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国企的董事长。这家国企是一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新企业。下面我讲讲景德镇的时间、空间与人。
讲景德镇最重要的是讲人。我分五个部分来介绍我们的景德镇,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过去。
景德镇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城市,2004年我随我们的政府代表团去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研究所负责人告诉我们,景德镇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
一千年前,宋真宗赵衡给了这座城市一个称号叫“景德”。1278年,忽必烈首次在景德镇浮梁设立了官办机构“浮梁瓷局”。1369明太祖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就是我将要说的景德镇的明清御窑厂。这个御窑厂实际上是一个最早的央企,这个央企是由皇上出资、皇上派人、皇上销售,历经七百多年,这个御窑厂就延续到了今天。这个御窑厂是国宝单位,实际上跟故宫是紧密联系的,它是故宫的一个根。故宫里的爱恨情仇在这个御窑厂都能找到。
例如,明代第五代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他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上,执政十年是景德镇有历史以来最辉煌的十年。他有一个爱好——斗蟋蟀,但斗蟋蟀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史官不能记载,于是宣德皇帝玩蟋蟀长期以来只作为故事流传着。1996年明代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了一批蟋蟀罐,上面写着“宣德年制”,这些传说也因此得到了证实。又比如,明成化皇帝的斗彩鸡缸杯在御窑厂也能找到。因此,御窑厂是一个实证,宫里的爱恨情仇在御窑厂都能找到。
清代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唐英,16岁进宫,曾做过康熙的带刀侍卫,非常有才华,后来在景德镇待了28年。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情怀的人,不但是一个督陶官,还是一位昆曲戏曲家。他喜欢虞美人,《霸王别姬》这折戏首唱者就是他。他有17本折子戏现存在故宫。他在景德镇的28年,创造了景德镇历史上一个新的文化高峰。到1756年他离开景德镇后,景德镇的陶瓷就直线往下跌,直到清末,陶瓷一蹶不振。
清末景德镇陶瓷事业不断下滑,被日本、德国超过,怎么办?我们要学西洋。因此当时景德镇的行政长官写了一封奏折呈给慈禧太后,1903年慈禧太后给予批示,从此景德镇有了公司——江西瓷器公司。该公司的第一代领导人叫康达,至今最后一位领导人就是我,我就是这家公司最正宗的传承人、守望者。所以,景德镇的历史和人是分不开的。
御窑厂有那么多故事,而我们陶瓷公司的故事就更多了。比方,我们曾经为英国女王供过西餐具。194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时还是公主)大婚,蒋介石在我们公司订了一套礼品瓷,代表国家送给英国女王祝贺大婚。三年前,我们景德镇还重访伊丽莎白女王,去看那套餐具。这套餐具是中英关系的见证,也代表着陶瓷在那个年代的崇高地位。解放后,我们公司又创造了新的辉煌。但是事情都是按正态分布曲线发展,有高有低。
1995年,我们公司遇到了巨大的困难,那时我才30岁。当时全国所有国企都一样,员工下岗再就业。当时,我们公司有一个非常普通的打杂女工叫项赛云,只有一个儿子,患了精神病,儿子生了两个女儿,当时只有十来岁。她带大了这两个孙女。在那个年代,下岗就意味着断了生活来源,非常困苦,怎么渡过来的?她坚信着一个信念:把孙女带大,长大后让她们学手艺。到了孙女16岁的时候,她告诉我,她的一个孙女学了釉上粉彩,另一个学了青花分水。这个老太太的两个孙女到了18岁的时候她去世了,完成了历史使命。
所以,景德镇是一个非常有年代、充满人物故事的地方。
第二,现在。
景德镇现在是什么样?
自从项赛云那一批的六万多人下岗,离开了工厂,我们公司下属的四十多家工厂,都变成了半废墟状态。直到2009年,公司才安顿好六万多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要感谢我们的党,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不过,我们劫后余生留下来的这些老工厂、老街区、老窑址都成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2012年2月,我们公司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位教授张杰来到景德镇,为我们这座城市做一个关于遗产保护的规划,从此他就没有离开我们这座城市。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陪伴我们成长,与我们这座城市、跟我们这家公司一起,创造了老城保护的景德镇范例。
但我们把这些老工厂保护下来还不够,现在六万多职工安顿好以后,这些老工厂剩下的不就是一个空房子吗?并不是,景德镇又有一批新的血液进来了,我们称之为“景漂”。现在景德镇90%的人都是“景漂”,除老工厂、老窑址之外的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些“景漂”,他们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我们做了一个项目,叫陶溪川,它是一个代表,是对于一百年老工厂的改造。还有一个项目陶阳里,是以700年来的御窑厂为中心,对700年历史老街区的保护利用。第三个项目是陶源谷,这是景德镇的发祥地,有一百多座窑址,现在被我们保护下来了,窑址就是我们的根。“三陶”就是我们现在要重点打造的项目,为了谁?为了年轻人。
我上次到北京出差,接到来自一个朋友的电话,他从2006年在景德镇考古后就留在了景德镇。他告诉我,他的学生要结婚,订了我们陶溪川酒店的房子。我说,要给他们打半折。因为两夫妇,一个是铁岭人,一个是南昌人,他们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书,在陶溪川相识、创业、摆地摊赚了钱。他们今年七夕结婚,告诉我,他们两夫妇不再会离开景德镇,不再会离开陶溪川,他们要在这里扎根。
我们陶溪川有多少这样的年轻人?登记在册的有8821个,每个月都有人新申请登记。
第三,未来。
景德镇是一座不老的“瓷都”。景德镇要有一个新的姿态、一个新的年轻态呈现给世人,古老“瓷都”的年轻态就是我们的梦想。景德镇是一个有传统的地方,我们希望景德镇的传统是年轻人接受度最高的地方。
有一个长沙小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到陶溪川创业,做陶瓷3D打印,现在获得了深创投的首笔创投资金。他告诉我,他在景德镇可以把这个公司做大,为什么?因为景德镇有非常多的年轻人与他共同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生态,这是一个年轻人未来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