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青:国际化是个大话题

2018/09/21

过去的一二十年里,中国企业国际化一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话题。中国的国际化,其实是从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开始的。也正是这几十年的国际化发展,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全球经济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之后,中国企业国际化这个核心话题又重新展开了。


但这几年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也经历了比较多的波折。我们来看数据就非常清楚了,我们先从2014年看起。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国,全球对中国的投资第一次超过了对美国的投资。同时,2014年中国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160亿美元,第一次位列全球第三,这是中国的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第一次如此接近中国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因为以前都是全球的钱投资到中国来,但是2014年中国的钱投资到全球的上升幅度非常快,而且已经与全球到中国的钱接近。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2015年、2016年后中国发生了股灾,人民币汇率在经历较大改革后,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大的数据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961.5亿美元,达到了全球第二,这是中国历史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峰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达到这么高的数据。


2016年因为汇率、中国外汇储备的缘故,中国在资本项下开始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从2016年发改委到国家外汇局等相关部门都有很多管理政策的出台,因此2017年相关数据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而2018年基本延迟的都是2017年的数据,2018年1-7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投资额是652.7亿美元,还不到2016年的一小半。


在国际化大背景的一系列变化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过去,中国的很多企业非常高调地在海外开展房地产、体育和娱乐等项目的收购,但很多公司到今年海外投资显示没有任何的新项目的增加。另外从今年开始,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租赁、制造业、采矿业、批发业和零售业,中国企业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尤其是2017年十九大和2018年两会后,中国国内迎来了一些发展思路的改变和经济上的挑战。与此同时,全球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变化,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贸易战成为了中国当下的头号重要话题。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发展趋势是渐进的,那么在今年将会发生非常大的结构性的改变。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更多地被认为与国家安全有关,中国在美国的很多数据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中国在欧洲的投资,相对比美国要好些,但欧洲也出台了不同国家不同退税政策,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在过去几年的优势在于有比较多的投资,今年1-8月份对外投资数据显示是85.5亿美元,数据虽然不大,但这些项目对投资国的影响会很大。然而从去年开始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的指责,认为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资,是在加剧全球债务。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比如中国投资了一个基建项目或港口项目,对一个小国而言就是一个特别大的项目,会占用他们非常多的投资。中国虽然帮助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给这些项目很多投资和贷款,但如果这些国家最后还不起贷款,就会变成对中国的债务或者中国成为这些企业的股东。我认为这里面其实有很多误会,但也是对中国的一个挑战。


过去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贸易战,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域的企业遇到了一些比较大的挑战。刚才我把过去几年中国在对外投资、企业国际化、中国与全球的态度以及整个背景的转变做了一个简单介绍,是希望接下来的讨论,能够框定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过去中国在全球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今天随着中国和全球关系的巨大变化,中国的地位提高后,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对中国态度的改变,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挑战,对中国企业也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如何应对全球对中国的改变,如何应对中国和国际的关联,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也会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国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