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立:如何搞好“新冠疫情的新常态”?第一,顶层设计。第二,基层的落实。

2020/09/21

如何搞好“新冠疫情的新常态”?刘远立表示,第一,顶层设计。第二,基层的落实。

  他指出,影响个体或者集体的成效的高低有三个关键因素:能力、动力、压力。能力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刘远立总结了疫情防控需要具备的“科研能力、人才队伍的建设、医疗救治的能力、监测预警的能力”等四个能力。

  一是科研能力。我们知道最终战胜这个疫情的终极武器还是科技。我们国家现在科技的力量虽然有进步,但是我们协同创新的能力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科学家单打独斗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要加大我们协同创新的研发的能力。

  二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办一批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

  三是医疗救治的能力,包括从国家区域到基层的平战结合的能力的建设。现在我们应急的能力比较强,整个新的救治能力突出的一个核心词是平战结合。平时我们治疗,一旦疫情来了以后,迅速我们的公共场合可以改造成一个方舱医院,像“平战结合”的新的设计要纳入到我们整个新的能力建设当中。

  四是未来我们怎么能够有效地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就是我们智能化的监测预警的能力。

  这一次的疫情为什么叫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刘远立讲了一个小故事“我的好朋友,中国疾控中心的主任高福院士在一年前还信心满满地说我们SARS类似的事件不会出现,因为我们有一个世界上投入最大、最完善的网络直报系统,就是你出现了新发传染病,理论上讲乡镇卫生院以上的机构都可以直接报告,我们的疾控中心的专家组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就可以发现。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任何系统设计得再好,还是要靠人来报的,只要是人来报,就有可能有成本、有差错,就会受到我们人为的影响。在新的监测预警能力的建设当中,中央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要建立智慧化的预警多点触发机制,也就是说不是一个点,不光依赖于人工的上报。在座的各位大家都知道大数据的威力,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发明了健康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