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嘉:市场估值逻辑

2019/03/25

       大家会不会去抢一些头部公司,把这个估值变得很高?我观察是这样,就是说这种抢的情况在硅谷也有,但是非常之少,相对来说这些风险投资公司从红杉、KP,包括我们大家判断一个项目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包括我和志勋看过一些项目,我们背景如此相同,但是我们看的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在美国不太会出现一个项目大家都去抢,或者去头部。这个情况很少,整体来讲很少。

       当然有一些后期的项目,比如说有一些快上市的项目,如果再开一轮,大家闭着眼睛就往里投,早期的基金都是A轮的,最多就是到B轮,这个需要很独立的判断,对这个产业,对这个企业,对技术要有很透彻的了解。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就不太会出现一窝蜂的现象。通常来讲,就是这种估值的不合理都是由一次错误的收购造成的,我刚才提到驾驶软件为什么都这么高的估值呢?就是因为3年前GM收购了一家公司,当时是自动驾驶最火的时候,号称是10亿美金,其实也不知道具体多少钱收的。以后所有这些创业者说,你看他们那个时候就歪歪扭扭的就在旧金山上开了一下10亿美金就收了,我这个技术比他们好,我要10亿美金还不便宜吗?回过头来看这样一个市场估值,可能具体做投资的人,实际上对这个行业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或者有各种各样偶然的因素,也许这个数可能本身就是虚的,里面可能有很多其他的条件你根本就不知道,然后市场上就有一个期望值,自动驾驶公司初创的时候就可以叫到10亿美金,这个对行业是非常不健康的一种情况。

       还有一个现象,在国内,在人工智能也出现了抢头部公司的情况,这个我觉得是由于什么呢?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分析,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假如你能抢到一家头部公司,比如说滴滴,或者是在美国抢到Facebook、twitter,其实你不管多贵,最后都一定会赚钱的,因为互联网它是一个水平方向的一个公司,2C的生意,它的赢者通吃的特点非常非常强,这个市场上只能容下一家公司,你一旦抢到头部你就一定能赢。但是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头部,拉手网可能我认为它是头部,最后你可能就栽了。为什么人工智能也出现这种公司呢?就是大家不太理解人工智能这次浪潮和互联网的区别是什么,过去抢头部,人工智能能够抢到头部,我也是一样,其实这两次浪潮的特点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讲,就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是一个2C的生意,然后人工智能是2B的生意,它是一个一个深井挖的,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人脸识别,中国是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你说能容纳下多少家公司?光我知道的现在就上百家公司,在中国。为什么呢?

       因为比如说我这个技术,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我有很好的算法,有技术,我把比如说黑龙江整个全省拿下来了,但是黑龙江拿下来了不等于四川拿下来了,你要一个省一个省的公安部去磕,才能够把全省的监控、安防给拿下来,所以它是一个2B的生意,你不可能有一家公司把全国都占了,如果四川公安局的局长是我小舅子怎么办?我肯定能把四川拿下来,所以到最后其实你要拼销售,就是和所有2B生意一样,你是拼销售,技术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问题是中国这些公司除了少数几家公司可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是用谷歌的、用阿里云,那些算法都是一些开源代码,实际上你真正把它剥开了看真正技术最核心的东西并不多,其实最后就是拼销售。所以你到了一个拼销售的市场上就不可能有一家通吃,这时候你抢到哪怕是最好的公司,他也不会是头部公司,像人脸识别这样的市场一定会有5到10家公司,各自占一部分市场。所以这个投资逻辑和互联网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按照每家公司都认为是赢者通吃的话,你就把10家公司的价格推成了1家公司的价格,这个泡沫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核心的错误,就是因为大家对于人工智能背后的逻辑不理解,这是它的最大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