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去中国化的全球化
2020年 第5期-总第120期随着全球疫情加剧,各国为阻止境外疫情流入而“闭关锁国”,并重新考虑原有的产业链全球布局,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贸易战、脱钩和新冷战实施步伐加快的情形下, 我们一定要警惕去中国化的全球化。
-
全球化远未走向终结
编者按:近日,基辛格博士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新冠肺炎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重大的外部冲击,必然给经济全球化带来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秩序与全球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疫情是否会改变全球化的趋势?
为此,我们整理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以及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对疫情之下,全球化的发展走向的看法。各国专家看法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认为此次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不会导致全球化的终结。2020/06/05 -
历史终究会向前
人类进化、文明潮流短期内可能走向独立、封闭,但最终会被更大的创造力、新的全球化所解决。历史终究会向前,全球化大趋势不可改变。
2020/06/05 -
经济全球化没有“暂停键”
经济全球化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会不断发展和完善,规则将更趋公平。这不是某些国家或政治人物能够逆转的。中国企业要有担当,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竞争力,并将产业链优势扩展到全球。
2020/06/05 -
全球产业链短期无法和中国脱钩
在短期内,全球产业链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经济体或者解决办法,全球产业链无法、也不会与中国脱钩。
2020/06/05 -
全球供应链的大变革时代
全球经济急剧衰退,国际经贸冲突可能再次升级并加速全球化倒退和收缩。疫情结束后,世界各国将对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做出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调整。
2020/06/05 -
“去中国化”不会发生
全球产业的“去中国化”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全球价值链的转移和形成有其自身规律、中国市场足够大、中国的生产网络足够强。但绝不是说中国可以高枕无忧,政府还要继续高度重视制造业。
2020/06/05 -
全球化不会消亡
只要中国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中国为重要枢纽的全球化就不会消亡。
2020/06/05 -
全球化历程:融合与孤立交替演进
中国企业家曹德旺提醒:“在疫情后,各国都想建立独立完整的产业链,全球产业链会被简化。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一定要警惕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
2020/06/05
-
财政政策要保存量
中国可以从两个方面应对疫情冲击,一是政策,二是改革。通过保存量,保基本民生,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2020/06/05 -
打好三大领域的政策组合拳
疫情对就业、中小微企业和消费三大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果断地出台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的宏观政策组合,扩大政策的规模,助力经济恢复。这个时间越快越好。
2020/06/05
-
精准扶贫的“东源模式”
2018年初,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赴东源村进驻帮扶,坚持以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和品牌等社会各界参与,以村民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模式”,制定“政治强村、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文教兴村、旅游名村”的帮扶思路,设计6大类36个帮扶项目,将驻村精准扶贫打造成为“和+灯塔工程”。
2020/06/05 -
警惕“一带一路”国际环境的恶化
抛开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产业链“去中国化”这两大不利的国际环境变化因素以外,还有五大不利变化正在使“一带一路”合作的国际环境恶化,值得警惕,也值得中国的决策者及“走出去”企业关注。
2020/06/05 -
贸易新时代的对策建议
中美贸易战暂告一个段落,根据贸易协议,中国将大幅扩大从美商品进口。在新的贸易环境下,中国政府及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2020/06/05 -
疫情之后, 重启更需要勇气
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武汉重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6月18-19日,亚布力论坛将在武汉举办特别年会,助力武汉重启。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