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现在是电影行业的好时代

2018/04/08

张杨:这部电影拍摄花了一年的时间,从西藏东边一直到冈仁波齐,一路走一路拍。这个电影的创作本身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电影的过程。刚才马岩松先生提到,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大环境,我相信电影也是如此。尤其是这两年的市场很好,票房突飞猛进,电影真的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但是实际上这种所谓“最好的时代“的概念,是从资本角度来说,是工业角度上的蓬勃发展。但是从电影艺术本身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提升,甚至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电影跟80年代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因为80年代更多是从精神层面去进入电影,但是今天的电影大部分是以娱乐、消遣为主,或者说从一开始投资电影,甚至包括导演去做电影的时候,都可能更多的是从利益最大化的立场出发的。

当然,资金的投入确实提升了中国电影整体的制作水平。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电影从技术和投资规模的角度来说已经非常接近好莱坞的水准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导演可以去拍投资一个亿、两个亿的电影,去追求回报率。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其实年轻的时候或者说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这种商业片也都已经尝试过了,票房也都挺好,但是我总觉得那并不是我特别想去追求的。实际上我还是对电影本身有自己的基本要求,总希望在艺术上还能走得再远一些。

我曾经有过两三年在电影方面很犹豫,犹豫到底往哪儿去?是去拍商业片挣钱,还是说干脆别想这事了,去想点跟艺术有关的东西。我心里确实有过摇摆,最后自己决定放弃所谓的商业诉求。当然能走到哪儿去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高,可以走多远。

所以在这时才有了《冈仁波齐》的创作,这个创作完全是随兴的。当然想法不是随兴的。这个想法十几年前在我脑子里就已经产生,后来才慢慢地一点一点将它实现。当你要抛开商业的时候,就要抛开很多外在的东西,用最少投资,最简单设备和最少人。确实这两年我也看到非常多年轻导演的作品,投资非常小,有的一百多万,甚至还有五十多万的,也都拍得很好,因为他有他自己内在的精神在里面。虽然我已经算成熟导演了,但是我希望回过头来去拍一些这样的电影。

《冈仁波齐》剧组只有30多人。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这条路上慢慢地拍,把成本压到最低。反过来,我突然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快乐。实际上过去拍电影给我压力或者压迫很大,比如明星的档期、时间、调度、磨合等等都需要考虑和协调。这样的电影对我来说,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有点费劲,有点过于工业化了。

反过来《冈仁波齐》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创作。每天都慢慢的,走着走着想起来就拍点,没的拍了就休息。一年的时间像流水一样,这个电影就这样流出来了,其中又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

现在到了电影的大工业时代了,但是我想能不能回过头来做一部手工艺的电影?这可能跟今天所谓的“匠心“的概念比较契合,也是考验导演的很重要的部分。

所以,在《冈仁波齐》之后,我去年在大理还是用同样的方法,用一年的时间拍了一部新的电影。我现在就喜欢把周期拉长,用时间去磨合,投资也很小。拍的过程中,它自己就生长出了一部电影。等到这一年又只剩了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又拍了第三部电影。这三部电影投资都非常少,但是它确实激发了导演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干涉你、要求你,我感觉很自由,创作完了有时间就再创作一部、又创作一部。

这段过程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也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然这种方法可能别人很难复制,只是一个导演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我现在陶醉于此,我觉得这好像一下找到了拍电影的初衷。你拍电影最后是要干吗?确实是去找到你真正对应的观众。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真正解决内心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这部电影就跟我的内心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共鸣和关联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