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做摩拜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做一家公司是光想着赚钱呢,还是希望在赚钱的同时,也帮忙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最后我们决定,如果要做一家公司,希望能把公司的社会价值放在商业价值之上。
无论是北上广,还是纽约、华盛顿,大城市都至少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交通拥堵;二是空气污染严重。在北京,如果想从海淀开车去国贸,通常需要提前2个小时出发。这导致效率无法提升,对社会来讲是极大的浪费。同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雾霾现象日益严重。
所以我们在想,能不能有一个办法,让企业能够帮忙缓解这两个社会问题,于是就想到了单车。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有数以亿计的自行车在上下班高峰出行。过去二十年,中国教会了3亿人开汽车,所以这几亿人逐渐放弃了自行车。
以北京为例,每天有240万辆车在路上。如果其中有一些车是短途出行,那么可不可以不开车,用自行车替代呢?如果有想法劝其中的10万辆、20万辆、50万辆车不出行,那这样就可以让北京的路不那么拥堵,空气变得更好。
在300天前的中国,使用自行车的主流人群基本上是这几类人:一类是老人,他的子女已经成家,他也退休了,他不在乎面子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社会诉求,他只需要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菜市场买菜或是串亲戚。另外一部分是蓝领工人,因为骑一辆车成本很低,能省下不少钱。还有就是外地的人,过去这三类人不在媒体的视野里,也不在主流人群所在乎的范围内。所以我们在想,怎么样能够让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使用单车。
第一个改变。我们分析了政府主导的超过80%的公共项目,发现这些项目有一个特点——利润特别微薄。以纽约为例,市政府花5、6年时间只投放了7000辆车。而在济南,摩拜受济南市政府邀请,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投放了纽约5-6年没有达到的数量。为什么?因为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本身就利润微薄,但还有无数的人从中分一杯羹,最终只能由政府出钱。但政府的预算是有限的,而且需要漫长的周期。所以我们在想,如果对整个价值链条进行改造,把自行车的生产、制造、软件的提供和运营都放到我们的手里,哪怕有一块钱的利润公司也是盈利的。
第二个改变。虽然政府提供了很多公共自行车,但是为什么使用的人很少呢?我们发现最大的原因是不方便。不论是想使用、租借、归还公共自行车,还是支付出行费用,都非常的不方便。如果我们提供一个自行车服务,能够使大家想用就用、想还就还,当人们觉得非常方便的时候就会使用这个自行车服务。
第三个改变。我们希望这个价格能够低廉到社会金字塔里最基层的人也不觉得贵,他不需要花时间思考就能付出这笔钱。所以我们把价格定到了1元、0.5元。虽然很多用户有一些抱怨,但没有人抱怨我们的价格。
做出了这三个改变之后,我们发现在每个城市里,大家开始喜欢使用摩拜单车。
如果一个城市需要4万辆有桩自行车,这4万辆自行车需要配备800名维修保养人员,这个成本跟产生的租金是无法匹配的。那么怎么减少维修运营的费用呢?我们发现这800人里,有100人是负责打气的,于是我们决定把空心胎变成实心胎,就省去了这部分的人力开支。
我们还借鉴了汽车的概念,重新设计了用于公共运营的自行车。目前摩拜运营的100万辆自行车里,大概只有一二辆自行车会因为轮圈和车辐条的原因不能使用,这也使运营成本大大的下降。
我们在每辆车放了一把智能锁,这个智能锁有GPS、各种感应器、锂电池,基本上能够帮助实现自行车的无桩停放。即使它散落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但我们也能清楚地找到它的位置,这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的运维费用。我们希望Mobile+Bike,让自行车不再受桩的限制,让车真正动起来。
当我们准备实施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受到过非常多的质疑:有人说1元钱怎么赚钱,有人会说你的车会丢光的,有人会说中国的城市没有自行车道不安全,不利于骑行等等,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
但当我们在上海从雏形到实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们对它的接受远远超过我们的设想。关于摩拜单车的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使用完毕后,大家基本上会停在道路两旁,而不是停在家里或者是小区里面。我们发现,当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对城市有很大帮助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我们一起来爱护和维护这个产品。
摩拜在2016年4月22日正式推出产品,到现在大概是280多天。从去年4月22日地球日开始到今天,使用摩拜单车产生的骑行超过2亿次。以深圳为例,每天因为骑自行车所减少的碳排放大概相当于每天减少了1.6万辆1.4L的汽车排放尾气。同样,在北京和上海,如果我们能够说服更多的人不开车或者是不乘坐出租车,那么每个城市的道路都会变得更加通畅。为此,我们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努力。