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关乎每个人的呼吸和生存。除了警醒大众和观念启蒙,在探寻雾霾成因和解决之道上,凝聚起了巨大的社会力量。企业是污染的来源之一,同时,企业和企业家也是污染治理的重要力量。参与公益特别是在环保上的行动,是企业家精神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在2018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上,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路明、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任志强、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国、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启强,阳光印网董事长、CEO张红梅对企业家和保卫蓝天的关系展开了深入讨论。正略集团董事长赵民担任本场论坛的主持人。
赵民:这场论坛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正略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民,是本场会议的主持人。下面有请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丁立国先生开场。
丁立国:我认真准备了“蓝天保卫战”这个话题。“蓝天保卫战”这个词是总理去年3月5日提出来的,可见中央政府对整个环境治理的期望和决心。作为德龙钢铁,我们首当其冲,尤其我们所在的省份、区域、地市,压力更大。从2012年十八大以来,全社会提倡“美丽中国”,提倡新的发展理念,提倡绿色经济,德龙压力颇大,因为我们要生存,这是最基础的。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认为除了社会责任和担当以外,我们也找到了很多降本增效的渠道。举个例子,比如水,“南水北调”从我们门口经过,但我不敢用它的水,因为太贵了。我们自己接管道,从山区的地表水库引水过来,处理到可以直接饮用的程度。我们的废水也就可以不外排了。
面对整个行业的治理,我们走出了一条新的模式,我们在推动行业治理的环保模式,推动城市“共生共融”模式,我们很骄傲、自豪,因为我们赢得了尊重。我知道尊严是争取来的。我曾经去往全国、全球的钢铁厂考察,包括宝钢和韩国浦项等,取各家所长,包括脱硫、脱硝颗粒物的排放等,在各个环节上做了很多尝试,虽然成本很高,但走到今天我们终于走出来了。
“蓝天保卫战”,德龙有幸能参与其中,又经过几年的时间摸索出了一条道路。我认为,德龙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赵民:丁主席的话总结起来就是,企业家的尊严是挣出来的,干出来的。下面有请任志强总。
任志强:我认为“蓝天保卫战”这个词,其实提晚了。阿拉善SEE协会2004年就已经成立了,也就是说企业家公益组织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要远远高于国家的决策机构。
2004年的时候,发改委参加国际会议,还在国际上为争取发展中国家有更多排放指标而努力。这样一对比就说明,从那时开始,企业家的认识已经是远远优于国家决策机构或者说管理结构。在他们还认为我们仍处在发展阶段,排放可能是必然的时候,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需要“先污染后治理”的时候,企业家们已经对环保有了充分的认识。应该说,企业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要高于或者是先于国家决策者,他们更多地还是考虑经济发展问题,但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对社会生存和子孙万代的严重危害。
我们这些企业家在最初决定要进行荒漠化治理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荒漠化治理会和全国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但是企业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学习,所以我们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这个发展过程就说明企业家具有公益精神。我们不仅仅要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护这个地球,让人类继续依赖于地球。因为企业家知道,如果仅仅为了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的保护,我们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现在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是要守护一片蓝天,要维护整个环境,只有蓝天是不行的,保护水资源、土壤和动物等等,都和自然循环紧密地连在一起。
为什么企业家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因为企业家是动用和占用社会公共资源最多的人,所以我们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就是因为在环境保护中,企业家是对自然掠夺和垄断权力最大的群体,因此要从企业家做起。实际上,把每个企业家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企业家可以把巨大的能源消耗转换成环境保护,因此所有企业家都应该在环境保护中起带头作用。如果企业家不能对自己对于社会污染的严重危害性有充分认识,且不做自我努力,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每一个普通群众。
赵民:在中国企业家中,有像丁立国总这样做制造业的会去减排,去保卫蓝天,还有像何启强总这样的,直接做清洁能源,将农业的剩余物、废弃物转化成清洁能源。
何启强:因为我自己就投身环保事业,所以我更知道环保有多麻烦。我做清洁能源不是赚钱或者为名为利,这是出于一种良知、一种责任,这一领域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前两年我获得一个较大项目。河北保定有一个很大的造纸工业园,号称“华北纸路”,估计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纸生活用品都在该地生产。在环保管理还没有抓紧的时候,当地每个厂都有燃煤锅炉,污染非常严重。我每次去那,一下火车,烧煤的味道扑鼻而来,直冲咽喉,呛得让人受不了。后来当地抓环保,要把几十个小烟囱都拔掉,但拔掉以后蒸汽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就投资了一家工厂,把几十根烟囱变成一根烟囱,使用超低排放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燃烧技术替代原来的小煤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所以,我深切体会到环保这活儿不好干。
这场论坛的主题非常好,叫“蓝天保卫战”。为什么要“战”?因为保护蓝天,不是顺顺利利就能把事情做好,你还得去“战斗”。当然不仅是蓝天,还有青山绿水都需要保护。
赵民:我总结一下何总的发言。环保事业从大方向上来看一定是对的,政府也鼓励去做,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充满艰辛,有时候必须的忍受亏损,忍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我相信,何总的付出不会白费,一定会有好结果的,它可能会迟到,但是决不会缺席。下面有请艾路明会长。
艾路明:这个题目真的是很好,叫“企业家与蓝天保卫战”。我们看到丁总的企业把环境保护工作推到极致,不仅是自己企业做得好,还在整个行业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我们也从何总的清洁能源产业中看到,环境保护一方面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付出,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在这一领域中有重大的商业机会,这是两种角度。其实我们今天在座的发言嘉宾中有五位都是阿拉善SEE协会的会员,加入阿拉善SEE协会,我们能够充分运用企业家的资源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且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中国总排放量实际上占全球的20%左右,在中国的总排放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约占到40%,包括钢铁、水泥和建筑材料等等。也就是说,在全球整体排放量中,仅中国房地产就占8%。那么,这一问题该怎么解决?中国的企业家们想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法子,就是绿色供应链。全国的房地产企业联合在一起,共同提出:凡是给我们供应原料的产业和企业,无论是钢铁企业、水泥企业、建筑材料企业还是装饰企业,如果达不到国家公布的环境保护的标准,那就不是一家绿色企业,会被拉进黑名单。所有房地产企业只采购白名单企业的材料。
我们从2016年开始推动这项工作。到2017年,已经有200多家供应商进入了这个白名单,至今已有500多家企业进入白名单。这份白名单给全国所有建筑相关企业带来警示:如果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房地产的企业就不会采购你的原料和产品。这倒逼行业相关企业,必须提高标准,达到环境保护要求。这种做法比政府的规定和制约要求更高,也更自觉,因为这是市场的导向。我想未来我们还可以推出绿色名单,不仅要求企业达到要求,而且还要求做得更好,这样我们才会优先采购。
通过企业家的作用,制定一个市场引导方案,来推动绿色保护、环境保护,这是中国企业家的一项创举。今天尽管还只是开始,但我相信随着行业供应链的不断推动,我们会给全球同行企业带来一个中国的示范,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家自身能够得到改变。王石曾经出任阿拉善SEE协会的第二任会长,他到今天依然还是我们企业家的楷模。他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他说,他学会了两个字——妥协。他在外面从来不妥协,自己搞房地产,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所以,这对企业家个人素养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要通过每个人一点一滴的行动和改变来达成,而我们去做环保的同时,也通过环保改变了自己,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所以,企业家群体共同来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实际上一方面是通过企业家的力量来使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企业家自身得到了改变,这种改变反过来一定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价值。当然,这种价值不是靠语言获得,而是靠具体的实践。
张红梅:我是在广东开始创业的,我亲眼看到广东企业是怎样发展起来,怎样通过跟环境“叫真”、破坏环境生长起来的,所以我也有责任去做一些环保工作。
近来我一直在考虑,怎样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产业链。我们平台上有一万多家加工企业。说到绿色环保,自然就会联想到大量的中小加工制造企业,它们排污、排废,一塌糊涂,生产环境糟糕。而平台另一端是许多高大上的互联网平台,包括电商和消费品等等。我通过平台把大量的订单接来,重新整合,有效地提供给一万多家供应厂商。这其中就有一个好处,平台在获得订单后,会进行拆单和分单,然后将订单标准化地给予某家工厂,其最大的利处在于节省能源,让生产资源高效利用起来。长此以往,我们就能够打造印刷产业的互联网绿色生态平台。
我们都知道,印刷行业是有绿标的,即贴了绿标的厂家有环保资质。而平台可以给供应商打分,供应商分数越高,抢单时得到单的机会越大。因此,2017年年底,我们平台开始推行一项制度,有绿标的工厂可以加分,他们可以优先获得订单。这也对是对环保事业的支持。从打造产业生态角度来说,互联网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因为它掌握了订单,现在平台上很多工厂40%-50%的订单都从平台上经过,它们越环保,平台打分就越高,这对推动整个印刷行业的环保事业具有很大作用。
根据国家邮政总局统计的数据,我们一年使用的快递胶带量绕可以地球425周,要知道胶带是不可被降解的。还有其他几个数据更是触目惊心:我们一年使用的快递贴数量是315亿个,纸箱68亿个,塑料100多亿个。到2020年,随着电商的发展,预测这个数据会呈四倍以上增长,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环保问题谁能买单?环保胶带成本高、价格贵,各大物流公司都无法保证做到只使用环保胶带。这些都是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需要企业家、个人以及环保部门一起努力。
另外一点我有深切体会,我们平台上一万多家供应厂商,其实大家对环保的认知很缺乏,包括政府。印刷行业不环保,并不指整个行业,而是其中某些细分行业不环保,但印刷用纸、造纸等环节是环保的。政府的态度是一刀切。这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只要北京空气污染指数高,所有印刷厂必须全部停工,现在我们一看空气指数,都不需要等政府通知,就知道印刷厂会不会停工。
不过从企业角度来说,污染是逐步形成的,十年后当你猛然抬头一看,原来的蓝天都去哪里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这也是我之所以打造现在这个平台的强大愿景之一,就是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提高和优化整个产业的效率,能够通过平台甄别更好、更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工厂,让他们在平台上获益,这是当前我们平台可以做到的事情。
打好蓝天保卫战,作为企业家,我们都有职责和责任。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蓝天情怀,我们一起为蓝天而奋斗。
赵民:五位企业家分别从自己的行业、社会职务和认知等方面谈了各自对“企业家与蓝天保卫战”的认识。下面请美好置业集团董事长刘道明也谈一谈。
刘道明:我以前是做房地产的,现在房地产规模不大,主要做装配式建筑,正好跟“蓝天保卫战”的主题比较切合。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主要解决环保节能、质量和成本问题。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一年新开工的建筑面积有20亿平方米,在建的有70多亿平方米,这其中包括农村的房子,实际上占到全世界总量的一半。这样说来,我们房地产行业只要把环保节能问题解决了,那么市场潜力将会巨大。
国内正大量提倡装配式建筑,实际就是为了环保和节能。装配式建筑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解决了供给式的生产和运输,这样使建筑垃圾和粉尘大量降低,使环保提升。另一方面是节能问题。过去传统的建筑在节能问题上实际上效率较低,而现在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制作的时候,是一体化生产,这样就使建筑节能问题和质量问题有了较大提升。
现在推广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问题是技术的成熟和成本问题。我们引进了德国的装配墙技术,它的生产线是全智能的,很好地解决了当前国内装配式建筑技术和设备达不到标准的问题。
另外在成本上,通过一些模式以及规模上的解决方案,我们发现它的成本达到一定规模时会下降,我们用德国的设备最大化地生产,那这样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成本就会大幅降低。
综合这两个方面我们发现,在装配式建筑主要有两大成本,第一个是规模成本,第二个是产业链延伸的成本。比如,设计是第一道,工厂的生产是第二道,运输是第三道,最后的安装和建设是第四道,那么在这四道成本中,如果分四个单位的话,我们跟四家都要谈判,每家都想利益最大化,那么成本就非常高。如果从源头开始逐渐解决,对于成本的降低就非常有好处。所以我们现在拥有自己的设计院,有自己的建筑公司,现在又引进了德国的技术。我们从德国买了180多条生产线,150个工厂,一年可以做出3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如果按3500元一平方米计算,那就是1万亿。
这是一项既伟大又艰巨的任务,它所带来的成本问题,我们的管理问题,以及政府技术标准的制定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必须有整个行业的支持才能成功。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因为当大家都用装配式建筑时,实际上带来的是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同时解决蓝天问题。
赵民:下面我们开始互动。我先提向丁主席提一个问题。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来说,您的企业变成了旅游区,工业旅游是当地的一大名胜,那么你的企业改造的投入和回报产出如何?每天有多少游客?
丁立国:旅游收入没有,倒是有支出,还得管饭。去年我们接待了10000人,行业内有130家企业来看过,地方政府尤其是高耗能所在区域的政府,包括河北省级环保部门,以及黑龙江和四川等省份的政府都来过。
但是抓环保有很大好处。企业与人一样,只有在困境和压力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出巨大的潜力。以前我们的水、气、渣、尘直接排放,也没有重视,但现在基本上全部回收。以电为例,我们一吨钢约用电400度,一年生产300吨,需耗电12亿度,其中70%是自发电,约8亿度。煤气回收发电,成本是一吨3毛钱左右,但共计能产生2个多亿的利润,过去都浪费了。现在我们将铁水、残渣全部回收。压力让我们挖潜增效,节能减排的同时创造效益。现在我回去都会在周边溜达散步。我们工厂共1800亩,绿化率达到了36%,还在工厂外面租了两千亩专门种上从北京买的美国柳,专门吸收重金属。
我还想提三点建议。第一,现在中央政府、省市政府应该做一个针对环保容量的规划。比如在河北,钢厂确实多,但不是今天才多的。河北应该有多少钢?产业容量是多大?其实单个企业的排放可能都达标,但是一桌子只能放10个瓶子,非放30个肯定就会掉下去,容纳不了。所以我认为,各地政府部门在进行招商引资时,需要对整个容量做出规划。我也建议在座的企业家,如果是耗能的企业,就要看该地区类似企业多还是少,如果多就别去了,因为迟早都要被治理整顿的。
第二,要去产能,包括停产限产。刚才听张红梅总说印刷企业也停产限产。对于污染企业停产限产,政府部门没有科学规划,都是一刀切,也没有真正的鼓励先进,我认为还应该鼓励先进。
第三,无论政府部门是否合理规划,是否一刀切,在座的企业和企业家都要做好自己,相信环保这条路一定是对的。我相信,没有担当的企业家不能参与到蓝天保卫战,这种企业也不会走远。苛求外部的环境很难,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只要做好自己,机会和前途都会涌来。
何启强:我也借这个平台讲讲对政府的一些建议。我认为搞“蓝天保卫战”,很多东西要落到实处,不能只在宏观层面提倡,要出台一些限制性的政策,一方面要堵,另一方面还要疏。
以清洁能源为例。众所周知,清洁能源好,但为什么它一直就发展不起来呢?主要因为它成本高,那么补贴能不能及时到位,就决定了新能源的占比能不能越来越高。
新能源电价,无论是风电和光电,都比燃煤费要高,尽管国家为了增加清洁能源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是补贴必须要及时到位。我们现在每天消费的电里有1分9是国家提取来补贴新能源的,但是1分9是年前定的,但这几年光和风大量增长,补贴的钱就不够了。
所以,我们企业家要有环保意识,要投入环保,但同时,政府的承诺也必须及时兑现,否则会打击大家搞环保的积极性。
任志强:从整个“蓝天保卫战”的发展过程看,任何时候企业家永远会走在政府的前面,这就是基本的企业家精神。因为企业家能发现机会,发现机会的时候他就会去冒险,一冒险他就一定走在政府前面,如果不能走在政府前面,还叫什么创新呢?“新”是什么概念?就是把旧的打破,就是把现有的打破。企业家永远是要突破现有规则的。所有的规则、法律,都是约束现在,因此一定是企业家推着政策往前走,因为他不断地革新。任何一个企业家,只要你想当企业家,就一定要突破现有的法律规定,创造一个新的东西,但是破坏法律规定和突破法律规定是两个概念,不是违反而是带动它往前走,这才叫突破。
环保也一样,我们所有的环保行为,大约都是突破法律规定的。例如,三江源从不是国家保护区到进入国家保护区,这就是突破。所以企业家只要想把自己定位为一名企业家,要是不想突破现有国家法律规定,提升和推进社会进步的话,你就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因为你不敢创新。任何创新,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其他方面,一定要打破现有的规律,通过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这个概念应该充分体现在我们的环保事业和所有的企业家精神中。
赵民:我们亚布力论坛今年的主题是叫“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刚才任志强总从另外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一定是要突破规则,成为蓝天保卫战里的积极的参与者。总而言之,企业家是蓝天保卫战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企业家是蓝天保卫战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