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结合气候变化的问题,我就“企业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谈三点粗浅的体会。
第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全球性和长远性的。202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化前高出了1.15摄氏度,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海洋热含量和海平面等气候系统核心指标均再创新记录。全球范围内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强台风、干旱、寒潮等高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发、重发,部分极地、高山和沿海生态系统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影响。全球大约有33—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的高脆弱环境中。气候变化已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五十多年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开启了关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进程。从那时开始,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将本国利益与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携手前行,先后达成了里约三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及《21世纪议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协定》《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等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件,为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做出了不懈努力。
各国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不断演进、提升的过程。经济发展的内涵从单纯的经济层面逐步渗透到非经济层面,经济发展的质量由注重单一的数量增长过渡到经济与社会、环境和人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同时,我国的资源需求和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不一致,使得资源的供求不平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自觉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中国高质量发展是遵循推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各种促进增长的因素综合运用、释放效率,并且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限的改革与创新过程。这个过程最关键的是以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限,统筹兼顾实现生态文明。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正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到区域、地方,再到行业、企业乃至个人积极参与其中、协同发力。需要将气候变化与其他经济社会目标相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避免同质化、“一刀切”、无序规划的措施。要充分考虑到气候与生态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积极谋划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发展路径,发挥适应和减缓的协同作用。要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的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保持公平、消除贫困,根植于社会发展的愿景中。
第三,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由于经济发展的模式、能源结构、技术路径、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将面临转型风险。
例如,为实现减碳的目标,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都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会给高排放、高能耗的企业带来压力。此外,低碳转型可能会导致市场偏好的转向,消费者和投资者会对绿色低碳的资产更为青睐,投资者可能会抛售碳密集型资产,这些都可能导致相关行业以及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的资产价格发生波动,甚至形成搁浅资产。
但从长远看,加速低碳转型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增速,还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根据经济模型的测算,在加速低碳转型的情景下,到2035年和2050年,我国GDP的总量将比常规情景提升大约0.3%和0.7%,会为经济持续的增长提供新动能。
同时,气候变暖还会带来物理性风险,比如温度、降水、海平面发生剧烈的变化,会使企业或产业链遭受更多的极端气候风险,由此对企业生产的运行、扰动效率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引发实体资产的损失或资产价值的打折。
想要消除这些风险,必须要有颠覆式、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能源革命和经济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社会”的多方共赢。
进一步深化发展路径创新,健全绿色低碳和气候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的联合体,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健全低碳和气候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气象行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气候与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关系。精准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既可以极大地减轻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可以全方位保证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气候资源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大气圈中的光、热、水、风是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空气中的氧、氮和富氧离子,通过开发利用可以转化为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
开展气候服务是气象工作者支撑绿色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我们将为此积极努力。
(巢清尘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