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以“全球化”破“逆全球化

2021/06/23


近几年,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调整和分化,这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破局突围,我结合TCL全球化的经验和大家交流三方面的内容。


一、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中国正在以有力措施应对,努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目前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遏制打压中国,通过发动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等多种方式削弱中国的发展趋势。


上一任总统对华贸易和科技、金融的限制政策还在延续。同时,拉拢西方国家打群架,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围堵和舆论攻击。这种逆全球化的行经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多重冲击,造成各种不利的影响。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例如加征关税,对中国企业和美国的业务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加了对美国的出口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很多人问我,加税是不是美国承担呢?其实对中国产品在美国经营来讲,加税成本是由我们承担的。但是来料加工,就美国的产品在中国生产,这一部分关税美国企业是要承担的。前一个为什么要中国企业承担,理由很简单,你的东西进入到美国市场,我们的客户买TCL的电视和买三星的电视业务性质是一样的,但是我买你的电视,你要额外增长7.5%的关税,让我来承担不合理,所以我们的价格是美国的交货价,对其他的客户也一样。所以原来有一些我们给客户交付,为了提高效率,在中国口岸交付,后来他们都改为按照美国到岸交付,加的关税如果是中国产品都是中国企业要承担的;如果中国为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他就要承担关税。比如我们给美国一些公司,谷歌、Facebook生产产品他们就要承担关税,这样我们就承担很大的压力,要求6-12个月必须要产地转移出中国。


所以在这种压力下,中国企业对产业链进行重组,我们把一部分输美的生产能力必须要转移到海外去。在这一次贸易战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我们原来在墨西哥有一个工厂,在2019年就感觉到这个趋势会持续,我们就启动了一个新的工厂,现在我在墨西哥有两个工厂,同时增加我们在越南工厂的产能,慢慢调整,输美调整为墨西哥为主、越南为辅,这样一个供应节奏。这样对国内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第。


第三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一些技术领域,在专利、技术研发、重要装备对中国有相当的优势,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些“卡脖子”的节点,在压力之下,很多“卡脖子”的技术点和产业点我们会逐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的解决时间会比较长。比如说高端芯片,我个人估计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至少要5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技术封锁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依然是很大。


为应对复杂的局面,中国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发力,所以我们提出双循环,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针,以打破这种封锁,并通过国内加大深化改革开放,营造一个更加开放有影响力的环境,来促进中国市场的开放,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在中国国内中央政府也在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中央关于经济政策的阐述当中,有一条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保持制造业在中国在GDP中的比例,要基本不变。这一点为中国的经济格局奠定了一个大的基调,目前在经济体量上全球排第二,第一是美国。但如果我们把制造业拉开来看,其实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制造产出占全球制造比例是28%,美国只有16%。所以中国的经济未来发展战略很清晰,我们要保持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要保持我们制造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另外,这一轮“逆全球化”它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我认为它是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趋势。任何经济活动背后还是靠市场力量去驱动,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个相对比较优势就需要通过贸易、通过交换来产生,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本的格局。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所以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就是全球的贸易规则将会有一系列的调整。所以这也是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特征。


二、TCL全球化的历程以及在新起点下的全球领先战略


TCL 1999在越南建我们的第一个工厂,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TCL以成本、效率、质量的优势取得国外品牌加工的订单,积累了原始资本和工业能力。

在开拓阶段,创立TCL品牌,培育自主经营体系,稳定国内市场,发展海外市场。

在国际化阶段,不断提升海外经营能力,从效率成本领先到形成产业资本及核心技术优势,从国内经营扩展到全球化经营。


2018年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中国出口产品被加征关税,美国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我们的业务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让利保市场的策略。美国市场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大市场,美国消费产品的进口关税要比欧盟地区低,所以之前我们对美国出口是以整机出口,对其他主要国家市场出口原来就在当地建立起产业和供应链,譬如说欧洲,对欧洲的业务一直以波兰工厂来作为生产基地;这种变化就促使我们调整供应链,在墨西哥建立我们的第二个产业基地,在海外一些产业基地重新规划、调整,来加强我们对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2020年由于疫情,我们海外业务逆势增长,海外营收做到804亿,占我们产品销售收入的53%。去年品牌电视海外业务的增长达到27.5%,其中在美国市场,我们的增长是达到25.4%。当然,这是有代价的,因为2019年年底关税延伸到彩电,就是第三批加税,到2020年我们美国业务出现亏损,是因为额外增加了关税造成的。今年我们在美国市场会做到基本持平,这是我们产业、供应链做了调整之后。但是这个利润总体来讲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今年1-4月我们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其中海外业务的销售增长是超过30%,这得益于我们经过多年奠定的海外竞争力的基础。


我们全球化经营的改变:


第一,从出口产品转型为全球产业布局,建立更完善的全球供应链。近几年,TCL不断完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布局,在印度、越南、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多国新建、扩建了多家彩电整机模组以及光伏电池工厂,以北美为例,2018年中美贸易风波之后,我们开始扩建墨西哥彩电工厂,随着海外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的调整,TCL出口美国的彩电在海外工厂的制造比例在去年底达到了36%,近期是超过50%,到今年底将达到70%,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关税影响,明年我们更多在墨西哥、越南和其他基地的生产,输美产品将会达到90%以上。


第二,是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布局全球研发体系。TCL目前在欧洲和武汉、香港、广东地设立了人工智能及半导体显示技术多个研发中心,在美国西雅图、硅谷设立了2个研发中心,研发先导性的创新技术。2020年TCL战略入股日本JOLED公司,在喷墨印刷OLED领域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在材料、装备、工艺、产品等环节开展对下一代印刷显示产业链的生态建设。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TCL牵头组建了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等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我们力争在技术领域从跟随到并跑,再到追赶、超越,要在未来几年取得下一代显示技术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同时探索人工智能、5G和工业互联网在产品及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


第三,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开拓新的产业赛道,提升企业竞争力。去年我们做了两个大的并购,一个是收购中环集团,进军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硅片产业,将全球化经营的经验嫁接到中环半导体产业优势,这个整合对我们来讲是开拓一个新的赛道,但对中环一个传统的老国企是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中环半导体刚刚公布今年一季度季报,我们销售收入增长65%。同期利润增长了一倍多。


今年中环半导体提出了效益倍增计划,我们希望我们的目标、销售收入和利润都要实现倍增,这是具有很挑战的目标,但是我有信心这个目标达成。这也反向印证了,企业通过改制,新的机制、体制带来的这种发展动力。在这里,我也特别感谢,我们的彭秘书长,在我们这个项目改制当中给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们在去年收购了三星苏州的液晶显示工厂,三星同时宣布,他们会战略撤出液晶显示产业,他们在韩国两个工厂在今年也会关闭。这个事例也反向印证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在2010年我们开始进入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时候,刚开始进入液晶显示行业,三星是我们的标杆,经过十多年,在这个产业领域实现了追赶、超越。回想这个历程,很有意思也挺自豪。


通过收购韩国三星的苏州工厂,扩大了我们的液晶产能;同时我们在深圳(第二条)11代线的建设爬坡,以及最近宣布在广州在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产线,将能够进一步强化我们在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是锻长板、补短版,助力中国产业链自主可控。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科技战的本质,是对高科技产业主导权的争夺,为补齐国家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关键性短版,应对全球供应链的变局,TCL已经投资10亿元建立了TCL半导体控股平台,就是TCL微芯科技,这10亿元是我们第一个阶段的投资,未来我们将在集成电路设计,以及集成电路芯片、器件方面来加大投入,在这个产业领域来建立我们的竞争力。


三、TCL全球化经验对中国企业的企全球化的启示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既带来风险和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是一条充满风险与挑战的道路,TCL作为先行者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


第一是中国企业要敢于走出去,也必须要走出去。制造业是有相对比较优势,刚刚我介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28%,制造业巨大的产能单靠中国市场是消化不了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要在全球化经营方面取得突破,这一点在战略上大家要有坚定的认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要坚定地推进全球化业务。


第二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将全球化和本土化进行结合。以前我们是卖产品出去,更多是国际贸易,近十年全球化增长更多是要靠走出去真正建立起全球产业链布局,要把我们的前端深入到目标国家,发展我们业务的同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有贡献。这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格局。


我们如果是把工厂,把制造、销售、服务,甚至在产品设计都深入到当地的国家和市场,关税的壁垒和贸易保护的壁垒就能够突破,而且无论全球经济格局怎么变化,对我们在当地的业务影响都很小。这也受到所在国的欢迎,我们进去就像当年我们吸引外资进来一样。这一种业务模式的转变理论上来讲,对中国经济的总量,中国的出口会有影响。但实际上在推进这种战略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蛋糕做得更大,这个影响就是可以避免。我还是拿一组数字,去年我们的出口是20%,我们的海外业务是实现28%的增长,我们海外的业务也差不多实现这个比例的增长,这个是有差别的。我们海外业务是以我们在当地的生产销售的数额算的,我们的出口是中国的商品出口到目标市场,所以我们把蛋糕做大,实际上我的出口依然和我们的海外业务销售保持同步的增长。


第三,加强研发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升级,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来建立我们的竞争优势,早期中国制造业更多的是在中低端建立我们相对的比较优势,未来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我们会发现中低端产品有一部分它会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中国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优势一定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我们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多的是向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战略新兴产业去转型,并建立一些高科技发展的新赛道。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着冲击,全球产业格局在加速重构,国家的竞争实际就是经济的竞争,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中国企业要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趋势、新变化,加快和优化全球化产业布局。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经济全球化当中进一步巩固我们的竞争优势,实现我们企业从中国企业向全球化企业、向跨国企业的转型。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