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开电器至今有43年了,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从作坊式开始到中等规模以上,现在川开电气在输配电制造领域在西南已经是没有争议的龙头企业。在2015年我们和上市公司特锐德做了并购,川开电气擅长做解决方案,产品比较强,特锐德是做集成创新的,箱变做到中国第一,我们的并购合作形成了互补,一个是区域辐射更广,另一个则是产品上从集成创新到产品能力做了融合,现在我们重点发展三方面的业务:一是传统的输配电制造业;二是汽车充电,三则是现在正在做的能源结构管理。包括智能微电网的试点示范和工信部的试点示范,像川开电气这样一个企业两个试点示范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在座的都是龙头企业或者佼佼者,一个企业要强更多要支撑一个产业强,产业强需要龙头企业站出来,尽龙头企业的责任。更多的在进圈强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川开电气是西南输配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在四川做了一些进圈强链的试点示范,我们也是链主企业。我们通过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在供应链上下游是非常有条件的,我们曾用4年培养成都贝德铜业从无到有,现在是西部做铜牌加工最大的企业,被中国做铜最大的海亮企业收购。为行业培养了企业,为行业做服务。类似这样的供应链培育是我们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是人才结构。现在实业人才空心化,在产业一线显得尤为严重,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和工匠,因为教育体制匹配性出了问题。以前很多好的中专、技校都被教育产业化干掉了,要么是专科,要么是本科,在一线用工问题上,特别是一线用工技能提升方面出了很大问题。这方面我们采取和现在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融合,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我们想把产业的土壤挖得更肥沃,产业的一线员工和工人,特别技术类和工匠类的构成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更试了双师教育,包括共同构建一些行业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把他培养成企业的熟练工后再放到产业里用,就可以更好的产生支撑性作用。
三是产业链金融,产业链金融是要龙头企业把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最后把数据和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使得金融机构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评判风险,把钱通过产业链释放出去。有了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交易的过程就实现风险的保障,这两年我们在金融机构和政府支持下,助力了整个产业链金融体系的构建,我们除了要保住世界工厂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要把产业链建好,产业链建好的前提就是要把龙头企业找出来,履行好他的使命和担当。
在数字化方面我们做的比较早,2020年我们在双流建了300亩的新工厂,我们从三个维度做了思考和尝试:
一是做企业一定要找到我们持续地做好的产品,什么样才是真正好的产品?不是我们自己做企业的人研究出来的,一定是从客户需求端发力,在客户端让它使用产品过程中满足需求还要挖掘需求,现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它把产品末端的智能化,再结合整个管理系统和智能运维,我们就可以持续获得用户需和优化客户需求的能力,使之我们可以做出真正做引领行业的产品,而且是可以持续改善,结合用户需求做的产品。
二是把好的产品做正确。以前制造业这个行业中国做了二三十年的精益生产,但是精益生产一两年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一两年以后精益生产就会停下来并会形成阻力。后来我们发现真正实现工厂全过程管理中可以用数据支撑管理行为,比如说持续改善的决策,管理工作过程中流程的优化决策,以前更多是凭感觉和管理经验,现在整个数字化工厂打通以后,我们都是数据说话,用数据做改善做决策,这就让我们能又好又快做产品的能力的提升,当我们把本质看清楚,回头再做数字化就要简单得多。
三是利用数字化把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一个产业如果要发生变化肯定离不开资源的整合和协同能力的提升,我们在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供应链的体系做成数字化的供应链平台,不光为一个企业服务而是为行业服务,这会使得很多资源的有效性更好,形成共享库存数据,我们就可以节约很多钱,同时让资源得到很高效的提升。有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我们一定能够助推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我们还在尝试有共性能力的事情,比如做设计的开设共享设计院,做服务的开设服务的共享。我发现集体梦想对我们有非常好的驱动力,而未来年轻人可能个人梦想驱动力更强,现在有数字化的能力,能不能让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们给他一种赋能和评价,让他不单为一家企业服务,而是为整个行业服务,这样共享能力的结构就会出现,这样的好处是收益更多,也会更自由,用好数字化的能力把共性的东西可以实现共享,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在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