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驱:双剑合璧的历史长隧

2023/01/10


作为炎帝故里和周、秦王朝发祥地,宝鸡堪称历史名城,但它作为全国罕有的两大抗战工业运动交集之地,许多人却知之不详。本文集纳这些史实,主旨就在于还原工合运动和迁厂运动在大西北高度融合的样貌,历数先辈们那深浅不一、坎坷不平的足迹,品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累累硕果。


一、时代背景:


中日“武汉会战”期间,武汉发生了两起重大事件:一是1938年8月5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在汉口成立,工合成立后组织工业合作社救亡图存的活动史称“工合运动”。


二是为共赴国难,抗战建国,从上海抢迁到武汉的146家工厂与武汉的250家工厂,要继续向战略后方西南、西北内迁,这就是抗战历史上著名的“迁厂运动”。


这两起重大事件都与宝鸡有重要关系。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第一个办事机构——西北区办事处成立并设在宝鸡。同年10月前后,从武汉等地陆续内迁到陕西的21家工厂,其中著名的民族企业荣氏武汉申新第四纺织厂、福新第五面粉厂(以下简称申新)就落脚在宝鸡。


工合和西迁企业两股力量开创了宝鸡近代工业文明历史,创造了战时经济的一度繁荣,宝鸡成为“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因抗战而兴,因工业而孕育为城市。也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宝鸡的布点投资及“三线建设”新建重点工厂奠定重要基础,宝鸡逐步发展成为西部的工业重镇。这段独特的历史形成了宝鸡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了申新的内迁


武汉会战期间,秦邦宪(博古)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和长江局的领导成员,通过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的协调联系,帮助企业迁入陕西。


艾黎接受了秦邦宪的建议,他把申新视为内迁的重点。1938年8月4日,艾黎特意和端纳等人陪同宋美龄到申新视察。宋美龄下令让申新改变了首选地重庆,改迁陕西省宝鸡。申新内迁在荣德生的长婿、经理李国伟主持下,于1938年8月8日起,停止生产,拆机装箱向宝鸡内迁。1939年1月12日,申新把提前运往重庆的部分设备安装开工,李国伟把盈利用于宝鸡的建厂复工。


艾黎成功地从武汉迁出64家企业,其中21家进入陕西,落脚宝鸡的有15家。


内迁中,申新共损失纱机两万锭、布机690台、全套日产1万袋面粉机和整理机、漂染机、1000kw发电机组等设备。设备的不配套,为日后建厂复工造成了很多的困难。


运往宝鸡的设备,多次遭到日军炮火轰击和地面部队的追击,最终抵达的设备只有纱机两万锭、布机400台、日产3000袋面粉机一套和3000kw发电机一组。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前的西北工厂仅有19家,仅占全国工厂数量的0.48%;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据民国陕西省银行《陇海铁路沿线经济调查》公布:战前的宝鸡“据二十三年(即1934年)的调查,城内商号仅百数十家”。宝鸡几乎没有近代工业。


落后的西北工业,正如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绥远各省的工业总投资,还低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个装配线上的工厂”。西北工业落后,是中国近代工业布局极不平衡造成的。


迁入宝鸡的15家工厂,虽不如迁往西南的企业数量多,但都是宝鸡急缺的轻工业、机器制造企业。由于内迁企业不断扩厂,政府加大对宝鸡的投资,到1941年,“秦宝十里铺工业区”在宝鸡崛起。这一时期,宝鸡的城市人口从六、七千人猛增到近十万人,新建的工厂和工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00多家,成为西北新兴的工业重镇。“到1942年时,西北建立的工厂已经达到546家,占全国工厂数量的20.56%;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申新对建立“秦宝十里铺工业区”发挥了核心和中坚作用,成为宝鸡近代工业的源头活水。


工合运动的发祥地在宝鸡。中国工合于1939年8月至1945年,制造112万条军用毛毯,支援前线。西北区办事处完成军毯32万条。宝鸡事务所军布管理处承制的军布,每月可交货1200匹。还完成了宋庆龄委托制做的10万件棉大衣等军需物资,送交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运前方。


办事处与陕西省建设厅合办工业化验所,普遍地化验了西北的工业原料。开办培黎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建立妇女工作部,对女难民、军人家属、农村妇女和合作社及社员子弟,开展文化及生产技术的训练、教育,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


西北区办事处为支援陕甘宁边区起到特殊作用。1939年延安事务所收到艾黎筹集到的海外捐款共达483232元,1940年收到698190元。据办事处主任卢广绵计算,从1939年到1943年,工合国际委员会送给延安事务所捐款总额达250万元。


西北区办事处保持着和陕甘宁边区的联络通道,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促进边区经济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1940年4月,办事处在陕、甘、晋、豫、鄂五省设立16个事务所,建成557个工业合作社, 社员达到8100人。宝鸡成为著名的“工合城”。


大批工厂的兴建,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严重失衡的状况,改善了西北脆弱的农业经济,使西北成为军事后勤补给基地,战略大后方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


三、申新在抗战中的贡献:


申新内迁宝鸡时,原计划只带70个技工随迁,工友们却与工厂不离不弃,当场就有200多名工人表态:宁可不要遣散费也要跟随工厂内迁。后来有裴振海、杨金河、阎孝春、钱玉仁、刘仁宝五名工人为了寻找工厂,从汉口一路步行900多公里找到宝鸡。工人王素海从重庆翻山越岭到宝鸡找到申新。员工们在这次大迁徙中表现了与企业共命运的高尚气节。


申新内迁宝鸡后,面临征地、人力、资金、建材的紧缺及日军空袭等军事威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39年8月9日,申新纱厂在14间平房中开动2000纱锭试生产。由于缺乏动力,只得使用木炭机和旧汽车引擎和借来的小锅炉及75匹马力的蒸汽机等设备,拼凑起来做临时动力。1940年,申新租用陇海铁路管理局“404”号机车,自费修建铁路专用线把机车开进厂区,利用改装后的火车头发电,带动了4000纱锭,每月可以增产棉纱200件。


1941年1月5日正式运转的申新发电厂,经受日机多次轰炸仍然屹立不倒,不仅保障申新动力供给,还架设了通往县城的高压单电源配电网,把剩余动力供给宝鸡县城和中小企业使用。


李国伟在厂务会谈到建厂速度时说“在这紧急时刻,多增加一分生产就是多增加一分国力”。他强调“环视西北半壁,纱厂寥寥无几家。无论前方将士,无论后方民众,均有赖吾等接济。所以我们应从速完成建厂任务,努力增加生产”。在民族危亡之际,申新上下一心,按照李国伟提出的“苦干、实干、快干”的号召,以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在西北后方创造着奇迹。


为抵御日军空袭轰炸,申新挖掘出隐蔽在20—50多米厚的黄土层下的窑洞达24孔,总长度3.5华里,使用面积达4837平方米的窑洞车间。把前纺部全部设备和1.2万锭的细纱机安装在地下,顶着日军的狂轰滥炸坚持生产。万锭纱机进窑洞生产,亘古未有,被文学大师赞誉为:“这就是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


截止抗战胜利,申新生产棉纱6.2万吨,棉布43.2万匹棉布。福新在1945年生产的面粉中,有53%供给军用。申新宝鸡宏文造纸厂生产机制纸,解决了西北的“纸荒”。申新铁工厂在1941年内,就制造各式工作母机102台。到1949年,先后制造各类纺织、面粉、造纸机114台(套),冶炼生铁170余吨。在天水建立福新面粉厂。在宝鸡自办陶瓷厂,解决员工家属缺乏生活器皿的难题。利用嘉陵江组织船队运输,自购汽车搞陆路运输。


申新系统在形成全能企业集团的同时,创办了许多联厂。与西安大华纱厂筹资,在白水县西固镇自办宝兴煤矿。利用秦岭的桦木合办纺织器材纱管厂、毛纺厂,还向印刷器材、电器、银行、保险、报纸等行业进行附业投资多达几十万美元。申新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终成后方知名厂商。


申新总管理处统一调度分设在陕、甘、川五个公司的业务。申福新系统在西南、西北的工人总数已达万人。使数万名家属得以安置,使职工子女得以受到中小学初级教育。


总管理处还管理着遍布13个省的50多个外庄(驻外网点)及国外6个代理处。申新系统成为内迁后组织结构较完善的企业集群。


申新在建厂中求生存,在复工中求发展,到1941年时已经成为宝鸡对外的窗口。1942年11月29日英国议会访华团议员艾尔勋爵、泰弗亚勋爵及随员卫德波劳森等人来工厂参观考察。1945年5月27日英国战时内阁生产专员爱斯葵士及随员迪卡第又进行了后续访问,使宝鸡与英国结缘于抗战时期。


以后又有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经理赫尔,美国驻华使馆秘书庄莱德,美国空军飞行员,土耳其驻华代办戴伯伦;1944年5月17日,《中央日报》、《大公报》,美联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时代》杂志、《泰晤士报》、塔斯社组成的中、美、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来到申新进行参观。还有华侨领袖陈嘉庚组织的回国慰劳视察团第一分团等团体以及国民政府党政军要员和一大批流亡在西北的学生和教授先后来厂参观考察。国际友人和国内大批学生和教授、学者的到来,既鼓舞了广大民众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海内外反侵略战争阵线的关注和尊重,又扩大了中国击日本侵略的影响。


四、宝鸡申新的企业管理与文化特色


荣氏企业系统实行“分立制”,各厂管理方式并不统一,经济上也不发生过多联系。在战争中被迫内迁的申新,在严峻的战争环境制约和恶劣的社会条件下,与战前相比,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


1、李国伟领导的团队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传统,尤其在民族与国家生死危亡的关头,这种意识就更为强烈,传统就得到更多的继承。


2、申新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管理队伍。114名管理人员中有14名大学毕业生,专科学校毕业的43名,中学毕业者49名。71名技术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27名,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的20名。内迁宝鸡的职员都很年轻,平均年龄32岁。年龄结构适应战时工业环境,大家有饱满的爱国热情、旺盛的精力,可以承担艰苦的任务。


3、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申新有严格的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文化管理制度。李国伟领导着团队运用这些管理制度协同动作,形成了较好的系统能力。事无巨细都用制度管理,管理工作不留死角。


申新对中国纺织行业的最大贡献,当数从1941年6月首倡“三.八”工作制度。实行“八小时工作,八小时学习,八小时休息”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三.八工作制度逐步在各地工厂学习和推广,延续至今。


4、企业文化凝聚了职工队伍的力量


李国伟要求管理人员教育工友树立国家民族观念和御敌意识,“使工友爱国甚于爱家,爱护名誉甚于爱金钱”。


申新免费在工人宿舍开办文化补习学校,把1700多名童工,按生产班次分成16个班进行文化技术学习,进行“抗战救国”教育。还组织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工人学习英语。


文化生活设施完备,厂内建有图书室,同仁俱乐部。成立了“员工同乐会”和平(京)剧团。修建了1260个座位的电影院。组织职工排练节目,每年分两次演出。全厂工友每天要做20分钟“复兴操”。1944年时,工厂已建立了5支篮球队、4支排球队和足球队,乒乓球队,各球队每天早上要训练半个小时。


持续开展的体育、文艺活动凝聚了人心,缓解了亡省亡家的乡愁。申新形成的企业文化,得到了绝大部分员工的认同,成为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工友们从中认识到工厂就是自己的家园,渴望抗战胜利,才能更好维护住家园安全。正是有了坚定的信念,申新员工才能一次次地抵御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顶住日本的经济封锁,度过抗战最艰难的岁月。1949年5月21日,国民党派工兵连企图炸毁发电厂时,就有1000多名工友包括女童工自发地赤手空拳,参加以身护厂的行动。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申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生产了几十万斤的棉絮,筹备了冬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级从申新考察选调出200多位优秀人员,派往新建企业担任领导。抽调出2000多名技术骨干,支援新建企业,为西北正在兴建的企业代培了大批的新工,壮大了西北工业的力量。


申新内迁后的一大贡献,就是把一盘散沙的难民、难童组织起来,培育成有文化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成为近代工业的播火者。


结论:“工合运动”和“迁厂运动”同时发生在宝鸡的这段史实比较独特。工合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是由中外人士共同发起的,得到了国共两党、中国民主力量和国外反法西斯国家朝野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坚持抗战和促进中国民主运动做出重大贡献的群众性经济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统一战线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结晶。


工合与申新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他们在宝鸡始终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影响和带动了宝鸡民众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热情。艾黎、西北区办事处与申新共同为工合运动和宝鸡工业的发展留下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艾黎曾评价说“与申新在宝鸡能继续交往是一种‘缘分’”。“情况对于他们有利的发展和变化感到非常满意。不过,这对我们也是有利的”。


宝鸡申新的管理理念源于荣氏企业。李国伟是荣氏企业重要的创业成员,他深谙管理之道,是杰出的爱国企业家。内迁宝鸡后形成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是对荣氏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我们研究荣氏企业文化,深入探讨荣氏创业群体的企业家精神,李国伟和申新团队在宝鸡对荣氏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的实践,占有重要的位置。


2020年11月26日,在申新旧址建立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一期工程开园仪式举行。园内建有申新纱厂内迁史、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历史、宝鸡工业博物馆三个展览区。抗战工业遗址为申新纱厂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在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工业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2021年,又被评为4A级旅游景点,并在国家工业遗产峰会上介绍了活态开发的经验。


申新内迁后形成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宝鸡工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乃至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宝鸡近现代工业的宝贵财富。前不久召开的宝鸡市党代会已把申新提倡的“苦干、实干、快干”,中国工合的精髓“努力干,一起干”的精神,写进了再创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决议报告。 


值此亚布力论坛盛会之际,我们诚邀各位企业家和无锡乡贤到宝鸡参观指导工作。我们愿与各位专家学者加强联系,为深入研究宝鸡这段独特的企业文化历史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