨国企业。但这只是简单的理想主义。
近期,一些中国科技企业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所遭受的待遇给予了中国企业家们一个严重的教训:无论你的内在条件多么好,那些来自于外部环境特别是其他国家的行为,对企业的杀伤力也可以是非常巨大的。而自从中兴、华为以及最近的TikTok和微信等事件发生后,中国企业家才突然发现,其他国家可以以“国家安全或地缘政治”作为理由来干预外国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从我接触中国企业的经验来看,除了华为之外,绝大多数要到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都缺乏对地缘政治和国家行为造成的风险的认知。但即便是华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虽然任正非在2000年底就已经提出“华为的冬天”这样的警示,并在之后无时无刻地将“我们如何可以活下去”挂在嘴边,且在此次地缘政治因素暴露之前,做了不少前瞻性的准备,但华为仍然无法解决最棘手的问题。这是一件很难的事,考验的是企业领导者的洞察力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认知力和批判力。
2017年以前,全球经济和社会正在朝着一个无所不在、互联互通及数字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个发展方向有着它的强大理论基础和逻辑性,符合全球发展的整体利益趋势,也更具人性化;但粗野的地缘政治的横空出世,人为地干预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
尽管如此,数字经济和互联互通的基本逻辑仍然存在。数字经济让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数字鸿沟”,并且这个“数字鸿沟”还在不断扩大。对于全球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谁获得了数字经济的“钥匙”,谁就将成为数字经济里的受益者。得不到钥匙的,就只能在“数字鸿沟”的另一面遥遥观望。数字化的差距正在无情地持续扩大,某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地缘政治的举措,在不知不觉中延迟了它们自身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其他已经取得“钥匙”且未受地缘政治举措干预的国家和地区,却抓住了数字经济的契机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典型的“此消彼长”。但很可惜,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看不到这一点,只能用狭隘的观点设计政策。
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因素将会带来哪些影响?我在2020年6月的《亚布力观点》中发表的《在不确定时代里有什么不确定?》之文中提到,企业在业务边界、客户、标准、价值链重构,以及全球分工和商业模式方面,都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怎样提高这些不确定性的确定性?首先,企业必须加强对外在问题的认知,如地缘政治和国家风险等问题;同时,企业也要以更加现实和更具全局观的角度洞察事态的走向,结合所有相关力量,能够在与对方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取得最佳优势和最好的结果。
展望未来,这一股地缘政治的力量是否会随着在今年11月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而改变,仍是未知数。但从全球政治经济的情况来看,可以预测在未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和全球的发展仍将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不单只是来自市场上的竞争,非市场竞争干扰因素也将长期存在,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比市场因素更大。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将地缘政治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将是企业领导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领导者不能只是理想主义者,也要是现实主义者,必须两者兼容并在其中取得动态平衡。正如牛顿力学的第三定律所说“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世间所有事物,都不会是单方面线性的发展,而是系统性的、互相牵连的、非线性和多维度的发展。
总之,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掌控全局的洞察力和执行力,要有全局思维。大棋局、大变化,这个场景加速着中国企业家的认知、学习和实践,也是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进步和蜕变的过程。
(文 | 谢祖墀 高风咨询公司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