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I的,顶尖的技术人才出身的CEO比较多,这是很有趣的特点。去年我问维嘉,AI的投资热潮和创业热潮已经开始,咱不算原来的科学基础部分,相当于互联网大潮的哪年,维嘉回答我是1994年,1995年才有了资本驱动的热潮。假设互联网逻辑一直是资本驱动、市场驱动、技术驱动三个驱动之间的轮换逻辑的驱动导致,人类社会数字化这件事就变成了巨大的全球平台,这一波AI是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之上重新启动的。前年的热度最高,是资本驱动导致的,就AI来讲中国的技术人才有,基于中国这么重大的场景,和已经形成的大量数据。今年很有趣的两个事,协和基础医院的院长告诉我说,他们签了很多核磁CT的人工智能识别,但最后医生把它们扔掉了,医生认为那些片子不管用。上午刘积仁一直在讲医疗肯定是AI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但这中间从大数据的重新标注,到真正的医疗体系各种要素的打碎重组,谁来做?怎么做?
另外,互联网这波逻辑从技术想象驱动换成资本驱动,最后换来了市场驱动。过去20年可以这么总结,AI是什么逻辑?应用场景和大数据会最后推导出算法吗?纯粹技术驱动跟应用,中国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应用场景,也是数字化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尤其是移动的数字化渗透率,它跟AI的技术短板什么关系?
回到前面的问题,AI会不会重复互联网逻辑?刚才大家讲了半天,还在用互联网逻辑讲话,应用场景特别重要。我补充,中国优势两个,第一是对数据隐私的漠视导致了大数据产业高于全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摄像头,这是人脸识别最重要的场景。现在有一亿五,将来有七亿,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这包括大部分的数据,所有的核磁共振、影像、CT、个人的身体健康所有的数据,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它不会有美国Facebook的官司,也不会有欧洲对世界各大国家关于数据个人隐私法律的全面执行,包括对Google的罚款,从创业者来讲市场环境比较宽松。第二个也是中国的机会,是大量的政府采购和合并性的数据平台。地方政府可以把所有条条块块的数据集中到平台上,建智慧化城市;卫计委可以把所有医院的信息统一,这是卫计委信息中心,就像当年做系统集成的人,搞定条条块块中间集成的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