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开发银行与私营部门高效合作的三个关键点

2025/01/07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年轻的多边开发银行之一,2025年,我们将迎来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与此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是成员数量仅少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机构。我们拥有110个成员,业务覆盖范围遍布全球。虽然主要在亚洲运营,但我们也活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


这次关于全球合作的讨论很有挑战性,因为有很多问题需要找到解决方案。多边开发银行和私营部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需要交付成果,并因此承受着巨大压力。多边开发银行面临的一个巨大压力是动员更多私营资本,同样,私营部门也需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


关于多边开发银行如何更好地与私营部门合作,我认为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更多的好项目。我们必须优化项目设计,现在还有可提升的空间,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项目本身就不足,有人认为项目足够但资金不足,我认为两者皆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很多项目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到将来融资所存在的需求。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上游合作,更多项目渠道,比如公私合作项目(PPP)。现在很多资金被浪费在设计那些注定无法融资的项目上,与此同时,又有很多资金在等待优质、可持续融资的项目。


第二,更明确的风险管理和分担机制。风险问题一直存在,但没有人明确说明我们具体面临哪些类型的风险,它可能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对手方风险等,种类繁多。未来,我们需要明确谁来承担这些风险,因为风险不会消失,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它们。


多边开发银行可以管理一些金融风险和早期阶段的风险。许多气候项目需要大量研发投入,而这需要慈善资本、影响力投资者和其他资金的支持。只有联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第三,更完善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动员和吸引私营部门,需要让他们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因此各国需要有稳定的监管环境。三个月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批准了一项与气候相关的贷款政策,旨在更好地推动政策和监管环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项目筹备阶段每投资1美元,就能撬动70美元的项目融资,杠杆效应非常显著,它的资金回报率甚至比项目后期阶段更高。我想强调,多边开发银行与私营部门未来需要更加高效、紧密地协作。


我常用航空联盟来做比喻。十年前,如果你从A地飞往B地,可能需要换乘3—4次航班,每次转机还要提取行李,甚至更换机场。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大为改善,可能你买的机票是国航,最终搭乘的却是联合航空的航班。这就是现代航空联盟的便利,多边开发银行也应如此,我们应该让客户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同样,私营部门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共同合作、共同努力。


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在项目筹备到项目融资之间,各方应该无缝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目标的。


(Rodrigo Salvado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融资伙伴关系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