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刚:算法医学时代的到来

2020/09/16

田源主席跟东升董事长最钟爱的是大健康,我看每次亚布力论坛他们两位主席参加的分论坛一定是大健康,确确实实未来几年当中最关键的一点,医疗占GDP比例现在只有6%,美国太多了,大家认为18%个点太多,但是西方发达国家10-12个点,所以很自然大家认为未来大健康会从6个点到10个点。但是增加的4个点的钱到底是花在看病上?


还是一定比例合理分配预防方面会决定中国人活多久,质量活多高,中国长寿经济的时代到了。确确实实过去几年保险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因为全世界医疗服务如果都是靠自费的话,它是做不大的。中国未来确确实实像爱康国宾做商业化私营的医疗机构,纯粹靠自费的,它的增长是有限的,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我们中国的医学,我们看医学的历史,我刚才看了一下,在公元前中国第一本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诞生到东汉时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医到现在差不多有接近2500年的历史,中医那么多年实际上它的诊断方法是没有变化的。但是现代西医从17世纪晚期英国人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组织开始更多的借助机器、仪器设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诊断疾病以后,包括麻醉,借助仪器以后,确确实实医学往前跨了很大一步。


但是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我觉得算法医学的时代到来了。中国的算法医学可能比西方更为紧迫,衡量一个国家医疗资源的多与少,其中一个指标就看医生在1000个人当中的比例,1000个中国人注册医生的比只有2个人,美国是2.7个,欧洲一些国家,像德国、瑞士3.3。


但我们医生能借助AI、大数据,能够帮助他更好的正确的诊断以后,更好的管理以后,确确实实就可以把这些最好的医生经验可以放大,这样像大健康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在过去几年当中,大健康产业发展起来,我认为里面制约的因素就是中国缺医生,为什么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说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就是允许医生释放出来。那么医生、艺术家、艺人都是特殊人才。之前一个制约的因素就是以前不让医生流动,但是现在说允许,但这些医生还是不敢公开的在外面多点执业。要解决这些问题,用人工智能的AI就可以,包括这次在新冠抗疫当中对这些新冠病人的CT片,是应用了这样的技术。


像我们爱康国宾一年做700万人-800万人的体检,其中一个项目叫做眼科检查。我相信每个人都做过体检,传统的就是眼科医生帮助你看一下。我们在两年前引进了一家专门做人工智能眼底筛查的公司,我们在爱康100多万人用这样一项服务了,在眼底镜的时候拍两张照片,数据就到云端了,这个结果是出乎我们想象的。我们做了100多万人,就发现里面76%-80%的人都是有异常的,其中39%的人眼底血管都已经异常了,里面30%的人他的眼底黄斑部位有异常,8.6%的人他的视神经,包括青光眼方面的一些症状已经异常了。一方面是手机的应用,第二就是传统对眼睛的管理是什么呢?看不见了、有问题了,就到医院里面去。以前我们讲健康管理预防占的比例只有5%,95%是跟临床相关的,有了症状以后。但是有了AI以后,当你还没有临床感觉的时候就放大了,我们非常惊讶的发现两个脑瘤病人,一个29岁,一个30岁,在我们这里做眼科检查我们发现它的视乳头重大,这是脑瘤的典型症状,提示他一定要去做检查。一个人去了天坛医院,一个人去了宣武医院,这两家北京顶级的脑科医院。然后检查下来,传统的CT磁共振一上就是脑瘤,手术都做完了,医生非常惊讶,说你怎么知道的,因为他没有任何症状的。


在AI出现之前,中国14亿人口,4万个眼科医生,顶级眼科医生多少呢?只有大概1000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AI就学习1000个顶级眼科医生的经验给放大,就是复制了,当然这个技术不是我们的,这家公司在全世界比赛都排第一名。我现在讲的就是AI在我们的体检领域当中已经不再是未来时,已经是现在时了。


所以我举这例子是说,我们在一个算法医学的时代已经进入中国了,在过去的七八个月当中,在线医疗服务的应用非常高,我们说疫情过去以后是不是还要回去?对医院的院长来讲他希望最好跟外面不要连接,在我的院子里面我说了算。但是到底能不能回去?我认为回不去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病人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因为医院是最大的感染源。所以我觉得疫情以后,我自己觉得就医的方式会改变。第二个来说,医生如果最早懂得用这些人工智能、大数据,他最快能成为名医。


我觉得医生跟AI的关系,相当于飞行员跟导航系统。以前开飞机最早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的导航系统,所以他也飞不了那么远,也不会那么准。那现在这种最先进的飞机都是全自动化的,飞行员在上面只要监管着就可以。所以我想我们那么多年当医生是没有导航系统的,靠经验,如果有AI系统成为医生的导航系统,他一定更精准,更能成为名医。我就分享这几点,就是我们看好未来医学的发展。谢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