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合力“走出去”的新支点

2020/05/11
新加坡是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无论是创新活力、竞争力抑或经济开放度,新加坡均与中国香港不相上下,部分指标排名甚至超过中国香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美贸易战的持续、香港暴力事件对香港经济的冲击,中国企业开始重新审视新加坡在全球经贸版图中的地位,重新认识中新合作的战略意义,拓展并深化中新之间的合作方式,使新加坡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支点。
新加坡的商业环境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共和国。自独立以来,新加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政局社会稳定,法律法规完备,政府廉洁高效,司法公正严明。这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为政府与企业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不可预见风险。新加坡实施有利于工商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并且各项政策公开透明,无论是对外资还是国内企业,均实行国民待遇,外资在新设立企业,注册手续简便,一般都无出资比例和出资方式的限制,外汇进出自由,政府对内外资企业的监管一视同仁。在对外贸易上,新加坡一直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亲商透明的经济政策,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使新加坡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前景的新兴经济体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新加坡曾经连续九年位居榜首,2019年居新西兰之后位列第二。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位列美国之后居于第二;而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19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新加坡的竞争力超过中国香港和美国等经济体,位居世界第一;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发布的《2019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报告》,新加坡位居第二;在《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155个经济体经济自由度排名中,新加坡也长期位居前三位;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及香港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新加坡在141个排名国家中,长期稳居世界前八的行列。良好的商业环境使新加坡成为众多跨国公司亚洲总部的理想驻留地,也使新加坡经济持续不断地展现活力。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合作
新加坡与中国于1990年建立外交关系,虽然两国建交时间不长,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双边贸易上,2008年9月,经过两年之久长达八轮的艰苦谈判,《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生效。根据协定,新加坡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中国于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加坡进口的产品实行零关税。2011年7月,双方签署两份补充协议,以加强危机管理方面的合作,为双方企业办理关税优惠手续提供更多便利。中新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和亚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全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贸易救济、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海关程序、经济合作和争端解决规则等。此后,中新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91年,双方贸易额仅30.76亿美元,到2018年,双方贸易总额已达828亿美元。

在双边投资上,新加坡对中国的投资不断增长。从2013年开始,新加坡超过日本,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最大来源国。2019年上半年,新加坡对华投资达33.2亿美元,超过2018年同期水平。

在中国对新投资上,自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到新加坡进行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多,尤其是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新加坡开展投资。目前,已出现部分年份中国对新投资超过新加坡来华投资的情况。从中国企业对新投资行业看,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建筑业、贸易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领域;从投资方式上看,中国企业对新投资以并购为主,绿地投资较少。主要投资项目包括中银集团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华能国际收购新加坡大士能源、开发登布苏多联产项目和海水淡化厂项目,中石油投资修建油库、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海航集团收购集装箱租赁公司、飞机租赁公司、迅通集团,中国建研院收购新加坡CPG集团,中国Nesta财团收购普洛斯等等。

创新合作方式 构建“走出去”新支点
目前,新加坡虽然已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最多的国家,双方的经贸合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且新加坡作为开放度、经济自由度、创新活力、竞争力、人力资源优势、政府廉洁度等排名位居全球前列的国家,拥有一流营商环境的经济体,但中国企业并没有像倚重香港一样,充分借助并利用新加坡的区位优势,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如今,面对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中国企业很有必要将新加坡作为除香港以外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支点,以新加坡为平台,进行全球化营运。首先,全球经贸环境变化,保护主义倾向日盛,新加坡作为自由贸易的推动者,与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在中美贸易战持续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可以借助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其他国家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企业的影响。同时,新加坡与许多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和投资保护协议,也无外汇管制,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其次,新加坡与中国无领海争议,不会发生因双方领海领土纷争并引发地缘政治冲突的情况。如果中国与新加坡加强经贸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增进彼此间的互信,中新之间出现关系大幅倒退进而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可能性较小。再次,新加坡是外向型经济,极为重视中国的市场,目前已是中国外资第一大来源国,新加坡也是较早响应并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有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合作的期待。第四,香港暴力事件对经济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弥,中国企业有必要在香港之外开拓新的国际化平台。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大多数都是以香港为平台,去开拓海外市场,这也使得中国每年对香港的投资占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的75%以上。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企业将新加坡作为出海的“跳板”,也有少数企业与新加坡本土企业合作到第三国进行国际化运营,但无论是从数量或是双方合作开拓第三国市场的规模上,都还是少数少量。以2017年为例,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仅63亿美元,而对香港的投资有981亿美元,对新投资不到当年对香港投资总额的十五分之一。这些投资大多是对新加坡本地企业的投资并购,鲜有针对第三方国家市场的合作。

作为亚洲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企业可以借助新加坡在金融、航运、物流、租赁服务及研发设计等领域的优势,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以加速推进中国企业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