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农业的人讲的主题,因为做农业本质上就需要长期主义。没有一个想要赚短钱、快钱,或者想捞一笔钱就走的人,能在农业行业真正待得下去,因为一旦开始做农业,至少需要一个周期。在这一轮猪价上涨前,有很多人说我们养了十年猪都没有挣钱,刚把猪卖了,猪价就涨了上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大宗商品农业的逻辑。农业的逻辑是靠天吃饭。天气好的时候,光合作用会让粮食产量多一些,天气不好的时候,产量就少一些。任何的种植业、养殖业都是如此。
我之所以会喜欢上这个行业,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被别人误解地称呼为“养猪的”,而是喜欢这个职业本身的长期主义精神,喜欢这个行业中很多前辈、同行都在坚守的心态。他们用一种朴实的、根植于大地的、回报社会的心态在做这个行业。作为一名女生,能够有幸在这样一个善良、朴实、根植于大地的行业中工作,并且取得一些成就,我觉得很幸运。我非常感恩因为家庭的缘故,有机会进入到这个行业。
从饲料业起步
父亲和叔伯们大多是工科生出身,只有三叔是学农业出身。在做农业之前,我父亲和叔伯们的创业几经失败。在他们多次创业失败后,三叔就建议道:“要不到农村看看机会吧?”正是这样,他们发现了饲料行业的契机。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饲料这个行业?我后来分析,也许对于擅长结构性思维的人来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饲料行业是一个能够被发现到且具备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的产业。当时国内大多数人还在用剩饭喂猪,觉得把猪喂饱了就行;而国外的一些企业已经在研发精准的配方技术,关心怎样让猪长得更快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两种技术:一是工业化技术;二是配方生物性技术。
为了抓住这两个机遇,在工业化技术方面,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结构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每天不断地探讨机器、零件的创新和更新问题。在配方上也是如此,配方本质是靠蛋白质和能量元素的搭配,他们用理科生的思维研究和观察动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给予它们更好的配方。回过头看,我们当时能有机会成为全球饲料行业中的头部企业,主要原因是基于那个时代的行业环境、技术条件和中国广阔的市场需求。
企业切忌一成不变
2012年公司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收入和利润在双双下降。我那时刚接手公司,两眼一摸黑,每年都要去签一些几千万、甚至大到破亿的单子。我觉得责任太大,经常睡不着,很苦恼,企业到底要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前行?幸亏那个时候有陈春花老师和我一起搭班子,她带着我从战略、组织入手,让我发现环境和组织都需要有变化。
当时包括我们在内的全行业都遇到了发展瓶颈。为什么?首先,饲料行业已经进入了同质化竞争阶段,大家的技术、机器都相差无几。我们只剩下规模优势,但即便有这个优势,利润还是上不去。第二,这个产业没有技术性变革,也缺乏质的变化。第三,产业下游没有被集中,但是这个集中却正在发生,那时下游的养殖环节正在发生变化。
以前,中国因为地少、人多,农村都是散户养猪、养鸡。但进入城市化以后,农村的土地被集中起来,很多新农民在城里赚了钱,再回到家乡投资一些规模化的养猪场、养鸡场。
现在,养猪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在四川广安建了一个最新式的、6层高的楼房养猪。楼房养猪是中国独有的模式。因为地少,没有太多土地可以养猪。与普通建筑不同的是,我们分别设置了供人、猪、物资进出的电梯,布置了各种各样的摄像头,猪场上会有轨道,轨道上有来回不停的摄像仪器,摄像仪器和栏位还有非常多的传感器。猪饲料的各种配方都是通过自动化的系统加进去的,每一个房间都有新风系统,湿度、温度全部得到控制。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今天的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
随着产业理念的变化,现代的猪圈里都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用来获取每一头猪在各个阶段的生长数据。当把这些数据集中在一起时,我们就可以获得更精准的运营思维。
从本质上说,养猪行业还是重投资的产业,最后拼的还是成本。所以要想在这个行业干出成绩,就得坚持信念、长期干下去。而且不管行情有多好,我们都得过紧日子,要以“分”来计算自己的盈利。只有这样,“长期主义”才能真正跟随到每个层级员工的手里,才能真正实现“长期主义”。
其实今年猪行情是最好的,为什么新希望还要提出过紧日子?因为我们怕大家忘了本。我们所有的管理人员去任何一个地方出差,都尽可能住在宿舍里,能在食堂吃饭就不去外面吃,能吃盒饭就不吃桌餐。“一定要过紧日子”是我们的精神,也是长期主义的具体措施。
之前有位新加入公司的高管是从房地产公司来的。他说别的公司都是以“亿”为计算单位,你们竟然按“分”计算。我当时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想来这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精细化运营,让我们在做拆分、做模块化的时候一清二楚,知道这个动作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哪个流程从哪里开始改变会最好。精细化运营,锻炼了组织的敏捷性,让我们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变得非常强。这也是我们追求的“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成效渐显
我刚开始做养猪的时候,因为产业下游发生了变化,养殖业在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所以销售模式也要有变化。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卖给经销商,今天可以直供给客户。与此同时,我们又制定了新的养猪计划,因为我们发现,现在养猪问题直接跨越到了5G时代。现在,中国在养猪模式上处于世界最领先的水平。有一个特别牛的“养猪大会”现在都来中国开。参会人员都想去参观我们的猪场,政府也特别支持我们,因为我们做的是保供项目。我们本来定的是后年要出栏2500万头猪,现在要争取提前一年把这个任务完成,今年能出800万头猪。
为什么短短几年,我们就能很快实现800万头生猪出栏的目标?还是因为我们拥有长期积淀的能力。近几年,在养猪业成为技术集中型产业的同时,生物技术成果应用也在这个时间段集中爆发。我们刚刚宣布要成立自己的育种公司,未来我们可能有几千万头生猪出栏,不能让生物芯片捏在外国人的手里。我们为此准备了5年之久。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集中、生物技术集中、资金比较集中、人力特别集中。
在人员管理上,我们不仅希望新员工快速上手,还希望新人的价值观能与公司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共同相信这份根植于社会、回报社会,能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美好生活的职业愿景。我们还非常重视对新员工的入职教育,他们从业务上手到价值观上手,真的要走脑、走心、入心、入魂。这个过程也非常考验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人才管理体系。
回看养猪这一路,发现我们用长期主义积累下来的能力,让我们能够在追求规模的阶段实现快速增长。我们也相信,当养猪进入下一个时代,规模化不再是主要竞争力,成本、供应链的能力、上下协同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我们不但要养好猪,还要做屠宰精加工和食品深加工。说到底,企业最后拼的,还是上下供应链的能力和与市场对话的能力。新希望坚持这么多年的长期主义,一定会因此开出更多更好的花朵。
(刘畅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