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政华:创业者应永远追逐最早的梦想
2019/08/26
以下为演讲全文:
分享以前,主办方跟我讲能不能少做些宣传,其实我不是来做公司宣传的。讲到能不能有一些榜样的力量,其实我还谈不上是榜样,在座很多人肯定都比我优秀得多,企业规模做得也比我大得多,我更多的是分享自己成长路上、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我很早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关键是兴趣,特别小的时候就很喜爱互联网,当年我第一次登上《青年时报》的报道标题是“18岁”,一整版的报道,其实是做互联网的事情。
正是因为基于兴趣做了这个事情,确实比较有幸,我是最早一批加入到阿里巴巴的人,我在阿里待了七年,刚进阿里巴巴没多久,阿里巴巴的一位创始人就跟我谈,他说我们今天要做一个产品,叫支付宝,说你要不要去试一下?其实那个时候大家对支付宝完全没有概念。我觉得做To B业务,更多是做销售类的,我可能优势并不明显,而跟互联网结合,做一些新的事情可能是一个机会点,所以我就去了支付宝。我进支付宝的时候印象很深,只有几十个人。
我总共待了七年,走的时候大概3000多人。我在支付宝的时候收获很大,这是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由自己探索出来的路。我印象很深,最早我们跟客户宣传支付宝的时候还要打电话,支付宝没有什么盈利,打电话说:“你好,我是支付宝公司。”本身我是南方人,口音不是那么标准,客户说:“啊?你们是吃不饱公司?”电话就挂了。
但是从那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个人的收获和成长是很大的。今天你想到支付宝可能更多想到的是电商领域,其实我们最早做支付宝的时候,因为支付宝最早是To B的,并不是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它为淘宝服务,只是作为淘宝的收款工具,所有外部开拓的商户都是从采购切入的,最早我们开拓的商铺是成人用品。
大家觉得网上什么东西容易买?两类:一是游戏点卡;二是成人用品,因为不太好意思去线下门店买。那个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的行业开拓,我觉得我的成长也是在那个时候,因为你在中国找不到前车之鉴,我负责过公众事业的行业、通讯等等一大堆的行业。
2007、2008年的时候,我有一次和淘宝的一个同事出差,理论上从内部职级来讲可能我高一些,下飞机以后,淘宝的同事已经被豪华车辆接走了,我们还默默地在排队打车。这个时候我会去思考,为什么同样公司,做不同条线的产品,差距会有这么大?
其实那个时候互联网做To B的气氛还没有出来,认知更多的是To C的产品。我就想支付宝能做什么To C?在座的都是年轻同学可能没感觉,支付宝可以在线完成水、电、燃气的各种缴费,但是在2007年之前,基本上所有的缴费是要去银行办一张卡,绑定这个卡之后才可以扣款。那个时候我提出来支付宝要发展一个战略,叫“聚生活”战略,把生活的场景聚集在一起,把支付能力散出去,所以支付宝第一个To C从战略和业务的负责人,包括整个架构搭建的是我。
今天回顾来讲,我自己的收获,如果在早期,今天很多人愿意去大平台工作,但是我觉得不一定,有可能是在平台的早期,你自己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一些尝试和创新的事情。
回顾支付宝的七年经历,确实从一个小兵涉及了很多行业以后,也是因为有了这个经历以后,在2012年的时候百度来找我,谈了大半年以后,最后我加入了百度。大家今天看到的,当然已经改名了,不叫百度钱包了,有百度的理财、百度的支付,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和负责人是我,我进百度的时候,从这个团队不到10个人,我离开的时候差不多1000人的规模。这个时候我的收获是什么?原来你是一个螺丝钉在做事情,今天一下子把你放到平台的聚光灯下,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家聊百度所有任何的金融业务,无论是理财、保险等等,都在我这里。
主持人刚才的介绍,我从行业来讲,应该是空降到BAT当总经理的,当时算是最年轻的一位。我自己觉得,到大平台的收获是什么?其实你的思考结构化和体系化的能力要加强,因为你做这些事情是解决问题,但是到大平台更多的是把结构的对象拿出来,因为各种问题会有很多同事配合你解决。
这个过程当中我比较有幸的是百度当时还有一位叫张亚勤的人,负责国际化,我汇报的时候有幸成为中国最早一波在海外看国际化和中国科技落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激发和萌芽了我今天创业做这个事情的一些想法。
下面讲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可以做的事情。我后面快速给大家讲一下,如果大家今天做一件事情,需要跟以前不同,需要具有哪些能力和做哪些事情。我在百度是负责海外推广移动的业务。国外有很多基础建设没有国内这么强,我指的是除了欧美以外的其他国家,东南亚、非洲这些国家。我们这代年轻人,我觉得大的机会肯定是跟互联网、科技有关的事情,因为你再跑到其他的国家做一些传统的基建类等等场景,不是有这么大的机会。但是在海外做的时候会发现一大堆的收付款的问题,因为你不可能只在海外做一个场景的信息化服务。
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我看到了很大的机会,跑到全球去,中国第一个科技类应用是什么?我认为是支付,大家是认同的,全球除了美国和中国以外,很多国家的支付技术不是这么强,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这样足够多的研发人员。这也就回到一个事情,大家做事情,如果不是具有特别好的国际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就要思考如何把中国的优势转化出来。
这个时候讲的是全球的IT工厂,我认为会比印度的评分更高一些。这个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机会是去海外帮助这个国家构建他们的阿里Pay这样的公司快速成长,从我们公司来讲是做它的互联互通的网络。
巫天华我很了解,他非常成功,我们去年一年更多是在做探索和摸路的事情,今天全球化的形势跟以前完全不同,特别是像做一些跟金融有关的内容,海外对你的观点、看法是非常敏感的。
我分享一下我们做哪些事情可以供大家参考。第一,你先保证把创业这件事情做成,并不一定要证明你自己,事情做成很重要。
第二点,今天大家发现在做业务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互联网是无界,可以做全球的业务,但是你会发现跨国以后有两件事情很难:1.收付款;2.总体资金运行效果。所以第一,今天创业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只是中国市场不够;第二,要很好地关注资金的运行。
第三点是全球趋势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大家觉得有些事情能简单地做“借船出海”的事情,从未来来看不是这么容易,因为每个国家只要是对它金融和数据有关的内容,一定是本土化发展,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我举例某一个支付公司,海外的服务商有很大的机会,本身这个模式不是很新,这是一个渠道模式。第二个,数据,没有哪个国家会愿意做本地化的跟其他国家的分享。
为什么今天对Libra特别紧张?全球以前的支付就是消费网络、电报网和传统银行,这三个网络,我不叫它Mobile,是包含了online和offline这些支付,把这么一个网络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这个网络出来以后,再往后走背后就是清算体系,如果全球足够多的覆盖都是因为你这些提供的,确实会对货币有一定的冲击。回到前面,如果有货币的支配权,在全球的发展情况会是如何?全球的支付链条其实非常长,并不会因为大家今天看到会是Libra,或者等等虚拟货币情况的出现,产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实还是有非常大的生态过程。
时间关系,我快速地回忆一下自己的分享:
1.不管做国内还是国际业务,都需要用国际的先进的金融系统去打造你的相关企业,大家看到中国在发清算牌照,意味着海外的金融科技公司会到中国做清算。
2.要用内外两个方式做国际的标准合作,不能只是一个中国标签的公司,启动的时候就要非常国际化。
3.从创业或者从企业来讲,可能大家觉得自己成长得还不错,但是你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的骄傲,在国际上做事情的时候要不卑不亢。
4.永远追逐你最早的梦想,就像我最早喜欢互联网一样,我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从创业来讲的话,一直做支付的年轻人,我觉得应该我算是为数不多的。
时间关系就分享到这里,更多的时间留给后面优秀的年轻的朋友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