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大家很少出门,我和朋友有时会一起喝酒、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发现,其实除去不合适的部分,我们私下对话的内容是可以公开化的。我认为,我们的聊天内容在传递一种正能量,在传递自己的成长历程、思想,以及面对苦难所采取的态度。于是,我就把这种聊天发展成了公开访谈。
和我聊天的嘉宾的共性在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不买账”的精神。这里的“不买账”指的是面对困难,面对自己人生的起起伏伏,他们总有一种希望和热情保留在心里,他们总相信自己的未来。到目前为止,我访谈的嘉宾有不少人已经到达五六十岁的年纪,但他们依然能够为社会服务,能够创造出让他们自己感到欣慰、感动的事情。我认为,不管是企业家、作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还是慈善家,他们都可以说是“面对现实不买账、面对未来有希望”。
我认为任何人创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时代大背景。我们这些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因为我们刚好处在了改革开放那个机会非常多的时代,而且,当时祖国还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补,每一次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突然出现一个新的商业机会。我们非常感谢那个时代。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创业机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和中国融合的深入,有更多的机会在被创造出来。我认为,如今,年轻创业者面临的机会其实比我们当初面临的机会还要多,只不过这些机会多样化、多元化,容易让人们眼花缭乱。
我们这些企业家要么就是已经学会了热爱自己的企业,要么就是在做之前就对这件事足够热爱。总而言之,一是时代,二是你本人是否热爱。
我认为,“非专业不创业”这个想法是错的,专业人士可以创业,但是专业人士在一定程度上也必须跨出专业之外才能做出大公司。比如,张一鸣是搞算法的,他预料到短视频在今天可以这么繁荣,这个预料肯定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如果是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慢慢学习。比如,马云是外语出身,1995年他去美国后看到互联网想到了要做阿里巴巴,他不一定懂阿里巴巴用到的技术,但这并不影响阿里巴巴发展壮大。所以,我认为大家可以从专业入手,最后扩大,也可以从综合入手,最后专业,我认为只要懂就行。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要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依靠某一项专业能力。
最后我再谈谈关于“困难”的问题。企业家不是为困难来的,而是为了发展,为了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来的,做企业的过程中,不管顺利还是波折,企业的定位都不能改变,这个定位就是做良心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和祖国繁荣。企业是通过企业的运作逻辑和市场规律,与社会共同进步,同时社会带动企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家不要有为了困难、艰难而生的执念。当然,这不否定我们做企业时会因为不断进取遇到悬崖峭壁,深山峡谷。在我看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困难,而是为了无视困难,因为我们的目标在远方,风雨兼程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宿命。
其实,困难有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机会,比如新东方遇到了巨大困难后,我做了东方甄选。客观困难来临后,就要想出路,如果真有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不是躺平或对外界进行抱怨,因为抱怨改变不了客观事实,而是要想到底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我在办公室至少喝掉了30瓶白酒,因为不喝神经放松不下来,思路打不开。我把新东方骨干力量召到办公室喝酒两天,然后聊出了一个卖农产品的思路。事实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有可能同时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只不过你要有能看到那扇窗的本领。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发展,我们的机会还在,困难也永远不会消失,如果你想把路走下去,路一定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