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谈对文旅行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近年来,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以国开金融的实践来看,我觉得文旅绝对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方向。因为中国发展到今天,物质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我们在文化精神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有这么多好山好水,但是文化旅游设施其实相当不好,而且不仅跟发达国家相差很大,跟经济总量比我们差很多的发展中国家比,都落后很远。这方面确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目前很多企业希望进入的蓝海领域。
但是从国开金融的实践来看,这个领域的发展确实很不容易。放眼全中国,真正做得好的、能够做到国际水准的文化旅游项目屈指可数,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认为,因为凡是想做文旅的企业在中国可能都面临“三座大山”。第一,很难得到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第二,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充裕的资金支持。第三,机构企业自身很难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创意运营团队,这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首先,很难得到政府的支持。众所周知,文旅项目看似光鲜亮丽,但投资量非常大,回收的周期非常长,而且要回收还得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要真正把它运营好。运营好都得很长时间才能回收,如果运营不好就损失极大,所以很多企业不敢去做。同时,在做的过程中非常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在规划、土地指标、土地价格等文旅资源授权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很难去跟政府沟通,从而获得强力支持。
其次,银行的融资。文旅要靠长期的运营,它与房地产不同,房地产可能两三年就能有一个循环周期,但是文旅需要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而在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里,真正能够提供十年以上文化贷款的这种长期、大额、相对低成本的融资通道很少,开行可能算是一个主要的融资银行,但是从全社会来看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企业很有创意、很有情怀,但它得不到长期融资的支持。很多企业拿商业银行中类似于房地产项目的贷款来做文旅项目是很危险的,最后身陷其中。第二座大山也没多少企业能翻得过。
最后,企业自身是否具备相关的能力。现在很多企业都想转型,当然,做文旅最具备转型条件的就是房地产企业,但客观地说,房地产企业要去做文旅,也需要做很多内部的革新,要调整团队的心态,要有基因,需要去做创意运营。所以,很多房地产企业要去重新搭建一个文旅的团队,这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好的。
所以我想将来这个行业要发展好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来努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一定要换位思考,要考虑企业的难处,全方位地给予政策支持,不要扭扭捏捏,或者批准后在五年、十年的开发期内不断地调整、变化政策,让企业无所适从。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要看到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要提供符合文旅产业发展的融资的支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讲,一定要下大决心,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