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禹:荣氏兄弟与无锡相辅相成互相缔造

2023/01/10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过来做这个讲座。今天的主题是“创新”两个字,我感觉我自己也有两个创新:第一,我本身是学历史的,今天我站在这里讲商学讲堂,这是第一个创新。第二,我曾经是研究民国政治人物的,现在让我来讲荣氏,我觉得从内容上也是一个创新。我们做企业的都知道创新是允许失败的,所以今天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讲荣氏兄弟讲得不好请大家原谅。


今天我讲的主题围绕的一个大的问题:为什么无锡能成就荣氏?第二个是为什么荣氏能成就无锡?我们可能也会带着几个问题,比如为什么荣氏那么牛?因为荣宗敬在1933年60大寿的时候,他很自豪的说过一句话,他说“如今的中国人有一半是吃我的、穿我的”,他为什么那么牛?做牛人容易吗?我们在想他的企业创办那么大,有没有爆过雷?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来?和现在的一些企业也发生爆雷,是不是一样的情况?我想在历史上可能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近代的江苏在工商业方面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比如说红顶商人盛宣怀,状元实业家张謇,苏州有火柴大王、水泥大王刘恒升,南京有化学大王范旭东,无锡有丝茧大王薛南溟,薛寿萱的父亲、荣氏兄弟就是最有名的纺织大王、面粉大王。在这些大王里面,真正称得上民族资本守护的就是荣氏,荣氏的成功让我们从中似乎可得出一些结论。


我今天用非常简短的时间讲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无锡具有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一些条件。第二,荣氏兄弟创办民族工商业的一个情形。第三,荣氏兄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第四,对于我们做企业的启示。


首先,无锡这个地方非常独特,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出名,看无锡的历史,从明清时期开始才稍微有点名气。但是无锡这个地方非常独特,它可以创办民族工商业有几个条件,第一它具有非常有利的交通条件,无锡地处长三角的物理中心,北倚长江、南靠太湖,关键是有一条大运河穿城而过,这也造就了它非常独特的地理优势。再加上近代以来自从上海开埠之后,沪宁铁路通了车,再加上锡澄公路通车以后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也因为它靠近上海,很多人到上海去闯荡,闯荡一番后,要么回到无锡办厂,要么把无锡的人带到上海去。这也使得无锡有过很多很成功的地方。比如,在1936年,无锡有工厂315家,这个厂的数量大概只占全国的第五位。但是它的生产总值却占到了全国的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就那么一个小县城,不包括现在的江阴和宜兴。如果按照人均的GDP,那个时候无锡就已经可以算做第一了。有人说无锡是“小上海”。为什么叫“小上海”呢?我的理解是上海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无锡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


第二,无锡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我们看无锡的文化叫吴文化,自从泰伯奔吴以来,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在江南就实现了第一次融合,融合之后无锡很快就从“断发纹身”的野蛮时代逐渐进入了一个文明时代。从那之后无锡慢慢由武及文进行了转变,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搞企业、要发展生产,必须是把知识放在第一位,无锡的重教的传统一直是非常厉害,尤其是在科举考试制度以来。


大家看到在明清时期,书香望族都是崇尚读书的。像荣氏先祖中的荣汝辑就说到“读书为族中第一要务”。这是我想讲的关于读书的问题。


第三,无锡具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这个地方不一般,大家都经商。经商的原因是因为有大运河,如果没有大运河穿城而过也许可能经商没那么方便。全中国运河穿城而过的只有无锡,所以运河两边为经商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在明清时期无锡就成为了四大米市之首,也是全国有名的布码头、丝市、放款的码头。包括一些读书人,比如东林先贤他们也崇尚工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士民社会,所谓士民社会的士农工商,士是地位最高的,商是地位最低的。但是在无锡不一样,无锡认为你经商可以跟读书有同等的地位,有同等的出息。   包括无锡也有很多读书人,比如薛福成等一大批人,他们到国外见了很多世面,但他们也非常崇拜商业,亲自创办这些工商业,所以商业文化底蕴非常得深厚。


上述的三个原因,是无锡在创办现代企业的时候具有非常有力的条件。


二、我们在看 荣氏兄弟创办民族工商业的一个大体的情形。


荣氏兄弟应该说他们自己也具有先天的经商的一些基因,我们所有讲的基因,实际上在整个无锡有很多人家都具有这种基因,有基因的经商的家族比较多见,荣氏其实也一样。比如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他们就做一些小本生意,知道怎么去经商。


荣氏两个人,荣宗敬读书很聪明,荣德生读书一开始入门相对差一点,但是人也非常得聪明。这两个人实际上都可以走读书之路,但偏偏没有读书,十四五岁就辍学开始经商。他们到处打工,见识比较多一点,在1896年2月份在上海创办了广生钱庄,这是他开始经商的第一步。在创办广生钱庄的过程中间,赚了第一桶金,后来就发现,第一钱来的太慢、第二中国受外国欺负,我应该怎么来改变这个局面。所以在实业救国的大潮面前,他决定要创办实业,就跟国计民生相关的,一个是吃、一个是穿。凭借他自己独特的的观察能力,发现面粉行业比较赚钱,因此创办了面粉厂。1900年开始,创办了第一家面粉厂-保兴面粉厂,后来改为茂新面粉厂。这个创办的过程我就不进行描述了,我所讲的是他慢慢就创立了一个品牌,这个牌子就叫“兵船”牌面粉。而且这个面粉业也发展得很快,到1922年8月份,荣家有茂新4家、福新8家面粉厂,面粉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29%。基本都是荣家的天下。继荣氏在创办面粉厂的时候,1915年在上海创办申新一厂。当时为什么创办申新,这里是有很多的故事要讲,我们在这里不讲了,但是我们知道人家通过不断地经营,最后把企业做的越来越大。到1935年的时候扩大到了9家纱厂,占有全国纱锭总数的20.6%。荣氏兄弟用了十几年时间,很快从一个钱庄的学徒到把企业做得那么大,兄弟俩的默契配合让他们成为了商业的巨头,这也得力于尚德务实、精益求精的传统江南儒商的特质。但后来抗战爆发,荣氏的企业遭到了浩劫,大部分企业都被炸掉了,损失很大。但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荣氏开始进行企业的西迁,主要是申新四厂、福新五厂的西迁。完成西迁之后推动了西北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荣家的发展还是历经磨难,并不是那么顺利,尤其是在独特的社会氛围里面,不会那么成功。所以其实遇到很多困难。第一个是关于应对“二五库券”的问题,这是蒋介石在1927年4月炸了南京后,资金紧缺向民族资本家要钱,发行“二五库券”,全部发行3000万元当期国债,要求荣氏认购200万,这个事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荣家觉得我没那么多钱,不打算认购那么多,蒋介石说“钱你不认购那么多,5月1日立即发个通缉令,通缉荣家,查封荣家的财产”,所以在无锡的荣家的家产都给贴上封条,把一家人赶到天井里面哭哭啼啼的。在这种情况下,幸好有吴稚晖跟蒋介石说,“荣宗敬是是本地富户,并无为富不仁之事,所以我觉得无锡人的诸多优点都在他身上,老人家你先放过他吧”,然后蔡元培也是这么说,好在荣家积了很多德,他有很多好朋友,有的是政府部门里面的人,特别是吴稚晖为他做了很多好事。最后甚至说你无非是认购钱,那我们认就好了,然后才把这个通缉令解除。这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事。


第二个事是在1934年-1935年的时候发生申新搁浅一事。荣家的企业发展是靠自己的自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举债,所以债务的问题积累的非常快。我们可以看到在1934年的时候,申新总公司负债就达到了6300万元,它的资产总额也不过是6900万元,负债率超过90%。大家搞企业的都知道,负债率过高,如果在经济比较景气的状态下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一旦经济出现停滞,就是我们所说的爆雷。当时申新搁浅爆雷就是因为有一笔500万元的银行贷款到期了没办法还,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向国民政府求助。政府就说我给你看一下你资不抵债,你宣布破产好了,要不然我就给你进行整理。而且当时政府说我就用300万元把你买下来,你反正资不抵债嘛,就这样想把它处理掉。面对这种情况荣宗敬就说事业部“滥用职权,用心所在,任人宰割的这种事我们肯定不行。所以后来吴稚晖说,如果这么干的话,一旦荣氏企业倒闭,在加上日货的倾销,中国的棉纺织也将会造到灭顶之灾。最后通过多方努力,政府放弃了“收归国有”,很快中国银行和上海银行愿意再次向荣氏提供400万元的贷款,帮他渡过难关,好在1936年经济形势非常好,所以很快恢复过来了。除了1934年爆的雷,1935年申新七厂的拍卖事情是它爆的第二个雷。在创办申新七厂的时候向汇丰银行贷款200万元,1934年到期,结果因为没钱,无法还账。汇丰银行决定单独拍卖申新七厂,当然它是没有资格拍卖的,所以荣家很快找关系通过法院,最终认为这种拍卖是非法的行为。后来汇丰银行就在申新七厂上面贴上一个封条,中国的法院再在汇丰银行的封条上面再贴上一个封条,就是告诉你:你不能这么拍卖。可是汇丰银行又是英国的银行,所以它坚定地要求拍卖,最后以是非常低廉的价格拍卖给一个日本商人,荣家后来通过不断地努力、争取,最后还是找到跟他们进行谈判,在各方的关心下,最后汇丰银行取消拍卖,把还钱的期限延长到1940年。将八厘的利息减到七厘。好在荣家在1936年马上就赚了大钱,把这笔钱也还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营企业主体爆雷的问题,我想这个爆雷实际上对我们的企业也许会有一定的启示。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荣氏兄弟我们看到他们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彰显了一种工商文化特色。我觉得他们之所以成功有几项:第一,就是主动进取,开放包容,永立时代潮头。始终要站在最前面,这种进取的精神在荣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旦有机会他就不放过,一有战争的时候荣家立马就将他的产品打到东北。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荣家迅速地就扩大了他的生产。在出现抵货运动的时候,荣家利用抵货运动迅速地发展国货,从而树立民族品牌,每一次关键时刻荣家都抓住了机会。 大家都知道整个无锡棉纺织业,无锡有三大产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缫丝业,这三大产业之间,我们看到行业与行业之间有竞争,但是无锡的产业基本上是属于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所以使得整个行业他们采取是一种错位的竞争比较多。第二,是勇于变革、大胆创新,保持内在的竞争力。荣家创办企业有个特点,就是在金融管理方式上喜欢采取超常规的方式,无论如何就是要努力做大、做强、做精。在借钱方面只要你敢放款我就要敢借,只要你的厂子敢卖我就敢买。这种模式类似于一些企业的大举收购扩张,在有一段时间好像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我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超常规发展,企业里面的发展,大概也需要这种模式。而且他大胆的引进生产技术和更新设备。所以荣家在创办企业的时候,第一,经营管理方面一定是保持最先进的模式,有利于它企业的生产与管理。 第二,他始终在制度方面可以敢于大胆革新,比如改革工头制,在厂区设立劳工自治区来改善劳资关系,工人在自治区里面进行自我管理,吃饭不要钱,生病了也不用交钱(除了花柳病需要付钱,其他病都不需要付钱)所以企业员工对荣家的企业非常具有向心力。第三,创立品牌,有了品牌你才能让这个企业历久弥坚。我们看到荣家兵船牌的面粉,它的出口在华商里面占的分量是非常大的。而且它是、不惧外国人的竞争。第四,作为企业家,它特别强调义利兼顾,荣家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进行紧密的结合,他们关注民生。比如:荣氏兄弟在赚了第一笔钱之后,就是主动造福桑梓,回馈社会,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他投资教育、修路架桥,所以以荣家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企业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锡的商人们,大概都有相同的意识,这也推进了无锡的近代化进程,无锡能走到今天,跟他们的奉献具有密切的关系。


四、弘扬荣氏工商文化的现代价值


我觉得在当代我们应该弘扬荣氏的工商文化的现代价值。第一,继承它的内核,塑造工商名城的气质。我觉得不能讲第一工商名城,但一定是工商名城,工商是无锡鲜亮的底色。无锡是因工商业而崛起,工商文化反过来又辅佐、哺育了无锡继续向前推进。


第二,就是创新。创新是所有进步的灵魂,企业家也需要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各方面的创新,包括我今天讲课的创新,创新允许失败,但是不创新永远失败。所以必须把创新摆在第一位。


第三,履行社会责任,共筑锡商梦想。以荣氏兄弟为代表的近代无锡实业家们,他们的确是义利兼顾、饮水思源的处世原则,所以才造就了他们长期以来被世人所怀念。当今时代,我们的民族企业仍然不能回避义与利的选择问题,义利并不是必然对立,义也是一种利,只不过不是一己私利,而是整体的公利。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企业家应该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与强烈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荣氏兄弟从创办企业开始就立足于无锡。无锡为荣氏企业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无锡深厚的工商文化底蕴造就了荣氏的成功,荣氏企业的成功与无锡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他们是互相成就的。荣氏也只是无锡民族工商业里面的代表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无锡的民族工商业,荣氏兄弟取得一定成功之后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改造无锡,包括修路架桥、创办教育等水会公共事业等,改善了无锡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使之进一步适应民族工商业发展,推动了无锡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可以说荣氏兄弟堪为企业家之典范,有一大批民族企业家他们也是这么去做的,他们也是百余年屈辱历史的见证者,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缔造者,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亲历者。所以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们,能够充分地吸取他们经验,大胆地去创新,做大做强做精,树立品牌,然后走向世界。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