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中展:媒体付费阅读太难 深度独家投入太大肯定巨亏

2018/03/07
       媒体内容的收费阅读基本不可能,毕竟对深度和独家内容的投入产出比不均等,肯定巨亏。

  他回忆说,2010年以前,即使互联网新闻很发达了,但他自己每年大概差不多要花几千块钱买杂志和报纸。从2010年以后,这个钱几乎就不花了。但从2016年开始,又开始一年花几千块了,基本是买那些碎片化的知识。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因为分发和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毫无办法的。

  他说,对于界定媒体内容,靠付费阅读这件事,实际上他曾经想了很长时间,但是每一次想完以后就是三个字“不可能”,因为没办法。

  “即使我能做到深度、独家,投入产出比不均等,这事肯定是巨亏的。”他说,后来也想明白了,引用胡舒立的话,媒体是由商业机构支持的,具有公益属性的机构,就很难。

  纪中展拿他的知识分子公司举例,旗下科学领域的自媒体,做了几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分钱收入,虽然有一定的用户量,有还不错的影响力,每天有固定的更新,但是没有任何收入,收入来自于另外一部分,也就是内容付费。他们过去也想过收广告,的确收到一些广告,但都是卖打针的要么卖药的。


  他解释说:“内容收费的逻辑比较简单,我们有生产内容的能力,我们能不能再去重新做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第一个产品,就是把十万个为什么重新做一遍。十万个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进去,因为它太复杂了,我们把有用的东西变得有趣,请科学家用语音重新讲,收99块钱,每年讲52期,一期10分钟,目标用户不是定义在成年人,是定位在3—12岁的小朋友,这个收费就可行,总共不到一年时间卖了18万份。”

  另外,他还拿牛文文的创业黑马举例,去年创业黑马成功上市,对于牛文文本人曾考虑过很多付费阅读的方式,找到了很多付费阅读的方法论,但是根本没人买,最后核心模式变成另一条路,那就是培训和创业孵化。

  他指出,其实目前的视频收费和音乐收费背后有比价体系,但是对媒体来说,这个比价体系和定义体系不清晰,比如喜马拉雅的99元模式,定价模式不是从价值出发而是从承诺成本出发,所以,或许我们说付费这件事可以在定价上讨论讨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