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夏季高峰会于2018年8月24日—26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本届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初心与再出发”。在8月26日的闭幕式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通过讲述他多年的创业心得,分享了地平线自创建以来的不被人理解,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了地平线从“芯“出发,赋能城市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以下为演讲全文:
首先,我要感谢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因为我创业3年的成长历程,也是我参加亚布力论坛的3年历程,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而其实更多的是良师。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亚布力论坛的活动是2016年的冬天,那次我见到了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女士,受教非常多,后来她也成为了我们企业的一位投资人,也成为了我的创业导师,从她身上我学到了企业家精神。昨天晚上,我碰到了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先生和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女士,聊到了很晚,又有了很多收获。另外,我也非常感谢张洪涛秘书长,今天我能回到江西南昌站在这里做汇报,很可能是洪涛秘书长特意安排的,因为我是南昌人。
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分享地平线目前的创业进展。刚才前一位演讲嘉宾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先生是生物制药行业,我后面的演讲嘉宾零壹空间首席执行官舒畅先生是民营火箭行业,地平线是做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我认为这三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点,即研发门槛、技术门槛都非常高,同时也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可能也说明了中国的创业已经从过去十多年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享受巨大人口红利的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核心硬科技的技术突破阶段。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初心与再出发》,所以我要讲的题目是《从“芯”出发,赋能城市未来》。
城市其实是大数据产生和集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的交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交,都会产生大数据。大数据的产生孕育着计算模式的变革,数据驱动的计算使得人工智能成为强需求,也使我们告别了过去的逻辑计算模式。从美国英特尔公司引导的通用的基于逻辑的计算,到现在以及面向未来越来越重要的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计算,使得城市生活更加安全,更加便捷。这里我以交通为例,交通更多的是建立在安全和便捷的基础上的,这背后其实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计算力量的支撑,使得未来交通发展成为可能。无论是智慧城市、楼宇,还是自动驾驶,这些应用背后最核心最底层的能力支撑,其实都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从现在到未来50年的时间,会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而这期间投资算力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2015年7月公司刚成立,我们在融资的过程中,英伟达的股票其实还没有成长,但是通过投资我们,接触到了我们的投资人后,我们的投资人买了英伟达的股票,在过去两年多增长了十几倍,成为全球高科技股票成长的No.1(Number One,第一)。而我认为,这其实只是一个时代趋势的开始。
地平线成立到现在已经3年时间了,是中国第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从创业第一天开始,绝大部分人就很不理解地平线为什么要做这件事。2015年当时AlphaGo(阿尔法围棋)还没产生,深度学习对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一个崭新的名词,那时大多数公司都是做软件,因此当时我们做人工智能芯片时,很多人会认为非常不靠谱。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成长到今天正式员工有800人的规模,去年我们还发布了第一代量产的人工智能芯片,今年我们又在好几个场景做了商业化落地,可是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创业这3年,如果问我有哪些事是超出我最初预期的,我觉得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落地,再到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其挑战难度实际上远超我的预期;第二件事,是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的进展速度,甚至我认为这里面产生的泡沫,也都超越了我的预期。但实事求是地讲,地平线都是一个受益者,因此我们不管发展到什么规模,我们都要回归自己的初心,去思考如何创造价值,如何把企业发展地更好。去年美国英特尔公司领投了我们一个多亿美金,今年8月份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和汽车集团页领投了我们,地平线确实是在乘势而上,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归初心,把人工智能中国芯这件事情做好。
去年,我们第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用在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智能辅助驾驶;另一个是视觉计算,例如主要用于发展智慧城市的视频分析计算。今年我们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方面的芯片产品落地,由于处理器一直坚持“软硬结合”的原则,因此与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英伟达相比,展现出了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我们对软件和硬件的联合优化,使得我们的效率可以做到很高,这里所讲的核心效率就是功耗,即单位功耗能够完成计算量。
当然了,地平线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处理器逐渐为社会所重视。但是,取得这些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社会政策一重视就能做好的,仍然需要企业非常长期的艰苦努力。因此,我希望地平线能够十年小成,二十年大成。地平线的企业文化是耐得住寂寞,平时我也会反复地和年轻工程师们灌输这样的企业文化:如果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就不要来地平线,如果愿意通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来实现大成可以来地平线发展。我们希望再通过几年的发展,争取2025年,也就是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能够将地平线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刚才我讲过,地平线有一个独特的特质就是坚持软件与硬件的深度结合,而其实目前这个领域,全球只有两家公司在坚持通过软件与硬件的深度结合去提升计算效率:一家是谷歌,一家就是地平线。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我认为地平线所坚持的这一原则,在整个行业极具前瞻性。今天,地平线的人工智能芯片在整个城市主要聚焦在三个重大的场景:首先是自动驾驶,它关乎着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它的可靠性要求是最高的;其次是智慧城市;然后是智慧零售。
地平线征程系列处理器,主要是面向自动驾驶。今年年初,我们在美国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的开放道路上进行了实际演示,在车载端实时低功耗地对周围的环境做感知和计算。在美国,我们一直想找到像北京一样的复杂道路场景做实际演示,最后发现还是旧金山的唐人街场景比较复杂。我们在上海汽车创新港还有一个一直在运营的基于地平线处理器的系统,就是地平线智能自主代客泊车。因此可以说,地平线到今天为止已经做在了世界前列。
我们与国际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比,在车载处理器这方面,能够始终以更低的功耗做更多的计算。正是由于这样的高效率使得我们在车载系统上,不用去做水冷系统,因此,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在车载上部署此系统。美国现在一共有600辆四级自动驾驶汽车,分布在美国约6个城市运营,但其中有约200辆四级自动驾驶汽车用的是地平线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英伟达的处理器完成这样的计算,需要用超过1000瓦的功耗,而我们地平线大概只需要110瓦。因此,地平线在2018年将成为四级自动无人驾驶领域全球部署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大家可能会在很多场景下,看到有关密集人群的抓拍识别的视频,这种应用在智慧城市密集人群的抓拍识别技术,用的就是地平线的处理器。存在巨大同之处的是,这个计算不是在服务器端做处理,而是在低功耗的摄像头端做处理。这个处理器将引领人工智能从当前的POC(Proof of Concept,为观点提供证据)阶段,迈向大规模的部署阶段,而最关键的还是部署成本及整个系统的成本。另外,我们还与百丽做一项利用摄像头端超低功耗人工智能处理器去做顾客行为的分析。今年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互联网趋势报告中,两处提及了地平线的技术创新,其中就包括了在百丽的场景下做的这项顾客行为的分析。
地平线的长期愿景是做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赋能者,我们在前端、边缘以及云端去研发和提供算力,进而赋能各个垂直应用场景的落地。我们希望地平线所打造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能够成为各行各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产业落地的好伙伴。作一个赋能者,我们更希望把底层的算力做好,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