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表明,新动能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式,它们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体现。只有把传统的数量型、速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质量型、效益型发展方式,中国才有可能及早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先进的现代化国家、工业化强国。因此,新发展方式下的新动能代表了一种新理念。
关键是一代新人的成长
新理念和新方式的形成,取决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和他们素质的提升。一代新人是指接受了发展新理念和致力于向新发展方式转变的人群。他们之中有企业家、政府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人群、职业农民,以及新加入就业大军的年轻人。他们在实践中深深懂得,为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一定要形成新的发展理念,要了解经济新常态,并且投身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立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经济的产权不容侵犯,非公有经济的产权同样不容侵犯。同时,在受到保护的产权中,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和各种无形资产的产权。这样,公众就有了财产的安全感,并有了继续经营、扩大投资的积极性。这正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之一。
在这里应当了解资源和资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学概念。资源一般指已经存在但尚未被开发利用的财富,资本则由资源转化而来。资源只是表明发展潜力;未开发利用的资源尚未转化为资本,并不直接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新动能并非来自资源本身,而是来源于资源被开发利用后转化形成的资本。
以人力资源为例,只有开发利用才能形成人力资本,但人力资本仍有素质高低之分。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专业培训,他们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同样的道理,物质资源需要在开发利用之后才能转化为物质资本。倒闭后的企业,从设备、厂房、厂内积存的原材料到下岗的职工,实际上也无法称作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除非该企业被兼并重组,重新开工;除非下岗的职工又被雇用,这样才又成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无形资源转化至关重要
还应当关注无形资源向无形资本的转化。这里所说的无形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信誉、名声、互助精神等,它们虽然存在,但往往不受人们的关注,一旦被人们发现并应用到经济社会生活中以后,就成为无形资本,时时发挥作用。历史上,从客家人的南渡,山东河北一带移民从清朝后期开始“闯关东”,山西、陕西移民“走西口”,福建、广东“下南洋”⋯⋯所有这些活动之所以能取得成效,无一不和无形资源转化为无形资本有关。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无形资源转化为无形资本的重要性。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来考察,才能够深刻了解到新动能和新方式的力量,也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力量。新动能和新方式都是成千上万个创业者、创新者创造的,这就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